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一来到,雨水将要逐渐充沛起来,以前有诗人写下“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把这烟雨景象描绘得颇为生动。农民们此时大多要利用水车,忙着灌溉庄稼,为有个好收成而努力。除了辛勤耕作之外,江浙这些地区的人们在小满这个节气里,还会进行一项重要的活动“祈蚕”,向传说中的蚕神祷告。
这就稍显奇怪了,人们不该去找水神、雨神,祈祷雨水充足才对吗,这突然冒出的蚕神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小满这一天还是蚕神的诞辰,只是这个蚕神的诞生不是多么美好的故事,令人在同情之余更应该多上几分警醒。
故事的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见于晋朝成书的《搜神记》。在上古时期有一户人家,住着一对夫妻和一个女儿,一家三口人生活得相当快乐。可是有一天,男主人被坏人抓走了,家里就只剩下了一对母女,还有一匹他们养的马。(这些坏人不抓女人抓男人,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母女两人在家里急得团团转,自己是柔弱女子不能硬拼,又想不出办法救男人。无奈之下母亲对着外面说了一句:“谁能把我丈夫救出来,我就把女儿嫁给他。”不料这番话一说完,那匹马像听懂了一样,朝着外面飞奔而去。
几天之后,神奇的一幕发生,父亲骑着马安然无恙回到了家中。母亲见到父亲很高兴,于是把马救他的原因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之后坚决不同意,把女儿嫁给动物做妻子太荒唐了。马听到父亲的话嘶吼起来,父亲立即杀死了马,还把马皮剥下晒在庭院中。可这张马皮却突然起女孩飞走,落在了一棵桑树上,女孩就此化为了蚕,也变成了人们口中的蚕神。
第二个版本则是民间故事。故事的开始还是一户人家,只不过家里只有父女两人。一天父亲有事要出远门,就把自己养的一匹马留在家里陪伴女儿。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匹马也听得懂人的话语,依旧是“神马”设定。
过了很长时间,父亲一直没有回家。独自在家的女儿非常思念父亲,于是就对马开了一个玩笑说:“如果你能帮我接回父亲,我就嫁给你。”结果这姑娘的话一出口,这匹通晓人性的马便挣脱了缰绳,跑出家门,找到了她父亲所在的地方。
原来父亲刚巧生了病,难以长途赶路,此时看到家中的马出现,十分高兴,立即跨上马背赶回了家中。分离许久的父女重见,格外开心,可女儿却并未对父亲提起她对马说过的话。但这匹马每当见到女儿出入,都表现得十分异常,这就引起了父亲的注意。在父亲的询问下,女儿说出了实情。父亲肯定是不会让女儿嫁给马的,于是他在马棚四周布置好弩箭,在这匹马不注意的情况下,将它射死了。随后又剥掉马皮,把马皮放在院子里。
女儿看到晒在院子里的马皮,心中不免有些歉疚,下意识伸手去摸马皮。可马皮突然飞了起来,将女儿卷走,带到了一个到处都是桑树的地方。披了马皮的女儿自此变成了蚕,成了这片桑林的主人,被天帝封为了蚕神。
结尾
尽管变成蚕神听起来不错,这个姑娘也在小满这天受到许多养蚕人的祭拜,可不能做人被迫做蚕,心中的苦楚定然是少不了的。不管是哪个版本,父亲都充当了那个恶人的角色,强行撕毁了母亲或女儿对于马的许诺,才让女儿成了失信的受害者。但归根到底,母亲和女儿才是主要责任人,明明是兑现不了的承诺,却要说出来安慰自己或是调笑他人,最后也就只能自己承担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