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称,杭州某小学四年级老师布置了一项奇葩的科学实践作业——在家孵小鸡。
刘洁摄资料图
学生要每天进行观察记录、拍照,最终出一张记录表,写下总结,不完成就得不到相应的学分,而且学分值相当大。
对此作业,不少家长表示不解,实在不能明白这位科学老师的奇葩想法,孵小鸡?用什么孵?孵蛋机器每家去买一台?被窝里孵?受精蛋哪里去买?每天照蛋,你知道蛋会被照死吗?大难不死的出来了怎么处置?养着还是直接弄死?真是孵不出来愁,孵出来更愁。
实践是对的,为什么不能全班一起观察呢?一台机器足够了。
非要折腾我们这些家长,用意何在?养个蚂蚁,蜗牛,蚕宝宝也就罢了,孵鸡真是闻所未闻。
面对这位家长的疑问,网友们也看不下去了:
“这不切实际啊”
除了这些动物的孵化记录,还有的家长正面临着水果的种植问题。
网友
不吃西红柿的蛋:密集恐惧症者慎点,幼儿园老师说要带火龙果籽去学校,当种子种土里的,还要求洗干净。只能这样了……叹气。。。。。。
先不说能不能种出火龙果,光是这籽,都能把眼睛给倒腾坏了。
有的家长还贡献出了自己的方案,看来经历了不少。
然而,孩子们的作业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建筑学
环保学
机械学
音乐学
没个十八般武艺,还真要愁到失眠。
其实,如果换个方向来想,意义可能就不一样了。
所以,面对这些一个赛一个的奇葩作业,家长们的压力不要太大哦,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锻炼成长的过程,无论你做得如何,你都是孩子心里那个遮风挡雨、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孵个小鸡,真有那么难吗?
延伸阅读
这学校布置晒太阳的作业背后的这问题却值得老师和家长反思
近日的杭州,可谓是普天同庆的“大洗之日”。除了晒被子晒衣服,晒娃的家长也多的是。这个“晒”可是真的晒,不是发张图片在朋友圈里晒。
为了庆祝这难得一晴的日子,杭州外语实验小学任性地临时决定:周末的作业就不布置了!把“出门晒太阳”变成本周末的作业。
这项特殊的作业叫“我与太阳有个约会”,要求孩子们放下课本和作业,到户外参加一项有趣的活动。
为什么要布置这样一份“晒太阳”的作业?
杭州外语实验小学的校长罗嘉绮说,主要是因为连日阴雨,无论校内还是家中,都无法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小朋友们都被憋坏了,开学后老师们也很发愁。前两天,学校做了个学生小调查——太阳出来了你们会做什么?却引来了小朋友们的集体吐槽,委屈巴巴地问太阳“干啥去了”。
太阳还没出来,小朋友已经策划了许多出门玩的场景,对太阳的渴望可以说是非常强烈了。
光明观点:
假如太阳没有长期“流浪”,还会有“出门晒太阳”的周末作业吗?
作者:胡欣红(作者系历史老师)
近段时间,江浙沪包邮区太阳“流浪”现象成了朋友圈的槽点话题。“现代夸父”“种太阳”之类的戏谑调侃之中,透露着深深的无奈。
生活在北方的朋友,脑海中的烟雨江南或许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美景。但长期的阴雨连绵,却会对生活工作以及心情带来负面影响。“浙江二月份只下了两场雨,一场13天,一场14天”,这样的“段子”背后,是心都“发霉”了。
淋了近一个月的雨,很难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连孩子身上都“长霉”了,小朋友们都被憋坏了。杭州外语实验小学的校长罗嘉绮说,主要是因为连日阴雨,无论校内还是家中,都无法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小朋友们都被憋坏了,开学后老师们也很发愁。
发现这个双休日太阳有可能露面,学校便“任性”布置了“出门晒太阳”的周末作业,要求孩子们放下课本和作业,到户外参加一项有趣的活动。在这样的情形下,可以想象“我与太阳有个约会”的特殊作业,会受到如何空前的欢迎:小朋友们忙着各种“种太阳”、“捞太阳”,爸爸妈妈趁机在朋友圈各种“晒娃”……
太阳长期“流浪”,才意识到阳光有多重要。为罗校长的教育智慧点赞之余,更值得引发深思的是,那些阳光明媚的周末,孩子们有没有机会出门“晒太阳”呢?
前年秋天,曾有媒体报道了一次令人感慨万千的踏秋活动。海宁一小学三年级某班级家委会,想在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组织一次周末一日游,带孩子们出去玩玩。而且,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自理能力,这次秋游不需要家长陪同。原以为班里的大多数孩子都会参加这次活动,但没想到的是,40人的班级只有4人能参加,不能参加的人全因为星期日有兴趣班。
磨刀不误砍柴工,休息运动玩耍和学习一样重要,让孩子在童年阶段,不透支学习热情,才能最大程度的释放潜能。即便是看似“无用”的玩游戏,其实也不光是玩,孩子可以学到知识,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也可以学习胜利和失败。
“杀杀细菌,补补钙,在阳光下笑笑,出出汗,这是为人父母愿意看到的健康快乐。”利用节假日让孩子走到户外,沐浴和煦的阳光和呼吸新鲜的空气,好好放松一下,感受一下世界的美好,其意义或许远胜有些我们认为“有用”的学习。到底什么样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才更为重要,确实值得老师和家长们好好反省。
来源:综合北京晚报光明日报
编辑:t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