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寻找巴渝乡村振兴榜样大足盘龙村桑蚕产业园
TUhjnbcbe - 2023/6/27 22:58:00
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http://www.xxzywj.com/m/

▲大足区珠溪镇盘龙村,村民们在采收桑叶。记者栗园园摄

“明天就要出第二批蚕茧了,一共55张,每张可以产42公斤,这一季的效益就是11万元。”近日,大足区珠溪镇盘龙村桑蚕产业园,负责人马强一边在现场指挥着工人生产,一边介绍。

环顾四周,整个蚕棚由一层层钢架搭建而成,每一层上都铺满了蚕,10名村民正有序地铺洒桑叶。大棚对面,一片桑树长势旺盛。

每年5月至10月,是养蚕的季节。这个桑蚕产业园自去年3月入驻盘龙村,9月正式开始生产,吸引、带动了当地余人就业,每天用工量近40人。“下月我们将新投产一个棚,计划到明年达到6个,到时候每天用工就要超过个!”

年,马强无意中了解到蚕桑产业,认为前景可观,有心发展,但当时项目的首选地并非盘龙村。

“那时珠溪镇和盘龙村的干部非常积极,强烈希望有产业支撑,帮助当地水库移民就业、增收。”马强说,考虑到蚕桑本身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他最终选择落户盘龙。

为了帮助产业发展,盘龙村积极为产业园配套生产便道等基础设施,马强也与村集体建立合作,由村集体修建冻库、蚕棚等生产场地作为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可分得投资资金的5%。

合作机制明确下来后,生产便开始有序进行。

“我们布局了亩桑树,养蚕方面则与埂生基(重庆)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增强技术支撑。”马强说,埂生基公司年落户大足,是集小蚕共育、种桑养蚕、蚕茧收购于一体的专业养蚕公司,通过向其购买提前孵化过的小蚕,可以极大降低生产风险,同时缩短养殖周期,每年可增加两季生产达到六季。

对养蚕来讲,防炭蛆病是重中之重。生产中,园区给蚕棚配备了铺洒石灰粉的机器,每早铺洒一次,晚上则会在桑叶上喷洒防病药水,给蚕宝宝喂食。此外,还配备了冻库,用以桑叶保鲜。

▲蚕棚内,村民正在铺洒桑叶。记者栗园园摄

产业效益稳定,带动村民增收也十分明显。“养蚕固定工人10名,每生产一季工资在0元左右,一年下来可收入1.8万。采桑按照每斤0.2元计算,村民最少的一天也能收入60元,多的可达到元以上。”马强介绍,他们每年还要向村民支付40万元土地流转费。

为了进一步增加产业效益,同时保证粮食生产,去年园区还探索在桑树下种植榨菜。“考虑到冬菜是大足的特色产业,本地有回收加工企业,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加上政府的大力推广,今年我们准备探索冬菜种植。”马强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找巴渝乡村振兴榜样大足盘龙村桑蚕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