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人口超13亿,GDP总量排名世界第五的区域性大国,印度绝对不是许多人眼中那般一无是处。诚然,印度有许多的缺陷,比如说至今还未根除的种姓制度,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极端的两极化社会,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些都是实打实存在的东西,许多印度电影里面都有所反应。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将其一棍子打死,毕竟美国号称世界第一,富有而强大,还天天高唱着自由,不也有着种族歧视、持枪犯罪等等不好的一面吗?
所以,对于印度,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在其缺陷的背后,却是拥有着许多他们所独有的优势。
首先,地理优势。印度是当今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总人口超十三亿,仅次于我国。但是,其国土面积却只有万平方公里,不到咱们的三分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拥挤的国家,粮食却能自给自足,并且大量出口。
如今印度乃是当今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占据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大米出口市场。此外,印度的小麦出口也位居全球前列。
这很大程度源于印度优渥的地理环境,其国土面积虽然不算大,但其其地理条件好。全国五分之二的国土是平原,只有四分之一是高地,剩下的则是不算高的高原。这使得印度的可耕地面积达到了1.6亿公顷,占据世界可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而且,印度所处的南亚次大陆,乃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特别适合农业生产,许多地方一年可以产出多季粮食。所以,印度的粮食产量非常可观。
当然了,印度虽然是粮食出口国,但由于其国内底层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导致了较差的粮食安全环境,所以印度目前的出现了一个很怪异的现象,明明是粮食出口国,国家整体却处于饥饿线以下。
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发布的全球饥饿指数(GHI),年印度饥饿指数排名从年的第95位下滑至年的第位。
这不是印度的粮食产量不行,而是印度的发展有问题,正所谓“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底层农民的贫穷使他们无法用粮食来满足生活所需。
换个角度来看,即便是在水利工程非常不到位,耕作和管理技术较为落后的情形下,除了养活庞大的人口外,印度还能成为一个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出口大国。这就说明了他们的优势。所以,我们应该要看到印度的农业潜力,优渥的地理环境,属于老天爷给饭吃。只是目前印度方面还没有利用得太好。
其次,地缘优势。
优良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使得印度人成为了南亚次大陆过得最舒服的国家,也是他们强大的一个基础。而在这个基础上,由于喜马拉雅山脉,导致南亚次大陆与东亚天然隔绝,而往西北,则是大沙漠。
这使得印度得以独霸南亚次大陆,其周边国家,无论是体量还是发展程度,都和印度差了太远,就算是联合起来,也很难撼动印度的霸主地位。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印度洋上,印度也是印度洋上的霸主。印度位于印度洋的中心,控制着中东——东亚的重要战略资源运输航线,这也让印度在某种程度上,滋生了“把印度洋变成印度的洋”的野心。
而由于印度在南亚的霸主地位,其有着许多国家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首先,一家独大的地位,可以使其在区域内占据主导权,好处基本全占。而区域外其他国家想要插手,或者说在这里挣钱,那都得经过印度的同意。
所以,我们看到印度在国际上非常的受欢迎,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等等势力,都与其交好。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打着“不结盟运动”的幌子,外交政策一直非常灵活——从未过度依赖过任何一个大国,反而利用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占尽了便宜。
我们从今天的印度武器装备就能看出来,印度可以从容在俄罗斯、美国、欧洲甚至以色列购买各种武器和技术。
由于国际环境很好,印度历史上受过很多援助,而且也早已融入国际市场。
当然了,地缘优势仅仅是印度在国际上左右逢源的原因之一,印度还有其他的本钱。
比如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在被大英帝国统治的这段时间里,印度完成了相对比较彻底的西化。比如整体上是民主议会制度,文化上也算是英语国家。大多数接受过教育的印度人,都能用英语交流。虽然发音有些别扭,但是无伤大雅,不影响交流。最后,印度还是英联邦国家。
以上种种身份,导致西方国家对于印度的接受度较高,进而与之交好。尤其是英语方面的优势,使其能够更为熟悉西方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结构等等,也有更宽广的视野。这使得印度的人才出国后,在这些发达国家能够得到了一个较为舒服的发展环境。有数据表明,在硅谷的工程师三分之一是印度裔。
当然,除了这种亲近感,印度背后还有诸多的利益吸引。比如印度现在鼓吹的人口红利。印度不仅人口数量多,而且普遍年轻化。
官方数据,自年以来,印度的劳动人口(15岁至64岁之间)的增长超过了受抚养人口——也就是14岁以下儿童以及65岁以上人口。劳动人口的增长将持续到年,即持续37年。在印度13亿的人口中,青壮年人口总数约8亿,劳动力大军的平均年龄仅为27岁,35岁以下适龄劳动力约占65%。
众所周知,人力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咱们当初之所以能够实现使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人口红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过去了,而印度刚刚开始。
所以,巨大的人口红利将让印度在今后几十年里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而且由于印度相对较低的底层生活水平,使得这部分劳动力相对廉价,大批跨国集团,纷纷将印度作为生产基地,印度有望借此实现一个经济腾飞。这里不得不提到,所谓印度发达的软件业,叫成“印度发达的外包软件产业”还差不多,真有点被过度神话了。
印度的IT人才确实不少,但他们的智力资源,大多并没有贡献给印度本民族的自主知识产权上,多数属于给欧美的大软件公司代工的定位,核心技术和品牌都不在自己手上
所以,总结来讲,印度本身的优势多数为天生或者环境促成的,靠后天奋斗出来的,还是不算太多。但是这也说明印度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国家。虽然现在还有许多的不足,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对其轻慢忽视。
这是一个未来的潜在对手,战术上可以轻视,但战略上一定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