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2/14 17:49:00
自从看了手艺人的纪录片之后,无论是每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还是每一手工艺绝活,都显示着民间手艺人的慧心巧手,虽然这些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但也无不见证着中国传统工艺的盛衰沧桑;特别是有些手艺,也在短短几十年中迅速消失,在街头也难寻其踪迹。“弹棉花哎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弹好了棉被那个姑娘要出嫁……”,小时候在家附近也有带着一些师傅,他们带着一弯弹弓、一张磨盘、一个弹花棰,吆喝声“弹~棉~花”,虽然现在在城镇中并不多见,但这门老手艺却也承载着不少人的记忆和独特情怀。弹棉花,又称“弹棉”、“弹棉絮”、“弹花”,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元代的王桢写的《农书》中记载:“当时弹棉用木棉弹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长;两头拿绳弦绷紧,用县弓来弹皮棉。”关键的“弹”字,决定着这一床铺盖好与不好。弹棉花是一种老手艺了,但随着蚕丝被、鸭绒被等种类繁多的被子占领市场,弹棉花的行当在人们的视线中渐行渐远,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家里盖的,不再是老的棉絮棉胎,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蚕丝被、鸭绒被。社会的进步,使得一些东西渐渐消失在视野,这是必然也不可避免的结果。虽然是这样,但是我们也可以认识一下以前那些在棉弓上跳舞的弹花匠。在外行人眼中弹棉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一把专门的弓的弹棉花的基本工具,师傅们可以通过榔头敲击弓上的弦,来沾取棉花,把棉花拼成方形,敲弓的时候要花大力气,而“上线”确实需要非常精细,需要两个匠人一起完成,摆上一个小花样,一条棉被就初具雏形了,之后在经过多次的压、磨,一整套工序下来,一条暖暖的棉被就在手艺人的手中完成了。整套下来非常的费时间,一个人一天最多可以弹上2条,但毕竟手工弹棉被的时间人力成本高,已经渐渐不适应人工成本渐渐提高的社会了。而客人可以选择需要的棉花进行称重,放进竹篓里面。师傅用弹花机把买来的棉花或者客人拿来加工的旧棉被给弹散。因为棉被盖的时间长了,会变得很硬,不保暖,经过重弹加工后,就能重新变成一床蓬松、柔软、保暖的棉被,而且价格也不贵。如今只能说这是即将消失的文明,谈不上拯救,只能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