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古诗词日历,曹邺四怨诗
TUhjnbcbe - 2024/12/21 17:07:00
这是唐代诗人曹邺的一首悯农诗。这首诗很容易让人想起李绅的《悯农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诗境想必正是脱胎于此。也是其代表诗作《官仓鼠》,“健儿无粮百姓饥”的另一种生动写照。“手推呕哑车,朝朝暮暮耕。”这两句是说,老农辛苦地推着呕哑作响的农车,没日没夜地辛勤耕作。这是写“老农之艰辛”。一个“推”字、一个“耕”字,就将老农辛勤耕耘的场景勾勒出来了。“朝朝暮暮”,言耕作时间之长,日夜操劳,备显艰辛。“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这两句是说,到最后却未曾分得半粒谷物,只落得一个“老农”的空名。这是写“老农之悲苦”。“未曾”二字,是对劳而不得的一种控诉。“朝朝暮暮”,得来的不是颗粒满仓,而是颗粒“无收”。这不是天灾,而是人为,这就提出了一种现实问题,留待人们去思考。一个“空”字,是对于“老农”虚名的莫大讽刺。老农干活如此勤恳,到头来不过竹篮打水一场空,徒留一个空名而已。宋人张俞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想必正是脱胎于此。杜荀鹤句,“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蚕妇》)与此处诗境大抵相似。诗人目睹了老农“手推呕哑车,朝朝暮暮耕”的日夜辛劳,最后却落得“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的下场,表达了诗人对于老农的无限同情,以及对剥削阶级的极尽讽刺和愤愤不平。纵览全诗,仅仅二十字,就将一幅老农劳而无获图勾勒出来,讽刺意味极强,一颗悲天悯人之心、一腔控诉剥削之情跃然纸上,引人共鸣,打动人心,是为悯农诗中的名篇佳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诗词日历,曹邺四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