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的一生,活在清醒与糊涂之中。小时候,我们在学习中成长。从书本中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诲。这时的我们,自以为清醒,很容易又陷入糊涂。长大后,我们在不断的犯浑中遭受挫折,挫败后马上又幡然醒悟。理论和实践之间,原来还有一条鸿沟,教诲要在教训中才能真正领悟。
人的一生,就是在挫折中成长,在苦难中前行。谁也不喜欢受苦受难,谁都想避免上当受骗。那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需要有人时刻提醒我们,不能犯糊涂。
有时候,看着别人犯错,我们会直言不讳地劝诫他们,很多人却把它当作耳边风,依旧我行我素。我们自己犯糊涂的时候,身边的人也会不厌其烦地批评指正,我们却仍旧一意孤行。
难道真如老人们所说,遇到事情,往往都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或者说,只有挫折,才能使人幡然醒悟。
三毛曾经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人,不经过长夜的痛哭,是不能了解人生的,我们将这些苦痛当作一种功课和学习,直到有一日真正的感觉成长了时,甚而会感谢这种苦痛给我们的教导。”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我们常常挂在嘴边。人生中,是不是非要遇到教训,才能使人成长。人生的苦难,对我们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很多事情,很多道理,我们其实都懂。懂得了之后,我们有没有照着去做。
02
人人都觉得自己活在清醒之中,能把世事看得真真切切。事到临头了,又总会无缘无故判断失误。前人总结的经验和教诲,难道有错。还是我们领悟得不够深,不够透。
什么是清醒,怎么才能让人一直保持清醒。什么是糊涂,人怎样才能避免犯糊涂。
王怀楚经营着一家大型企业,在他的励精图治之下,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在市场中有了一席之地,能与之并驾齐驱只有六家公司,他们之间互相竞争又相互合作。
那个时代,市场环境已经到了弱肉强食的境地。一不留神,就会被一家吞并或多家瓜分。大多数人当时还是以为,七家企业无非争个高低而已。哪个想一家独吞市场,那简直是痴人说梦话,根本不具备这个实力。
王怀楚对形势的判断,跟大家一样。他选择的做法是不断壮大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这个思维出发,只有盈利才能持续发展。因此,他策略是想方设法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他选择与齐田集团合作,正是基于这点考虑。
另一家公司王文惠也想跟他合作,许诺给他一个亿的项目,前景看似无限广阔。条件很简单,就是让他断绝跟齐田集团的合作。王怀楚知道,王文惠与齐田集团之间,有很大的纠纷。正是因为自己站在了齐田这边,王文惠才没有胜算。
王怀楚本来内心就对齐田不满,双方的合作,他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大的利益。而且那家伙不讲道义,前段时间,还唆使一家小公司跟自己抢市场。王文惠给出的条件,确实有很大的诱惑。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放弃机会的话,其他股东也会有很大的意见。
王怀楚答应了王文惠的条件,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公司内部意见还算统一,唯有刺儿头午端屈等少数人反对。
午端屈一直认为,王文惠怀有狼子野心,绝对不能与之合作。特别是他手下那个张人义,一肚子坏水,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到处煽风点火。他认为。应该联合其他几家公司,与王文惠全面展开竞争,直到打垮王文惠为止。
王怀楚没有采纳午端屈的建议,结果正如他预料的那样,张人义出尔反尔,事后只给了6亿的订单。一怒之下,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后来,王怀楚还被骗至王文惠公司,并遭到绑架,要挟他签订霸王合同。王怀楚宁死不从,最终客死他乡。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来分析一下,王怀楚到底是清醒还是糊涂,怎样才算清醒和糊涂。
1,正常情况下,对一个公司而言,盈利才是正道。王怀楚在这方面很清醒。那些出力不讨好的事,得不偿失,也容易受到公司其他股东指责。
2,一般而言,事情有分轻重缓急,时机稍纵即逝。有了机会,先把眼前的利益拿到手再说,其他往后再考虑。毕竟壮大自己才最重要。这点王怀楚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
3,按常理来分析,王文惠就算有狼子野心,他暂时还没有这个实力,能够吞并整个市场。其他几家公司只要联手,对付王文惠还是绰绰有余。他始终认为,市场还处于几家争霸的多极格局,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单极局面。从过往百年的市场经验来看,这个分析合情合理。
4,王怀楚忽略了一个最致命的问题,他已经处在一个特殊时期,不能用常规手段去处理问题。王文惠在市场上,一直不是以挣钱为目的。而是亏本在经营,他是企图要占领整个市场。他采取远交近攻的手段,不断瓦解其他公司之间的关系,然后逐个击破。市场正被他一步一步蚕食。公司唯有午端屈看清了这点。
王怀楚很多方面很清醒,却唯一误判了形势,做出了糊涂之举。他以常规心态去判断特殊事情,因此就着了人家的道。
03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自认为清醒的人,一般情况下处理正常事情,能够表现得清醒。遇到极端的人或事,如果还是一成不变,肯定要出问题。这是一种表面清醒,也是人们常说的,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那些糊涂的人,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拿特殊经历对待平常之事,处处担惊受怕,唯恐上当受骗,往往容易错失良机。
世间唯有难得糊涂之人,才具有大智慧。无关紧要的时候,他们觉得吃点亏无所谓,关键时刻却能够出奇制胜。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郑板桥曾经这样总结人生。
我们在人生中,究竟该如何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
(一),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最大的清醒是休养生息。
万事开头难,白手起家,一切从简,以积蓄力量为核心。这个时候,杜绝不必要铺张浪费,避免去做一些为了形象面子的事情。不折腾,开源节流为上。
这个阶段,我们应该聆听老子的教诲,无为而治。无为,就是不胡乱作为,不肆意妄为。能省则省,不作任何劳民伤财之举。不要顾忌所谓的颜面,挣下了第一桶金,自然就有了颜面。
(二),人生到了发展阶段,就要轻装上阵,卸下累赘,清除一切对发展不利的因素。此时最大的清醒就是善用权谋之术。
创业之初,事业还没起步,人员由不得我们挑三拣四,往往良莠不齐。事业发展起来了,就会形成一些顽固势力,增加一些没必要的负担。很多故旧之人容易人浮于事,占着茅坑不拉屎。有的元老也开始摆老资格,倚老卖老。
这个时期,对那些论资排辈,阻碍前进的势力必须毫不手软。对那些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东西,该扔就扔。
自古慈不掌兵,领导者就该杀伐果断,剔除不听号令的负面因素。这个时候,就该多听听鬼谷子先辈的教诲。
(三),事业到了壮大阶段,就得韬光养晦。此时最大的清醒就是难得糊涂。
曾国藩说,做人应该“藏锋蓄志,伸屈有度”。他曾嘱托李鸿章道:“与洋人交际,丰裁不宜过峻,宜带浑含之象。”
曾国藩这番话的用意,对我们的事业而言,可以这样理解。事业刚刚壮大起来,四周强敌环伺,尽量避免张扬,争取时间逐步崛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过早出头,处处要被对手针对,陷入恶性竞争的境地。
这个时期所处的环境,还是敌强我弱,尽量不要跟对手正面去硬扛。如果对方有一些无关大局的欺辱挑衅,不去跟他争一时长短。很多事情可以假装糊涂,不跟他们计较太多,让大家都有台阶下,为今后留下回旋的余地。
(四),人生已经如日中天了,就该亮剑扬威,确保胜利果实不被侵夺。此时最大的清醒就是厉兵秣马,捍卫自己的利益。
这个世界上,除了睦邻友邦,还有土匪强盗。对朋友可以显示我们礼仪之邦的大度。对豺狼虎豹,千万别相信他会大发慈悲。狗永远改不了吃翔。
挣得盆满钵满不算强大,把自己武装到牙齿,不给任何对手可乘之机才是强大。保护自己的市场不被侵吞,才能一直维持自己的地位。
这个时候,我们该听听荀子的教诲,学习其礼法并施、王霸兼用之道。
04
人生在世,对待蝇头小利,有时候可以糊涂;面对大是大非,要时刻保持清醒。与好人相处,可以糊涂;与坏人为伍,必须要清醒。以常理去评判处理平常事,遇到特殊情况就要采取非常手段,不能事事一概而论。
一世英明的人,难得有心糊涂那么几次,人生本来就活着糊涂与清醒之中。
作者木之本水之源,专注于情感领域的创作,擅长为人排除成长中的烦恼,解开情感上的困惑。如果你喜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