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也有大学问在桑田调研学习的过程中,专业人员向我们介绍了最适合吐丝的桑树种类、如何浇水、如何施肥、要剪掉顶芽……与桑树种植有关的知识。使我们明白了原来小小的一株桑树竟有如此之多的学问。
自动化与传统手工相结合如今科技发展迅速,机器已在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那么桑蚕产业也实现了机械化。无论是大盛镇蚕茧抽丝厂又或是青州市广通集团,机器已成为了干活的主力军。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从前繁重的抽丝工作,现在即使只有几个人也能轻松胜任;从前费时的蚕丝被制作工序,如今不到一个小时便可以完成一床蚕丝被的制作;从前无比消耗人工的割茧工作,如今机器已经可以替代。在中国桑蚕行业发展几千年之后的今天,充满智慧的国人已经将机械化与手工结合,在保留传统的同时极大的节省了成本,促使这一产业不断发展。
深厚的养蚕制茧的历史大盛镇具有非常深厚的养蚕制茧的历史,为了解这一历史我们前往了大盛镇文化历史展馆。在展馆中,桑蚕产业的历史占了大半的空间,无论是桑蚕养殖的古老器具还是各种成品,无不向我们展示着自己那浓厚的历史底蕴。
严格的养殖工序在朝阳的照耀下,我们来到了养殖户的蚕棚,来观察记录蚕种的培养过程。进门必须消毒、手要消毒才可以触碰幼蚕,严格的工序使我们感受到了这一产业的严谨,让我们对这一产业心生敬畏。正是这严格的工序才成就了大盛镇桑蚕养殖产业的辉煌。在这7天的调研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关于桑蚕产业的知识,更是对这一产业的敬畏之心。对工人们辛勤劳作的敬畏,对大盛镇桑蚕养殖历史的敬畏,更是对中华文化的敬畏。壹点号潍坊市潍坊事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