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从FireGL到RadeonPro,回顾
TUhjnbcbe - 2025/1/17 17:47:00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在《超能课堂():Quadro品牌二十年,从诞生到消失》里,我们讲述了英伟达旗下专业图形品牌Quadro的发展历程,以及与GeForce显卡之间的区别。随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英伟达也改变了市场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Quadro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当时有读者留言,想了解竞争对手AMD以及前身ATI在专业显卡领域的发展历史,希望能有类似的文章。相比普通用户已很少接触到的Quadro显卡,ATI/AMD的专业显卡更为少见。与消费级市场上Radeon显卡不时给GeForce显卡制造麻烦不同,ATI/AMD的专业显卡基本上都处于比较弱势的局面,而且品牌名称也发生了好几次变化,产品线就显得更加凌乱了。

ATI/AMD专业显卡的前世

图:采用3DlabsPermedia2的帝盟FireGLPro

ATI最早的专业显卡品牌是FireGL,不过这并不是ATI自己创立的品牌,早期的发展也经过了几番波折。FireGL系列最初是由德国公司SpeaSoftwareAG开发的,上古时期已颇有名气,最后因经营不善,在年底被帝盟(Diamond)收购。对于早年的DIYer来说,帝盟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早年的显卡市场上可是一线大厂。

帝盟时期的FireGL系列专业显卡并不是只采用一间厂商的芯片,其产品包括有3Dlabs、三菱和IBM等厂商的芯片,其产品赢得了很好的市场口碑,帝盟也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到了年,一代图形芯片霸主S3Graphics与帝盟合并,同时进行了重组。当时这两间公司都已经有走下坡路的迹象了,合并也改变不了现状,最终图形芯片研发部门出售给了威盛(VIA),帝盟则依靠Rio系列MP3播放器回光返照了一段时间,同时完全退出了消费显卡市场,这时候在专业显卡领域颇有作为的FireGL系列就显得很尴尬了。

ATI/AMD专业显卡二十年征程

图:Radeon

在年,英伟达完成对昔日图形芯片霸主Voodoo的收购后,已开始确立在图形技术领域的王者地位,一时间找不到对手。ATI采用R核心的初代Radeon显卡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合格的挑战者,但并不能真正撼动英伟达。到了年,当采用R核心的Radeon显卡出现的时候,英伟达迎来了统治图形技术领域后第一次真正的挑战。

ATI在R核心时期有两个重要的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是由原厂生产和销售改为开放授权,也就有了今天的AIB。另一个是在年3月,从帝盟改名后的SonicBlue那里,收购了FireGL系列,从而有了自己的专业显卡研发和销售团队,并在年6月发布了FireGL品牌logo,标志着ATi的FireGL专业显示卡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此时英伟达也完成了对ELSA的研发团队的整合,确立了Quadro为旗下的专业图形品牌。除了在消费级市场展开竞争,双方在专业级市场也开始交锋,并且一起蚕食着该领域旧有势力的市场份额。

FireGL时期

年:FireGL系列

图:FireGL

FireGL/是ATI收购FireGL品牌以后推出的第一款专业显卡,首次搭载自家的GPU,也就是Radeon显卡的专业版。FireGL与FireGL使用的是同款GPU,只不过频率有差别,核心频率分别是MHz/MHz,显存频率分别是MHz/MHz。ATI的首款产品并不太成功,R在设计上也不适合用于专业用途,主要还是以性价比抢占市场为主,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这段时期,中国台湾地区的板卡厂商纷纷进入显卡市场,导致板卡制造利润急速下滑,曾经的专业和高端消费显卡双雄帝盟和ELSA(艾尔莎)都已各自寻找出路,显卡厂商进入了洗牌阶段。四分五裂的ELSA仍承接部分英伟达Quadro显卡的业务,初涉专业显卡市场的ATI也找了ELSA合作,早期的FireGL显卡是以ELSAATIFireGL系列的方式销售。

ELSA对英伟达Quadro显卡的作用更多是技术上的帮助,但对ATI更多是凭借自身在专业显卡领域的影响力协助ATi进行市场的推广,在FireGL显卡初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2年:FireGL1系列

图:FireGLX1-

基于R的Radeon/Pro显卡在消费市场给了英伟达很大的压力,ATI也发布了其专业显卡版本FireGLX1,以显存容量再划分为FireGLX1-和FireGLX1-。随后又推出了定位中端的FireGLZ1-,这是RadeonPro对应的专业版本。这时期ATI专业显卡基本是以FireGL+字母+数字的方式命名,字母表示定位,X和Z分别是高端和中端,字母后面的数字表示代数,最后的数字用于区分显存容量。

与英伟达一样,早期的专业显卡和消费显卡在设计上区分并不是那么明显。不少用户通过刷BIOS、改ID和换驱动等方式,将Radeon显卡变成FireGL显卡。甚至有用户使用RadeonMB破解打开剩余4条渲染管线变成Radeon,再修改成FireGLX1。

3年:FireGL2系列

图:FireGLX2-T

时隔一年,ATI推出了FireGL2系列,提供了FireGLX2-T(RadeonXT)、FireGLX2-(RadeonPro)、FireGLT2-(RadeonPro)和FireGLT2-64(RadeonPro)。根据前一代的命名规则可以猜到,X和T分别是高端和中端,最后的数字代表显存容量。这一代显卡是上一代产品的优化版本,架构本身的差别不会特别大。

与英伟达在专业显卡领域稳步发展、快速推进不同,ATI则是平缓而且道路充满荆棘和坎坷。ATI在整合原FireGL研发和销售团队的过程中并不顺畅,各种不利因素叠加在了一起,许多原FireGL团队的老员工相继离开了ATI。比如原来负责FireGL专业显卡销售的Zahra女士,这位被评为ATI所拥有的最好的经理之一,转身投向了英伟达,继而造成团队人心涣散,对FireGL显卡后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4年:FireGL3系列

图:FireGLX3-

该系列只有一款产品,就是FireGLX3-(RadeonXPro),采用的GPU只有12条像素渲染管线,而非完整核心的16条像素渲染管线。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一代的显卡已开始转向PCIe接口了,仍旧采用AGP接口的专业显卡只推出了规格属于次高端的FireGLX3-。相比上一代产品,性能上仍有大幅度提高。另外为了区分接口的不同,采用PCIe接口的产品使用了新的命名方式。

5年:FireGLV系列(传统渲染单元)

图:FireGLV

ATI专业显卡进入PCIe接口的时代以后,更换了命名方式,改为FireGLV+四位数的方式。与英伟达同期的QuadroFX系列一样,变得比较混乱,不过产品数量相对少一些。当然FireGL显卡在命名上还是有点规律的,大概可以理解为:第一位的数字越大,定位越高;若第一位数字一样,第二位的数字越大,相对来说更好或更先进;若前两位的数字一样,第三位的数字为5则表示显存更大。

RadeonR(V)GL系列GPU包括有FireGLV3(RadeonXXT)和FireGLV3(RadeonXXT)。

RadeonR(V)GL系列GPU包括有FireGLV(RadeonXXT)、FireGLV7(RadeonXXT)、FireGLV5(RadeonXPro)。

RadeonR(V)GL系列GPU包括有FireGLV3/V(RadeonX1Pro)、FireGLV3(RadeonX1XT)、FireGLV7/V7/V(RadeonX1XT)。

在这段时期,英伟达与ATI在专业显卡市场攻城略地,传统的专业显卡芯片厂商纷纷退出,最后只剩下3Dlabs与之抗衡了,英伟达Quadro系列、ATIFireGL系列和3DlabsWildcat系列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进入PCIe接口时代后,3Dlabs每况愈下。最终在几年后,早已被创新(就是搞声卡的那间Creative)收购的3Dlabs也退出了这个市场。

7年:FireGLV系列(统一渲染架构)

图:FireGLV

微软在5年发布的Xbox游戏主机,采用ATI设计的Xenos图形处理器就使用了统一渲染架构了,这款芯片是普通消费者第一次了解到统一渲染架构,同时也对ATI日后为PC设计统一渲染架构GPU有着深远的影响。在6年7月,AMD收购了ATI,这笔交易在此时一定程度上耽误了ATI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反而被没有统一渲染架构设计经验的英伟达抢先发布了采用新一代架构的G80。

G80是英伟达历史上一块划时代的芯片,首次使用统一渲染架构和完全支持DirectX10,影响了后面几代显卡的发展。ATI也推出了统一渲染架构芯片R,其采用的是超标量架构,不同于G80的全标量设计。虽然新特性亮点不少,但是相比竞争对手并没有绝对的性能优势,市场反应比较一般。

图:FireGLV7

对应的专业显卡方面,此时已不再由ELSA负责了。从7年7月起,亚太地区唯一授权合作伙伴转为蓝宝科技,同时ATIFireGL系列也改名为AMD-ATIFireGLV系列。在7年8月6日,蓝宝科技第一次发布了AMD-ATIFireGL显卡,一次性推出了5款产品。到了8年4月,AMD-ATI推出的FireGLV7是第一块提供DisplayPort接口的专业级显示卡。在这个时期,AMD-ATIFireGL显卡的命名变得更加规整,第二位数字可以视为属于哪一代产品,数字越大越新。

RadeonR(V)GL系列GPU包括有FireGLV3(RadeonHD2Pro)、FireGLV5(RadeonHD2XT)、FireGLV7(RadeonHD0GT)、FireGLV7(RadeonHD)、FireGLV8(RadeonHD0XT)和FireGLV(RadeonHD0XT)。

图:FireStream

AMD在收购ATI以后,在6年就推出了业界首款计算卡FireStream,也是FireStream系列的第一款产品。在进入统一渲染架构时代后,7年11月蓝宝科技与AMD携手推出了世界第一款支持双精度浮点运算的计算卡FireStream,开始真正发展壮大计算卡业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成为了英伟达Tesla系列的对手。

6年:FireMV系列

图:FireMV(PCIex1)

QuadroNVS系列是英伟达在3年推出的一个子系列产品线,目标是需要体积小、低功耗和多屏输出的商业用户。这部分群体对于性能要求不高,产品很多是采用被动散热系统。ATI也并不想错过这个市场,在6年也推出了与之对应的FireMV系列。该系列的产品不多,但为了迎合特殊客户的需要,也会出现同款GPU同时拥有PCIe、AGP和PCI三种不同接口的情况。

全系列包括有FireMV2PCI(RV:PCI)、FireMV2PCIe(RV:PCIex16)、FireMV(RV:PCI/PCIex1/PCIex16)、FireMV2PCI(RV:PCI)和FireMV2PCIe(RVx2:PCIex1)。

FirePro时期

图:全新FirePro系列Logo

在8年11月,AMD携手蓝宝科技发布了全新的FirePro系列专业显卡,其中3D绘图部分称为ATIFirePro3DGraphics,取代了原有FireGL系列,而低功耗/多屏输出部分称为ATIFireProMulti-View,取代原有FireMV系列,不过ATI作为GPU品牌暂时得以保留。至此,ATI时代收购回来代表专业显卡系列的FireGL品牌完成了历史使命,其专业显卡产品线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相比过往,经过调整后的这一系列新款专业显卡,其专业特性更加突出,定位也更精确,与普通Radeon游戏显卡之间的分别也变得更明显。从这点上看,AMD想摆脱过往的印记,树立更专业的形象。

8年:FireProV系列(ATI品牌)

图:FireProV

在AMD收购ATI后,缓过气的图形芯片研发部门开始发力,在R(V)时期开始的几年里,消费市场上Radeon显卡不但可以与英伟达分庭抗礼,甚至可以说一度占据优势,攻势一浪接一浪,让竞争对手非常被动。既然游戏显卡如此给力,AMD当然不想错过利润丰厚的专业市场,其专业显卡产品线全面布局,相信品牌改名也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在里面。在命名上,初期从AMD-ATIFireGLV系列改成了ATIFireProV系列,后面再加四位数字的逻辑基本没变。

RadeonR(V)GL系列GPU包括有FireProV3(RVPro)。

RadeonR(V)GL系列GPU包括有FireProV(RVPro)、FireProV5(RVXT)、FireProV(RVXTX)、FireProV/V(RVXT)。

在这个时期,仍然有用户通过破解方式将Radeon显卡改为FirePro显卡,比如利用RadeonHD4系列软改成FireProV,配合破解驱动程序使用。在这点上英伟达相对做得比较好,这时期已杜绝了用户类似的做法。

图:FireProV

年4月,蓝宝科技发布了新一代ATiFirePro系列显卡,采用全新的Evergreen核心,支持Eyefinity宽域技术、DirectX11、OpenGL4.0和OpenCL通用计算。这次ATiFirePro系列显卡从入门至顶级产品全线非常齐整,还包括了FireProMulti-View。这也是FireProMULTIVIEW2D部分最后一次亮相,DisplayPort/Mini-DisplayPort接口在AMD专业显卡产品线开始得到大规模应用。

全系列包括有FireProV3(RedwoodProGL)、FireProV4(RedwoodXTGL)、FireProV5(JuniperXTGL)、FireProV7(CypressProGL)、FireProV(CypressXTGL)和FireProV(CypressXTGL)。

图:ATIFireProS同步信号模组

这时期AMD在专业显示市场上的进取还能体现在相关的配套上,比如推出了ATIFireProS同步信号模组。这是一款单卡式解决方案,内含一颗专用处理器,能同步各绘图处理引擎,进而满足专业影片、广播、模拟仿真以及多显示器等应用需求,适合支持广播与非线性影片编辑所使用。用户可以最多与四张FireProV系列高端显卡搭配使用,对输入讯号进行同步化,与英伟达的G-Sync同步卡有类似的作用。

年:FireProV系列(AMD品牌)

图:FireProV

自从AMD收购ATI以后,两个品牌在显卡上的使用不时就会出现了些混乱,不利于统一AMD的品牌形象,也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为了在营销上有更好的效果,AMD在年8月决定,年底逐步在新产品上使用“AMD”全面取代“ATI”。完成品牌切换后,ATI品牌离开了消费者的视线。年5月开始发布的新一代FirePro系列显卡,是品牌切换后的首次登场。

全系列包括有FireProV(TurksGL)、FireProV(TurksXTGL)、FireProV(CaymanLEGL)和FireProV(CaymanProGL)。

随着这批新显卡,AMD还发布了FireProV5DVI,以及FireProV7P这类比较特别的产品。前者主要应用于双DVI-I输出的高分辨率显示,后者则是单槽被动散热的产品,以适合服务器环境的被动式散热环境,是AMD首款针对运算、VDI以及专业绘图等应用所推出的多功能服务器解决方案,以符合图形虚拟化的需求。后来AMD也不时会推出类似的产品,比如FireProWDVI,这些产品都比较少见。

年:FireProW系列

图:FireProW

在年6月份,AMD发布了全新一代的FireProW系列,其专业显卡摆脱了多年来数字前的“V”,变成了“W”,意义非凡。这一代产品确实在架构上有了比较大的改动,使用的是大家熟悉的第一代GCN架构。AMD既然选择了更换使用了七年的英文字母,相信是对新架构产品寄予了厚望。在FireProW系列时期,命名规则是FireProW+四位数的方式,第一位数字代表了产品的定位,数字越大定位越高,第二位数字代表了属于哪一代产品,数字越大越新。

其中比较特别的是FireGLW,只用了三位数字,因为这是一款配备了六个Mini-DisplayPort输出的显卡。在以往或许会归入FireMV或FirePro(Multi-View)系列,不过现在都已使用统一的命名方式,以三位数字以示区别。从这时候起,FirePro品牌早期确立的FireProMULTIVIEW2D低功耗/多屏输出产品线逐渐消亡,产品线更加统一。

全系列包括有FireProW(TahitiXTGL)、FireProW(TahitiProGL)、FireProW0(PitcairnXTGL)、FireProW(PitcairnProGL)和FireProW(CapeVerdeProGL)。

图:FireProW9

到了年,AMD发布了基于第二代GCN架构的FireProW系列,同时利用第一代GCN架构芯片推出的低端产品逐步取代了FirePro(Multi-View)系列,也不再用了三位数字,统一成四位数。后来又补充了FireGLW4,这是一款配置了四个Mini-DisplayPort输出的单槽半高显卡,也是唯一一款第二位数字为3的FireProW系列产品,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低功耗/多屏输出产品线。

全系列包括有FireProW9(HawaiiXTGL)、FireProW8(HawaiiProGL)、FireProW7(TongaProGL)、FireProW5(BonaireProGL)、FireProW4(CapeVerdeGL)、FireProW2(OlandXTGL)和FireProW4(BonaireProGL)。

年:FireProA系列

图:FireProA

AMD在收购ATI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想将CPU与GPU进行融合,FireProA系列APU就是这样的产物,竞争对手是集成了HDGraphicsP0系列GPU的至强处理器。AMD希望这样的产品可以满足低端图形工作站的需求,同样的Trinity芯片,配上FirePro专用驱动和AutoDetect自动优化技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APUFireProA系列有两款产品,分别是FireProA(A10-5)和FireProA(A10-5K)。其支持最多四个独立显示通道,借助Eyefinity技术可连接最多三台独立显示器,可通过DisplayPort1.2接口支持4K分辨率输出。用户还可以再插上一块FirePro显卡,利用独立计算卸载(DCO)技术进行双卡并行运算,也就是混合交火的专业版。蓝宝科技还推出了PGSA3M系列工作站级主板,配合这系列工作站APU使用,主要面向OEM厂商。

年:FireProD系列

图:FireProD

这系列定制显卡出现在MacPro产品上,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垃圾桶”主机,使用MacPro进行图片和视频编辑的苹果用户应该对这个比较熟悉。全系列包括有FireProD(PitcairnXTGL)、FireProD(TahitiLEGL)和FireProD(TahitiXTGL)三款显卡,基本上就是第一代FireProW系列显卡的对应定制款。

8年:FirePro(Multi-View)系列

AMD很早就开始以FirePro品牌产品取代原有的FireMV系列,不过FirePro(Multi-View)系列产品只有几款,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方面这种2D用途的产品需求量已经很小了,另一方面AMD的GPU在大量引入DisplayPort/Mini-DisplayPort接口后,多屏输出方面越来越成熟,其解决方案比同期英伟达产品更好一些。除了极个别非常特殊的产品外,这时期一般的FirePro显卡实现4屏输出变得普遍,功耗也不高,可以满足绝大部分这方面用户群体的需要了。

图:FireProMulti-View

即便偶尔有必要推出类似定位的低功耗/多屏显卡,直接使用正常的FirePro显卡命名方式,后来直接以低端FirePro显卡取代,这思路和英伟达是一致的。继续保留该系列,再单独设立专门的低功耗/多屏显卡产品线意义不大。

全系列包括有FirePro2(RV:PCIex1/x16)、FirePro2(RV:PCIex1/x16)、FireProMulti-View(RVx2:PCIex1/x16)和FireProMulti-View(RV:PCIex16)。

RadeonPro时期

年:RadeonPro系列

图:旧版RadeonProDuo拆解

年4月,AMD发布了RadeonProDuo,这是第一款使用RadeonPro品牌的桌面专业显卡,使用了两颗Fiji核心GPU,采用了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据官方的介绍,其定位介于游戏显卡和专业显卡之间,由于主要面向VR开发者。虽然使用了新的品牌,但这款显卡仍采用过往FirePro红色和黑色搭配,和现在的RadeonPro显卡风格不太一样,更像高端游戏显卡。

从官方品牌名称的改变以及介绍的产品定位可以看出,随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用户需求有了变化,游戏显卡和专业显卡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竞争对手英伟达在市场策略上也逐渐开始改变,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最终结束了使用二十年的Quadro品牌。事实上,相比英伟达游戏显卡和专业显卡在功能上的严格区分,从ATI到AMD时期的专业显卡都没有那么苛刻,甚至个别专业软件里即便使用普通的Radeon显卡也没有做限制。

图:新版RadeonProDuo

年4月,AMD推出了新版RadeonProDuo,虽然名字没有变,但是采用的是Polaris架构的Polaris10核心,拥有16GB*2的GDDR5显存,改为普通的涡轮风扇散热器。这款产品像是两块RadeonProWX7的合体,外观风格上与此前推出的RadeonProWX系列产品相一致,摆脱了此前旧版RadeonProDuo的设计。

年6月,AMD推出了RadeonVegaFrontierEdition(Air-cooled)和RadeonVegaFrontierEdition(Liquid-cooled)两款产品,其散热器外观得到了不少PC爱好者的称赞。在AMD官方的技术文档里,虽然这两款显卡没有RadeonPro前缀,但仍属于RadeonPro系列的产品,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其散热器与其他同期的RadeonPro显卡在风格上如此不同。与传统工作站使用的专业显卡相比,AMD这几年来的RadeonPro系列更像是带有试验性质的显卡。

图:RadeonProSSG

年8月,AMD推出了RadeonProSSG,其SSG的意思是SolidStateGraphic(固态图形)。这款产品是在RadeonProWX9基础上,内置了一块最大容量2TB的SSD,通过M.2接口与显卡相连,读写性能高达8GB/s和6GB/s,以满足8K超高清级别的实时处理需求。

年5月,AMD推出了RadeonProVII,采用的是Vega20核心,这也是AMD第一个采用7nm工艺制造的GPU。这款GPU可能是AMD高端图形芯片里存在感最低的一款,自发布后很快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除了极个别有需要的用户,平常很少会听别人提及到。

年:RadeonProWXx系列

图:RadeonProWX7

随着新一代采用14nmFinFET工艺的Polaris架构GPU发布,AMD也推出了对应了新款专业显卡,启用了RadeonPro取代了FirePro品牌,并使用了新的命名方式。以RadeonPro+WX+数字的方式为专业显卡命名,第一位数字代表着定位,数字越大定位越高,第二位数字代表了属于哪一代产品,数字越大越新。

AMD也启用了新的专业显卡外观,一改红色基调,改用蓝色为主色调,再辅以白色。在产品定位上也更加明确,型号少而精,每款显卡有清晰的目标群体,希望借全新形象已改过去几年里从产品命名到定位的混乱。AMD的努力还是有成效的,相比此前的专业显卡,这次推出的新款产品赢得了部分用户的欢心。

全系列包括有RadeonProWX2(Polaris12)、RadeonProWX3(Polaris12)、RadeonProWX4(Polaris11)、RadeonProWX5(Polaris10)、RadeonProWX7(Polaris10)和RadeonProWX9(Vega10)。

年:RadeonProWXx系列

图:RadeonProWX8

虽然AMD希望新的形象能重整专业显卡的产品线,不过在年推出RadeonProWX3以后,AMD再一次更换了命名格式。从此前一系列的RadeonPro系列产品,到RadeonProWX系列,可以看出AMD在GPU产品线规划上的糟糕局面。

全系列包括有RadeonProWX3(Polaris12)和RadeonProWX8(Vega10)。

年:RadeonProW系列

图:RadeonProW5

大概是AMD觉得专业显卡上使用单独的命名方式太麻烦,在年推出基于RDNA架构GPU的产品开始,又更改了命名方式,变成RadeonPro+W+数字的方式。这样的命名最大的好处是与RadeonRX系列相一致,除了RX换成了Pro,数字前加入了字母W,几乎可以一眼看出对应的定位,大概使用的是哪一款核心会有什么样的规格。

全系列包括有RadeonProW5(Navi12)和RadeonProW5(Navi10)。

年:RadeonProW0系列

图:RadeonProW6

在年,AMD推出了基于RDNA2架构GPU的产品,暂时产品线还不完整,桌面专业显卡只有两款。由于对应的RadeonRX系列显卡在消费市场有着不错的发挥,使得许多人对其使用在专业显卡上有不小的期待,RadeonProW0系列有望时隔多年让AMD再次拥有相对完整的专业显卡产品线。

全系列暂时包括有RadeonProW6(Navi21XLGL)和RadeonProW6(Navi23XLGL)。

ATI/AMD专业显卡几经沉浮曲折前进

AMD专业显卡可以说是系出名门,在上古时代和帝盟时期都曾经有高光的表现,其发展变化记录着专业图形芯片的历史。加上ATI和AMD过去的二十年,起起伏伏经历了不少波折,缓慢而曲折地前进。从ATI迈入专业显卡领域算起,只比英伟达大概晚了一年多,距今已有二十年的时间。相比英伟达的稳步推进,显然ATI与AMD的经历要更坎坷一些。

如果将这二十年分成三等份,前段是开疆拓土的上升期,中段是稳扎稳打的巩固期,后段是被迫无奈的退守期。这种变化也是ATI到AMD多年来,在GPU方面变化的缩影,在专业显卡市场显得更突出和明显。不过近期基于RDNA2架构的产品似乎给了AMD新的希望,有重新抬头的趋势。

与英特尔和英伟达相比,AMD的业务更加平衡而且合理。自收购ATI后这十多年来,AMD一直强调的CPU和GPU融合很长时间里似乎产生不了化学作用,反而有点相互拖累。直到依靠Zen架构,CPU业务经过几年恢复元气后,GPU业务才逐渐有了些起色。如果AMD能把握机遇,重塑完整的专业显卡产品线,再发挥出融合的优势,相信会有一番作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FireGL到RadeonPro,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