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赵慧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传,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后,西陵部落男耕女织,人人安居乐业,部落一派欣欣向荣。如今,现代的蚕丝加工技术都融汇着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的深厚内涵。
安丘大盛镇的养蚕缫丝产业链,记忆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闪烁着先祖们开创人类文明的智慧光芒,是藏在乡村深处的母亲文化瑰宝。8月11日,山东科技大学“破茧梦之队”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大盛镇蚕茧抽丝厂,并在蚕丝成品店里动手学习操作了蚕丝被的加工制作过程。自动化的加工设备,精细化的制作过程,无一不体现出安丘大盛镇桑蚕产业链的成熟度和专业化。
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如今大多数成品蚕丝被存在造假掺假问题,而安丘大盛镇的蚕丝在制作中结合自动化设备和细腻的手工缝制,蓬松度更高,舒适感更强,冬暖夏凉,拥裹春天,拥抱温暖。即使鲜为人知,安丘大盛镇的村民仍然不忘初心,秉持着“货真价实,真诚致富”的原则,给每个想要蚕丝的家庭带去冬天的温暖和盛夏的凉爽。
最后,安丘大盛镇的养蚕缫丝的专业人员表示,将会继续更新并创新新的发展模式,并尽最大的努力服务好所有需要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其文化,体会其价值。
丝丝缕缕的雪白,缠绕出乡村小镇的温暖和明亮。安丘大盛镇的脱贫致富之路,你我在路上。我们将继续迎接未知,探索大盛,“破茧梦之队”,整装待出发。
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破茧梦之队责任编辑:韩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