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仰天大笑说了10个
TUhjnbcbe - 2025/1/3 16:47:00
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

司马徽其人在三国中甚为低调,不是三国迷,恐怕并不知道他是谁,但要说起他是水镜先生,是孔明的师傅,许多人应该会立刻明白,并连连赞叹。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能教导出孔明这样的惊世之才,并以此改变三国的格局。他曾在卧龙孔明出山时,说下十字真言,预言竟然灵验了,揭示了孔明的结局。这样一个深藏不露的人,值得我们探究一番。

01司马徽

其人松形鹤骨,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并有轩昂的器宇,让人见之忘俗。他的居所松竹在侧,书卷堆积,架有横琴,石床彻骨,自然是高洁的隐士形象。

日常亲自动手种菜养蚕织布,确实宛如乡野村夫。他称自己为闲散之人,故隐居在襄阳,不愿再出入黑暗的名利场。

司马徽的水镜美称是庞德公所称,庞德公是襄阳德才兼备的名士,二人之间交往甚密。司马徽做客庞德公家可以直接让庞家的女儿招待饭菜,情如一家。

庞德公最为有名的便是看人,他称孔明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在之后辅佐刘备的过程中,的确可看出这二人的雄才大略,有勇有谋。

02徽与两位徒弟

卧龙凤雏二人拜于徽门下皆与庞德公有关系。在诸葛亮17岁时,他的叔父不幸去世,没了叔父,处世自然不易,普通人此时一般会选择投靠亲戚,并且孔明的亲戚不乏富贵之人。

但他内心深知他想要的是什么,于是选择隐居在隆中,在山林僻静之中读书学习,不断进益。

在隆中时,他听闻了庞德公拒绝刘表请其任职的论断,庞德公认为人们都各有居所,他当官不能保全天下,不当官反而保全了子孙。

孔明听他一席话,认定他为自己的知己、贵人,于是时常去拜见庞,庞与孔明长久相处下来,也认定他聪明又勤奋,于是将他引荐给自己的好友司马徽。徽也爱之,并收他为徒。

庞统乃是庞德公的儿子,为人正直聪慧,年少时他的天赋还没有显现,但是庞德公却能慧眼识人,认为他将来必有大作为,后来将他推荐给徽。

徽与庞统经过彻夜长谈后,发现了庞统的天资聪颖,并认为他品德高尚,有名士之风,后收他为徒。

徽门下徒弟众多,不乏英才,但是这二人极为出挑。他们日常学习,进行切磋交流,对天下大势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

03入刘备帐中

水镜先于天下纷争中操盘时局,翻云覆雨。他常年隐居却通晓天下的变化,能看清天下的形势。他培育的学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同时也对自己的学生十分了解。

刘备遇到徽时,是对自己账中的人才信心满满的,认为他麾下的将士既有文才又有武略。而徽却说他唯独缺少了经纶济世的能人。并以此引荐了孔明、庞统二人,还说这二人得一便可得天下。

刘备听到这话,便迫不及待地想请二人加入自己的队伍,并想让徽也一并加入,徽却婉拒了。刘备请孔明出山非常有诚意,孔明欣然接受,但是在他们一行人即将离开时,徽却一语成谶了。

刘备得请卧龙出山,是司马徽的指引与推荐。孔明同意后,司马徽却说他“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这看似矛盾的言论,可能会让大家感到困惑,却有其道理。

一来,诸葛亮出山时,汉朝已经呈现难以回转之势。曹操的大事将成,只待统一。而刘备此时却要兴复汉室,以他汉朝血脉之理由,强行将天下再度分开,自己做主。这属于违背天命,难以成功。

二来,刘备是在年纪很大的时候才得到诸葛亮,年事已高,但影响力依然很小、力量微薄,与曹孟德与孙仲谋相比还是差距甚大。客观来说确实是不具备夺得天下的条件。

司马徽无论是预言或是根据刘备的条件推测出来他不是明主,都能看出他具有超越世间绝大多数人的眼光和敏锐度,他能看透这些规则,实在让人佩服。

04关于司马徽品行的争议

有人认为司马徽是大隐隐于市的高人,看破时局却不涉足泥潭。也有人认为司马徽是个沽名钓誉之辈,并没有真才实学。还有人认为他是个暗中操盘的阴谋家,不一而足。

究其根本,三国是一本小说,作者的所写便能体现出他的人物性格,所有与之相关的事情都能体现他的品格,一字一句都是作者斟酌的、思虑再三的,想要给读者看到的。

所以,徽的言论一定是会印证的,他就是这样一个睿智,对于天下大势非常透彻的形象。他能教出孔明、庞统这样的人才,身上必然有可圈可点之处。

他既然能看透时局,看透刘备是明主但是却缺乏时机,那他一定也能看出司马懿才是真正的赢家,但是他并没有选择让徒弟二人去跟随司马懿,也没有自己去拜倒在司马懿脚下,那是因为他也像庞德公一样深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居所。应该要顺应天命,不能逆天而为。

在刘备得二人之后,庞统却死于落凤坡,他曾表露真心认为这是上天让他死。这句话更是点明了刘备不是明主。身边的良才难以留存,最终离他而去。

最终一切都会谢幕,英雄的故事即使再绚烂也不过是一时,而司马徽选择在襄阳隐居,不参与纷争,留给后代一片安居乐业,也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他并非沽名钓誉,或是背后操盘,而是早已看透一切。只有远离纷争,才能留得内心的安宁。

05结语:

三国不仅仅是英雄的故事,也是每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或许我们在看的过程中目光总是会偏爱孔明、刘备、曹操这样的大人物,但是当我们看向司马徽这样篇幅短小,轻描淡写,但却充满魅力的角色时同样会被惊艳。

这是作者笔力深厚的证明,也是因为作者的写作富有意趣,暗藏乾坤,揭晓谜底时又能让人感到恍然大悟,所以三国时至今日还有如此多的书迷。翻看三国,每一段故事都是那么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1
查看完整版本: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仰天大笑说了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