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都觉得南方的美食多于北方,实际上北方的美食界藏龙卧虎,由于地理面积广阔,且每个村庄、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所以许多美食未被人们发现,只有通过网络才能传递出来。
以前我们以为,北方人大多吃不惯南方食物,实际上南方人到了北方,一样难以适应,吃什么真的很重要,北方也有很多食物,是南方人不敢吃的、不愿意吃的,比如以下这几样食物,南方的朋友看看,你们愿意吃吗?
一、鲤鱼,不接受30%
南方的市场上,几乎看不到鲤鱼,无论是内陆还是沿海地区,鲤鱼在南方人眼里似乎从来不是登上饭桌的食材,就连过年的“年年有余”,北方人多认为是鲤鱼,而南方人认为是当地产的鱼即可。
鲤鱼好养,南方并非无法养殖,但南北烹鱼的方式不同。北方人一般是炖、烧,爱放大量的葱姜蒜、辣椒和花椒去腥味,炖的时间也久,正好对付鲤鱼这种土腥味的淡水鱼。南方人喜爱清蒸,不适合烹饪鲤鱼。
二、韭菜花,不接受度40%
韭菜花虽然有韭菜两个字,但并不是韭菜开的花,而是韭白开出来的白色花。韭菜花用来作为作料,增加羊肉火锅的鲜味,不过南方的朋友挺多不喜欢韭菜花的味道,毕竟和韭菜相差太多,味道偏咸了。
三、炸蚕蛹,不接受度50%
本来就有很多人不接受吃虫子,炸蚕蛹更让人犯怵了。虽然南方也有炸虫子的小吃,但和炸蚕蛹不同的是,南方的炸虫子吃的是香脆,而不是蚕蛹外脆里嫩的口感。不过炸蚕蛹倒是不难吃,有一股独特的“鲜味”。
如果能克服心理障碍,炸蚕蛹应该属于味道鲜美的一道小吃了,而且营养价值丰富,鲜味来自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多种氨基酸。除了炸蚕蛹以外,干煸蚕蛹、烤蚕蛹、炒蚕蛹都是东北的特色菜。
四、豆汁,不接受度70%
北京的豆汁,实在让人记忆尤深,灰绿色的汁液带着明显的馊味,喝进肚子里好像喝了一碗发酵浓稠的水,让人忍不住反胃。别说南方人,不少北方人也不能接受豆汁,甚至连北京人,也只有一小部分人钟爱这口味道。
有人曾经坚持连续喝好几天豆汁,最开始是有臭味的,后来喝习惯了,再喝就是酸味,就好像自己吃完了螺蛳粉,不觉得有多臭,但其他人一闻就知道,你是刚去喝过豆汁了。
五、头脑,不接受度90%
山西太原的头脑,就说有多少人能接受?即使是太原本地人,也不愿意带朋友去品尝头脑,每天早上的头脑店里,几乎是老人家去吃。原料是黄芪、莲藕、煨面、长山药、酒糟、黄酒和羊尾油熬成的,一定要加一小碟腌得咸咸的韭菜做引子。
早些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要起来吃头脑,冬天再冷的天都要在店门口排队,也叫“赶头脑”,现在这么赶着去吃头脑的人少了很多,年轻人也吃不惯头脑的味道,更别说南方人了,建议三四个人点一碗,尝尝就行,别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