文/纪布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每逢乱世来临遭殃的还是贫苦的老百姓们。我们以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为例,这个起义与其说是起义,倒不如说是阴谋家野心的产物。这些败类与满清势力暗中勾结,不断蚕食大明的元气,最终导致大明不堪重负成为历史。
在清军打进中原后,这些由汉人组成的农民军这才反应过来大难临头,可惜已为时过晚,无力回天。连年的内战与不停地内耗让汉人本就不多的底子几近耗光,满清趁势南下,一举拿下了大量土地与政权。
要说历史的风云变化,朝代的更迭都不是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这是历史的无奈,也可以说是与明末后期的派系相争与江浙地区大财团的冷眼旁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朱由检要说明末时期的晋商集团的卖国资敌,这也与崇祯的刚愎自用有着很大的关系,再加上朝纲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只要矛盾激化,丧钟被敲醒,等待大明王朝的结果只剩下了灰飞烟。
在明末的大动乱中,其中,缔造大西政权的农民起义张献忠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相传张献忠为了自身的地位屠尽了四川之地,但对于这些也都是满清所说,对于事情的真假还是很难定的。
毕竟,对于张献忠的黑历史实在不少,曾经还有人说过,张献忠率军经过一座寺庙的时候,为了找乐子,曾强迫僧人当众吃肉饮酒,如果敢不从,就直接屠城一个不留!
张献忠对于结果,其实也让很多人没有想到,僧人不但按照张献忠的说法做了,而且还说出了一句十字箴言,先进这句话也已成为了千古名言。
对于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明朝末期农民起义是发源在陕西地区,在起义的初期当局还能压制住,可是,到了农民起义的中期,却出现例如高迎祥这样非常有影响的起义军,这类人被称为“闯王”。
对于这样的人成为起义军的一把手后,利用手中的权力与所控制的势力不断号召各地起义军进行联合作战,共同对抗大明正规军的围剿。不过,起义军在与正规军交战后,还是遭到了一定的重创。
李自成说到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明军一旦将农民起义军剿灭成功,问题也就一下子能被解决了。满清也看到了这些问题,于是就在暗中不断挑事,投入大量资源去支援西北战场。就这样,明军兵力不断被抽调被折腾,巨大的压力致使明军疲惫最终被拖垮。
我们纵观明末的农民军的发展史,总体来看有两大势力,一为主要活跃在北方中原战场的李自成;二为主要活动在川陕、湖北等地带的张献忠。两支农民起义军进行合作将明朝西北、中原以及西南搅的是天翻地覆。
再看满清,他们也是不安分的主儿,不断对大明的东北地区与北直隶地区进行疯狂破坏。可以说,明末的农民军就是在协助满清消耗明军的实力。
张献忠客观地讲,这些汉人起义军在关键的节点上所做出的的行为就是出卖国家利益!否则,大明还是能够挡住清军,也并不是没有机会再次复兴。
我们再看农民起义军,虽然规模很大,但是根本就没有大局观,在他们通过暴力尝到甜头后野心也就愈发膨胀,更想要追逐更大的权力与地位,贪婪之心愈发严重,最终造就的悲剧。农民起义军在攻占城池后,打着“劫富济贫”的幌子,但在进了城之后就变味儿了,这些士兵直接就开始屠杀行为,不再遮掩自己的兽性。
古代农民起义在李自成攻入北京推翻大明王朝,张献忠也率军打进了四川成都,他们也与禽兽无二,也对城池进行了屠城,他们将“三光政策”都用在了自己人的身上,可见劣根性的程度,这些人对待清军就完蛋,就像憋了气的气球被各种揉捏。这也是明末的悲哀,也造就了满清的崛起。
最后,再来说说张献忠这个人,张献忠不仅是个地痞无赖,而且所作所为更是令人无语,这其中就有前文所说的强迫僧人吃肉喝酒,如果不答应那就直接当着他的面屠杀一座城。佛教的宗旨就是“悲天悯人”,为此僧人为了救助众生而断然答应吃下酒肉。
在僧人吃肉喝酒的时候,让张献忠感到非常好奇,直接就问僧人:方外之人,不是不吃酒肉?为何竟如此破解,其中的一位高僧回答道:“施主,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听完后,张献忠也信守了承诺,没有屠城,城中百姓得以保住性命。而对于僧人的这句话,也因此流传了下来!
僧人形象本文参考资料:《明史》,《闯王李自成》,《明末清初》,《百度百科相关词条——李自成,张献忠,明末农民起义,崇祯皇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