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枇杷,要到蚕罢。
春蚕快要到吐丝结茧的时候了,枇杷也到了上市的时节了。
暮春初夏,草长莺飞,风物繁多,记不住、不好记,怎么办?
就以一物记及另一物吧,春蚕多是4月中下旬开始蓄养,到了5月间,便要化蚕为茧,便是蚕罢时节了。
这个时候啊,屋外院墙边的一树枇杷,由暗青转为橙黄,到了枇杷熟时。
可能你不以为然,早在2、3月间,枇杷就已经上市了,何须等到4、5月。
是啊,2、3月间,云南蒙自、四川米易的枇杷,就已经可以采收。所以,枇杷可说是早春第一果。
不过,江淮地区的枇杷时节,还是要到4、5月的暮春早夏。
食之过早,过于酸涩;食之过晚,怕是轮不到你了:燕雀最喜欢枇杷,一旦成熟,就飞上枝头啄食,驱之离去而后返,贪这一口。
枇杷是由冬而春,开花结果的果树。
前一年的10-12月间,枇杷开花。花期不长,入冬后,空气很快清冷,枇杷花也要忍冬开放,开花结果。
枇杷花,花香幽淡,一般很难闻到什么花香,或许只有清夜之际,微风似有若无,暗香会有浮动。
清秋初冬之际的枇杷,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用途:秋冬日,容易肺热咳嗽,一碗冰糖雪梨枇杷汤,润肺养肺。这里的枇杷多是枇杷叶,但也有用枇杷花的。
还有人,采集枇杷花,晾晒干透,制成花茶,来年冲泡出其中的淡香与清润。
花后,便是果。
冬日里,枇杷树就开始结成细粒的果实,刚开始如豌豆大小,随后慢慢长大,如鹌鹑蛋,长得大的有乒乓球甚至是鸡蛋的个头。
枇杷果青涩的时候,果实表面有绒毛,暗青色,在争妍斗奇的春日里,其貌不扬。
但就是在春天快要过去,夏天正在到来的时分,暗青变为黄绿,最终变成橙黄或是亮黄,一季的果实,到了收获的时节。
采摘枇杷,上午较好,阴天较佳,下雨或是烈日,都不是理想的时候。采收时,用枝剪,连短枝剪取,品相好,还适合储存。
采得枇杷,从果蒂之处,折去短枝,果皮出现缺口,用指甲细细剥除果皮,得一枚枇杷。碰到好剥的、技术又好的,囫囵一个;手气较差、技术不佳,剥好的枇杷坑坑洼洼。
不论怎样,一枚成熟的枇杷入嘴,软甜糯润,享受到登造的美味。
枇杷有哪些比较好的产区和品种?
应该说,枇杷是各地广行栽培。
大类来讲,枇杷分红肉类和白肉类两类。颜色只是便于区分,至于口感,白肉类和红肉类中,都有出类拔萃者。
早春时节,云南蒙自、四川米易等地的枇杷胜在早熟,适合尝鲜;暮春时候,苏州东山的白沙种、苏州西山的青种、杭州余杭的塘栖软条白沙等等,都是良种。
不知道有多少诗文,写到过枇杷树、枇杷花、枇杷果。
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至淡至浓,至简至深,最是平淡最是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