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眼中,竹子是再熟悉不过的,它不仅正直挺拔,还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随手砍下一株,巧手一编,嘿!它居然能当作国礼送给外国国家领导人,简直不敢想象。但这事确实发生了,就发生在四川的一个小县城——青神县。
中国竹艺城大门青神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南部的边缘地区,是眉山市管辖范围内最小的一个县城,人口只有20万。别看她虽小,但她却是“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椪柑之乡”,是第一代蜀王“”蚕虫”的故里,历史悠久,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竹编“金陵十二钗”其中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平羌小三峡(平羌江上三座峡),青神中岩风景区(苏东坡当年和夫人王弗谈恋爱的地方),德云寺(年的古寺庙),江湾神木园(苏东坡读书的地方,古香古色,全是书卷气息)。其中还有一个景点是我每次去青神县一定要去走一走的地方——中国竹艺城。
苏东坡和夫人王弗自驾从成都出发上成乐高速转机械大道到竹艺城只需要两个小时,很近!如果在眉山坐车那就更方便了,因为有直达专线车。在还没进竹艺城之前我所能了解到的有名竹编也就几个,当年李冰治都江堰的时候倒是用过大量竹编拦水;还有四川自贡的竹丝扇;四川崇州的瓷胎竹编;四川江安的竹簧雕刻等,这些都是把竹子做成了文化,做成了艺术。而青神县的竹编艺术又到底达到怎样登峰造极的境界呢?
竹编“蒙娜丽莎”走进景区首先第一印象到处都是竹林密布,“中国首家竹林湿地”大石牌矗立在竹海中间,园区以田园赏竹,竹丛游乐为主来打造竹编特色。走过湖中木桥就到达有着“半城山水半城竹”的创业孵化园,这里是为竹编企业和个人提供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青神竹编如何走上国际舞台就在这块基地上实现。
中华竹编第一村而景区内的“中华竹编第一村”把“竹海,竹艺,竹城”充分体现了从人到城市,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竹子的艺术。这里每家每户都在从事着竹编事业,以小小的竹丝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竹编艺术博览馆一只可爱的熊猫骑在绿色的竹截上悠然地吃着,它竟然吃着手里的竹子还不够,眼睛直溜溜的看着一个巨大的竹篮,原来这就是园区内的标志性景观——“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无数青竹垂吊于大厅,养蚕的竹簸箕,竹自行车,竹画,竹灯罩,各式各样的竹制生活用品简直赏心悦目啊!这里不愧是一座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殿堂(晚上去看整个博览馆在灯光的装扮下更加耀眼夺目)。
竹编博物馆最后一定要去赏中国竹艺城的点睛之笔——中国竹编艺术博物馆(看清楚了,刚刚看的是博览馆,这会看的是博物馆哟)。整座建筑就像一颗巨型竹笋长在竹园中,博物馆内存放的竹编艺术品堪称“中华一绝”,有“清明上河图”竹编画,有“蒙拉丽莎”竹编画,有“三国五虎将”雕像,有以“财神”为代表的各路神仙雕像,有“岳飞”竹编画,有“金陵十二钗”美女竹编画,有“开国大典”竹编画,有“老北京”庙会竹编画,神奇之处是里面的人物头发丝都由竹丝编画而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有很多很多绝世佳作,数之不尽,让人叹为观止。
外国友人学竹编这一切成就都要感谢一个人——青神县竹编艺术大师陈云华,在他的研究创新创作下,小小青神县的普通竹编产品已不再普通。年4月13日,作为东道主的四川,用青神县的竹编——《融》,作为四川土特产赠送给了来华访问的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而且之前还给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送过竹编《中华国宝》,还给荷兰大使送过竹编《邓小平》,还给泰国公主诗琳通送过竹编《九鱼图》,还给俄罗斯代表团送过竹编《熊猫》。。。。真的想不到,小小竹子不仅致富了一方百姓,竟然还搭成了青神县,四川与世界各国的友谊桥梁。
外国美女很认真学习竹编手艺正值春暖花开之时,不要犹豫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吧!“中国竹艺城”绝对值得你的期待!
竹编“中华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