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面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河池移动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强国”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以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等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数字政府”“云上企业”等数智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本地经济运行效率。
数字政府建设与数字经济发展,是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一体之两翼。以数字政府建设带动河池数字经济发展,是电子政务先行发展引领社会信息化和经济数字化在新时期的延续与深化。
十年间,河池移动积极协助宜州区、金城江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等县(区)人民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用一张专用网络,将市、县(区)、乡(镇)各级政府、委办局单位连接起来,建成一个纵横互通、安全共享、全局性的电子政务平台。
通过电子政务外网,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精准化、便利化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和群众服务需求。电子政务外网的全覆盖使政务服务事项逐步由“人工跑”向“数据跑”过渡,在投资项目审批、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领域实现“一窗受理”,办事更加高效、便利,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感受。
近年来,线上会议、远程办公等场景越来越被大家所熟悉和接受。
年8月18日,我市召开推动保险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专题会议,通过河池移动“云视讯”终端,会议开到了全市各县(区),将保险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同步传递到基层一线。
“云视讯”是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基于云端部署的双跨会议系统,可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传,实施即时且互动的沟通,满足高清视频会议和远程培训等需求。
除了打造无障碍、零距离的政务沟通,“云视讯”还为招商投资出“新招”。年9月1日,环江县通过“云视讯”保障,变“面对面”为“屏对屏”,成功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南省郑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院完成城区备用供水设计洽谈,确保该县供水工程有序推进。
目前,河池移动已为全市各级部门累计搭建近个“云视讯”会场,切实提升工作效能和政务处理能力。
无论是建设电子政务外网还是推广“云视讯”系统,都是河池移动推进政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持续提升行政效能,提高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好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十年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成果也正在被广泛运用到农业领域,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
为了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市蚕桑业积极在“云”上发力,打造“互联网+蚕业”“农业信息化”战略高地,带来强大的综合效益。
为解决养殖户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高、蚕农没有技术获取渠道等实际问题,河池移动与广西众志农业科技公司(以下简称“众志公司”)联合建设了广西蚕桑大数据云平台——智慧蚕房管家系统。
通过中国移动5G网络,该平台运用了物联网、AI、大数据及云计算等多种热门技术,可实现对蚕养殖环境的智能远程监管与农事的精准调控,使桑蚕养殖过程规范化、标准化。“这意味着可以从源头提高蚕茧质量,助推现代蚕桑产业化。”众志公司总经理安慧说。
蚕房温度高于设定的28℃,手机便收到预警信息,然后通过“一键处理”轻松化解危机;“近期脓病高发,请做好环境消毒及药物添食”,蚕农们收到信息提醒,可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大大降低风险……使用广西蚕桑大数据云平台后,蚕养殖环境“视、监、管、控”一体化,全程可视化,实时监测蚕房温度、湿度等,告警自动触发,并提供一键处理功能,有效预防病虫害等发生。
“现在基地每月可养蚕3批,每批30张左右,每张收益在元至元间。”宜州市叒木天虫蚕业科技有限公司大蚕饲养部主任窦万柱说,按照广西蚕桑大数据云平台的流程化饲养管理标准进行饲养,桑蚕成活率、蚕茧优质率得到大幅提高。
年,宜州区桑园面积达38万亩,养蚕农户超过10万户。可以预见,如果该平台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将对宜州区乃至全市桑蚕种养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移动云加速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进程)
(蚕桑业大数据云平台助力桑蚕丰收)
(云视讯远程会议系统助力政府提高行政办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