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崔志华忆姥姥养蚕
TUhjnbcbe - 2024/3/11 16:39:00

从我记事起,姥姥家就一直会在农闲的日子里养蚕姑。

大概每年四月份左右,姥姥都会去公社买一张蚕纸,买回来后放家里,放在小筛子里,用布小心抱起来。等它的卵发育了,成了小蚕蚁。姥姥会亲手拿枝筷子,朝中间劈开,然后夹个干净的鸡毛,再用绳子把筷子缠紧。用它来轻轻抚摸喂养蚕宝宝。再去院子里的几颗桑椹树上摘几片嫩绿色的桑叶,用清水洗干净,晾干桑叶上的水分。然后用剪刀剪成特别细致的桑叶丝来喂养小蚕蚁,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它们。

依稀记得姥姥养蚕的时候特别细致入微,将蚕宝宝放在筛子里,然后用新买的窗纱覆盖起来。防止苍蝇的骚扰。姥姥还特别注意家里环境卫生,忘记了在哪个环节。姥姥会用买来的硫磺为长大的蚕进行消毒。当蚕姑进食完剩下的干枯桑叶和蚕屎姥姥都回仔细的打扫干净,好让白白胖胖的蚕姑有个通风很好的成长环境。如果发现有蚕发育不好不在了,姥姥是很忌讳说有蚕姑死了的,老一辈人说,在蚕姑面前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姥姥家养蚕姑从来都是分工明确。姥姥负责养蚕,老爹不光要负责外出砍桑叶,还负责从桑椹树上摘下新鲜饱满的桑椹带回来,分给我们这些寄养在姥姥家的孩子们吃(那时父母都生有二胎,顾不上看管我们。只好让姥姥、姥爹看护)。甜丝丝的桑椹经常会让我们这些孩子垂涎欲滴,望眼欲穿。纵使最后把我们的手指和嘴全部染成黑紫色。等我们吃饱喝足了也会帮姥爷一起摘桑叶,每次摘桑叶的时候,姥姥总是叮嘱我们把双手洗干净才能开始摘桑叶。

每次摘完桑叶,姥爹会趁着桑条的湿润,慢慢的将桑皮剥下来,用桑皮将桑条捆绑起来放在室外晾晒干。等农闲的时候再把晒干的桑条扭揉一番,剥下的桑皮,泡在水里,等揉软了做成绳子,桑条棍子则用来烧火。或者是和收桑皮的贩子换成棉纸,等过年的时候用这些换来的棉纸糊窗户。

养蚕姑是件很繁琐的事,不光桑叶上不能有泥,喂蚕的时候要把手洗干净,摘下的桑叶还得用剪刀简成丝,随着蚕姑的一眠、二眠、三眠,桑叶丝的喂养会越来越粗最后整片的覆盖上去。

孩提时最喜欢的就是姥姥洒上桑叶,听蚕姑吃桑叶发出那种沙沙沙的响声。近距离观察,你会发现有的蚕姑摇头晃脑四处张望,有的则细嚼慢咽。一会像在桑叶上绘画,一会又像在桑叶上漫步。每次看到这些白白胖胖的蚕姑,涌动着笨重的身躯在同伴的身体上翻滚。我都会情不自禁动手拿起来捏一捏,前提是不能让大人发现。

每年一到养蚕的季节,村上便飞来一种鸟儿,鸟儿经常会飞到院子里。嘴里发出一种抑扬顿挫的叫声。我曾好奇的问姥姥是什么鸟。姥姥说是喂蚕大嫂鸟。它之前也是一个喂蚕的人,因为喂蚕劳累过度而死,所以死后变成了鸟。一到养蚕的季节,它就会飞到村子里来,嘴里叫着:养蚕大嫂,稀饱喝好,不要困倒。困倒不好!

提醒人们到了喂蚕的季节。

来源:太原道

发布:中国经贸融媒体中心

责编:明德

1
查看完整版本: 崔志华忆姥姥养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