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孕妈妈们需要了解的新生儿黄疸知识,建议收
TUhjnbcbe - 2025/2/17 19:27:00

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妈妈们的心就时刻紧绷着,对宝宝的任何细节都特别上心。

近些年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逐年增高,让无数妈妈为之头痛。先来看看数据:

近年来,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现在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已经高达20%~30%,而生理性黄疸发生率则高达80%~90%。相当于10个新生儿有8-9个都会有生理性黄疸。

为了让孕妈妈和新手妈妈们对黄疸特别是母乳性黄疸有更全面综合的了解,晴妈特地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到准妈妈们。

黄疸症状表现为:新生儿面部、四肢躯干、眼白,巩膜以及手心脚心发黄。

轻度黄疸仅颜面部发黄。重度黄疸则全身发黄,不仅面部发黄,连眼白和手心脚心以及口腔里都是黄的。

而重度黄疸易引起的并发症为胆红素脑病。也就是会导致脑部神经系统的疾病即脑瘫。

所以准妈妈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在医学上,新生儿黄疸分两种:一种是生理性黄疸,一种是病理性黄疸。(经皮测黄疸值在0-6之间为正常。黄疸值在6-13为轻度黄疸,值在13-21为中重度黄疸)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足月儿一般在两周内消退,早产儿一般在一个月左右消退,生理性黄疸的宝宝一般黄疸症状较轻,精神状态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正常。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1.发生时间早: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升高。

2.黄疸值高: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微摩尔每升,早产儿大于微摩尔每升。(经皮测足月儿黄疸值大于12.9,早产儿大于15.1)

3.黄疸值升高快:每日上升大于85微摩尔每升。

4.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两周,早产儿大于四周。

5.黄疸退而复现。

6.黄疸发生同时伴有难以解释的神经系统症状。

7.黄疸发生同时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

严重黄疸发生时的顺序。消退则顺序相反

关于病因:

生理性黄疸是由于小儿出生时胆红素产量大于排泄量所造成。

病理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也称高胆红素血症),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胆汁排泄障碍等多种原因导致的。相关疾病包括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溶血,新生儿肝炎综合症,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胆道闭锁等。

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也属于病理性黄疸的一种。病因是由于乳母体内的葡萄糖醛酸酶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肠道内,而这种酶能催化胆红素结合成未结合的胆红素从而导致幼儿黄疸持续时间延长。

(母乳性黄疸的宝宝通常精神状态良好,吃奶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正常。)

黄疸严重时的晴晴

对策:

生理性黄疸:宝宝一般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症状较轻。

妈妈们注意观察,只要没有出现眼白发黄,手心脚心发黄。孩子一切正常,就医院检查。平时在家给宝宝隔着玻璃脱光衣服晒晒太阳。可以去黄疸。(晒太阳时把宝宝眼睛用布条遮住。同时保持室内温度在23度左右。)

病理性黄疸:比较严重的病理性黄疸一般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黄疸值就会升高。

常见的为溶血性黄疸。

如果妈妈血型为O型,新生儿血型为A型或B型,或妈妈为RH血型阴性,新生儿就容易出现溶血性黄疸。

如果大一点的孩子得了黄疸,通常是因为孩子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脱氢酶(俗称蚕豆病),又进食了蚕豆类食品从而出现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是很危急的疾病,应该第一时间就诊治疗,重症的治疗方法为换血疗法。

(提醒孕妈妈们生完宝宝,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医院待3天或3天以上。

因医院待了不到一天就出院回家了,结果宝宝得了很严重的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医院进行换血才没有出现脑瘫,死亡等严重结果。)

排除了比较严重的溶血性黄疸,如果新生儿出现其他形式的病理性黄疸。医院测黄疸值,然后医生会对症治疗。

常见的有

1:药物疗法,中成药茵栀黄颗粒结合肠道益生菌可以很好的退黄。

2.光照疗法:蓝光或绿光照射,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升高均可进行光照。一般总胆红素高达微摩尔每升,经皮测黄疸值17以上可使用。退黄效果快,副作用小。

3.手术治疗:适用于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是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治疗方法:一般以手术方式清除梗阻病灶,解除梗阻。对于不具备手术条件的病例多采用姑息性治疗,如胆道内支架,胆肠吻合等方式予以解决。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宝宝通常是吃的纯母乳,精神状态良好,吃奶、睡觉、大小便和体重增长都正常,也不发热呕吐,无其他不适症状。

只是有的宝宝症状会比较严重,表现为面部发黄,眼白和手心脚心发黄。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医院抽血测总胆红素。再用总胆红素的值除以17,得出的值就是血清胆红素值。

如果值大于17小于19,则要暂停母乳3-7医院复测。如果黄疸值下降50%以上,则可断定为母乳性黄疸。

治疗方法:

如果确定是母乳性黄疸,只要血清胆红素值小于15,就不需要吃药或者光疗。平时多让宝宝隔着玻璃晒太阳。母乳喂养少量多餐。

母乳性黄疸一般对宝宝影响不大,也很少会引起核黄疸,只要血清黄疸值没有超过17,就不需做特殊处理。

有的母乳性黄疸宝宝会持续到两三个月才会消退。

宝宝满月后要打第二针乙肝疫苗,如果确定是母乳性黄疸,可在打疫苗的前十天给宝宝吃点退黄药或者停一周母乳。不然黄疸值高医生是不给接种疫苗的。

孕妈妈应该怎么做才能预防宝宝黄疸呢?

1.孕期注意饮食清淡,忌食辛热食物。

2.孕期防止弓形虫、风疹病毒感染。

3.不滥用药物,特别是孕早期。

4.宝宝出生后注意护理,防止宝宝受伤细菌感染导致败血症从而引起黄疸。

5.宝宝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预防肝炎。

通过这篇文章,相信准妈妈们对新生儿黄疸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了,快快收藏起来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孕妈妈们需要了解的新生儿黄疸知识,建议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