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讲:“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
时至初夏,江河渐满,四月熏风,麦长草衰。
绿柳浓阴,榴花似火,苦菜独秀,桑蚕成茧。
明日小满,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物至此时,小得盈满。
小满之“满”有两层意思,分别是雨水之盈和作物饱满:即有“降水丰盈、江河渐满”,也预示着“夏熟籽粒,灌浆饱满”。
绿柳莺啼、迎风落红、枇杷黄熟、青麦灌浆,小满是最为可爱的日子,阳光温柔未至酷夏,一切都是刚好的模样。
小满之美它是收获的前奏,也是忙碌的开始——发端于农事、繁盛于美食、延伸到智慧,看似平凡普通,却有着魅力无穷。
小满作为半满的状态,给人以微妙的感觉,在你以为它不过是浅尝辄止时,它却展露出生命惊人的爆发力;在你以为它就要盈盈满溢时,它却忽然平静如初。
将满未满,将熟未熟——这是来自的小满的智慧:小得盈满,此是真满。
小满中蕴藏着我们关于天地的敬畏、世间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哲学,不可谓不特别,一起走进小满的世界,感受恰到好处的美感。
新凉牛犊归桑薄,小满人家割麦田——小满,关于收获和生长的故事说起小满的故事,首先要从小满的气候开始——小满最接地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二的名称和农业相关的节气。
小满之“满”南北各异:此时,南方的暴雨增多,降水频繁,民谚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而北方此时雨水较少,这里的满指的是小麦的饱满程度。
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已经达到气象意义上的夏天:光照充足,降水增多,农时繁忙,晴天抢收,雨天抢栽。
此时北方冬小麦早已灌浆,但离真正的成熟还有一段时期,在最后的收获之前,需要一鼓作气奋力生长。
最爱垄头麦万物的生长何尝不像人的发展,当你奋力拼搏,获得一些成绩后反而要戒骄戒躁,为了目标乘胜追击,抓住机会一鼓作气。
如果只满足于眼前的小的得意,也许就会止步于此,错过更加广阔的天地,无望遥远的征途。
收获的同时继续播种,具有空杯心态和重新出发的勇气,是实现持续发展和长久经营的必经之路。
视野开阔,目标清晰,保持平和,循序渐进,步步为营,脚踏实地——无论是否取得世俗眼中的成功,相信一定会成为更好的自己,靠近梦想的彼岸。
小满,静待成熟小满后为何没有“大满”——"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哲学节气中有小暑、大暑,小雪、大雪,但是小满后却没有大满,这就要从小满的“满”字开始解读。
满的字源,左边是流水,右边是绳子和盛放水的器皿,组合起来就表明满的状态。
满的字源上图中的器皿有三个尖足,是由一足的尖底瓶发展而来。西周时,经过改进,变成了重要的欹器,其背后隐藏着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哲理。
据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孔子问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说,这是宥坐之器。孔子曰: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遂让弟子注水验证,果然符合。
这里的欹器利用重心来调节自身的平衡,空时倾斜、装水不多不少就直立,装满就会倒覆,它十分符合君子之道。
欹器首先,瓶子空时是倾斜的,寓意人无甚学识、腹中空空,看世界、做事等均是不完整的。
待它逐渐注入水流,则预示着人源源不断地汲取知识,积极进取,当能力正好时,就变为中正,达到自身的平衡,如果继续装水则会倾覆。
欹器提醒君子保持中庸之道,不激进也不古板,温驯而谦和,这是我们民族自古以来倡导的做人做事、求知入世的理念。
小满的“小得盈满”,它是恰到“似满非满、恰到好处的智慧”。
小满,满而不盈,满而不溢小满未满,此是真满——关于小满:恰到好处,不盈不溢的智慧人生太满则会像欹器水满一样倾覆:“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满招损、谦受益、戒盈持满”,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智慧却不露锋芒、富有却不自夸、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实现长久的发展而不至过早衰败。
国人讲求凡事行七分留三分:即卦不可算尽,势不可使尽,聪明不可用尽,便宜不可占尽。
悟中庸、秉中正、修自己、利他人、为出世、能入世。
小满:恰到好处,不盈不溢我们自古以来推崇中庸之道,这里的中庸并不是不作为,而是凡事留余地,守住初心和底线,不偏激,不过度,以一种清醒和客观的态度面对一切。
在红尘俗世之中应对自如却超脱纷繁琐碎而存在,似乎很像古代的点茶高手:周回旋而不动,着盏无水痕,茶色不沾碗沿,不动声色却能移形换物,有如太极之道。
以上也解释了“小满”之后无“大满”的深意:太过满则为溢,即亢龙有悔,盈不可久,正如小满对应的卦象是乾卦。
乾卦第四爻乾卦第四爻是“或跃在渊,无咎”,此时正处在向顶点努力的时期,如同爬山在半山腰,有上升的空间,有退守的可能,可上可下、可攻可守。
可以施展抱负激发热情,亦能回看脚下守住初心,这也许是很多人心仪和渴望的状态吧!
小满已过春寒,万物生长,农人耕忙,灌浆的小麦看似青涩却充满收获的期待。
看似未满,但士气已足,能力已到。
努力奋进,等待充盈、期盼收获的过程是非常幸福的,忙碌却也充实,辛苦也伴随着收获的快乐。
小满,万事圆满小满不但具有“似满非满”的智慧,也有着“知足常乐”的淡泊和进度有度的“圆满”。
小得盈满,大成若缺——小满,知足常乐的淡泊,进退有度的圆满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
小满,小得盈满,花未开满月未圆,恰恰是我国传统中最适合的状态。
当事物到达顶峰,就意味着下降的可能,小满预示着懂得退让、淡泊宁静、大成若缺、大盈若冲,隐含着古人的处事态度。
懂得接受不完美,学会适度放空,进退适度、谦虚谨慎、知足常乐,成为和自己相处、与世界和解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小满,知足常乐,进退有度狡兔死,走狗烹,古代很多开国功臣因为功高盖主而沦落到悲惨的境地。
反观一些功成身退及早抽身的人却隐居红尘、泛舟湖上、远离庙堂和江湖的腥风血雨,从而避免了惊心动魄的暗害,从功名利禄的泥潭中脱身并平静度过余生。
《易经》说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真正做大事有气度的人,有能力却懂得谦卑。
曾国藩位极人臣,却得以善终,与他的低调谦和不无关系。
慎独谦虚,懂得做事的分寸,不卑不亢,尊重别人。
将自己缩小,将事情放大,知进退、明得失、淡荣辱,也许是小满给予我们的启示。
小满三候小满是关于气温和降水的双重奔赴,也是关于夏熟作物即将成熟、桑叶肥蚕成茧的日子。
麦粒饱满水稻插,蚕结新茧桑葚熟——小满三候,关于丰收的辛劳和期盼小满三候为:“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小满一候苦菜秀,此时苦菜枝繁叶茂,古代在不同时令都有吃野菜的风俗,如立春“食生菜”,上巳“食荠菜”,端午“食蒲菜",小满则适合吃苦菜。
苦菜,属菊科苦苣菜属,系一二年生草本蔬菜,春秋两季皆可采摘:诗经《唐风·采苓》中就写到“采苦采苦,首阳之下”,就是说在首阳下采摘苦菜。
小满时,正是粮食还未丰收,青黄不接的时刻,在生活并不富足的时代,苦菜可以补充粮食短缺,成为老百姓心中的救荒良草。
小满苦菜秀现代人们吃苦菜更多是尝鲜和健康的意味:“夏三月宜食苦,能益心和血通气也”,炎夏将近,吃苦味食物对身体十分有益。
《本草纲目》中提到︰(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
苦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消肿排脓、法瘀止痛、补虚止咳的功效。
它对预防和治疗贫血病、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和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
其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
苦菜凉拌或做汤、做馅、煮面、清炒皆可,有多种吃法。
小满三候《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
小满二候靡草死,靡草即喜阴柔软的草,它们至阴则生,至阳而死,在逐渐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萎。
小满三候麦秋至,《月令》:“麦秋至,在四月;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四月麦秋,虽然此时是夏季,但是冬小麦即将成熟,所以此时也被称作“麦秋稻夏”。
小满夏忙会,祭三车伴随着即将成熟的冬小麦,北方很多地方会举办“夏忙会”,类似于大型的赶集盛会。
其中,有粮食、农耕工具的交易和最接地气的逛吃模式,还有戏剧表演等节目,当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购买生产工具,为夏收繁忙做好准备。
此时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人三夏(夏收、夏忙、夏管)的开始——不但要兼顾晴雨旱涝,还要进行播种收获,可以说非常辛苦。
水车灌溉江南地区,伴随着小满节气的习俗“祭三车”——分别祭祀掌管“水车、油车、丝车”的神灵保佑,以祈求农桑顺利,收获满满。
小满小满、干断田坎——此时如果田里不蓄满水,就会造成田坎干裂,无法栽插水稻。故而人们此时用水车饮水入田,进行灌溉;如果降水过多形成洪涝则需要用水车排水。
三春雨足桑叶肥,家家饲蚕昼掩扉:小满之时,桑叶肥美,蚕虫饱食,结茧而成,正待缫丝。
相传养蚕技术源于黄帝的妻子嫘祖,小满是蚕神的生日,江南养蚕人家都在这天祭祀蚕神,以求蚕丝丰收。
缫丝纺纱民间有“养蚕如养儿”的说法——蚕宝宝非常娇贵,如同照顾婴儿,有各种注意事项:如桑叶的干净,室内温度等等,且到了四眠期蚕农每晚都要若干次起夜。
可以说种桑养蚕是一件非常辛劳的事,所以每年桑叶青青的时候也是蚕农比较欣慰的时候。
小满是非常符合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节气,这些生活习惯也造就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平和不争。
一蔬一饭、辛勤劳作,忍受平凡的日常和琐碎,知足常乐,世世代代都葆有一种容易满足的质朴敦厚,这便是可爱的中国人。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初齐蚕食饱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关于小满的美好和美味正如王安石的“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小满时,田野中散发着氤氲的麦气和着绿树幽草翡翠的绿意,是春日花事后饱满的生命力。
欧阳修的“只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仿佛看到麦穗迎风而笑,是收获的美好也是农人的辛劳,让人动容。
除了麦子等农作物外,此时还有诸多新鲜水果上市。
红艳欲滴的樱桃、清甜止咳的枇杷、酸甜生津的梅子、浓郁满汁的杨梅几乎同步上市,令人目不暇接,让人们有限的味蕾感受着初夏的最为热烈的气息。
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作为北方人,第一次吃到新鲜枇杷时欢喜非常,虽然其表皮并不惹眼,但其汁液沁人心脾的甜香,成为初夏最美的记忆。
对于杨梅的喜爱更是发自肺腑,浓郁酸甜的汁水,一口下去,好像咬开了一个爆发的酸甜小宇宙般,在唇齿之间迸溅,充满整个口腔。
初夏的味觉,迎来了第一次冲击,就像夏日生活,即将开启不一样的甜蜜。
小满夏果新熟小满时,熏风至,夜间的月色也清凉明洁。
作家肖复兴把小满时谷穗青青、将欲灌浆比作初恋:那是一种少年少女的心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梦幻而又单薄甜蜜而又青涩。
小满的美好不可胜数,在享受生活之外也要注意养生。
小满时,降水增多,天气潮湿,容易诱发皮肤等的疾病,所以中医中指出“未病先防”。
此时需要清热祛湿、健脾养胃,可以吃一些薏仁红豆等除湿食物,多吃汤羹等清淡营养、助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不要贪凉,少喝冷饮以免损伤脾胃。
小满为防止邪气侵入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小满有太多美味和故事,还有其背后的智慧和启迪,追求小满而不自满,学会满足而不止于此也许才是我们需要去探寻和思考、历练和沉淀的所在。
将满未满、此是真满,愿大家小满安,常喜乐!咱们下个节气再见!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麻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