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需要一个相信你的人紧紧抱你在雪还没融的早晨无所求的给予所以不觉得牺牲最无声的关怀情感也最浓烈而深沉歌词选自陈奕迅《相信你的人》
写在前面:
在一个闲暇的夜晚,终于有时间看一看前段时间大热的美剧《现代爱情》(ModernLove)。
在正式开始看剧之前,我看到评论,说“看一集就哭瞎”。
我还很不屑地想,什么年代了,还能有这么打动人的美剧吗,又不是没见过世面。
结果就是一秒打脸。
仅仅看了第一集,就让我感触深刻。
背景简介:
《现代爱情》剧集改编自《纽约时报》同名专栏“ModernLove”,通过八篇纽约小品演绎成8个纽约现代爱情故事,旨在“探索当代人复杂的感情生活,以及爱的痛苦与欢愉。”
一、这个凶巴巴的古斯敏是谁?
《现代爱情》的第一集,开始的场景特别普通。
一个平凡的datenight结束后,年轻的女主角玛吉和一位不知名男子沿着人行道步行回家,两个人有说有笑,感觉氛围很和谐。
眼看着玛吉所住的公寓就在马路对面,玛吉却突然停下了欢快的脚步,脸上突然浮现了一丝犹豫和迟疑的神情。
在男生想要和她拥吻告别时,玛吉的肢体语言更是表现得略有抗拒。
马路对面,站着一个穿制服的男人,看起来已经上了年纪。
在看到玛吉的男性朋友的刹那,那个男人眼神瞬间变得无比犀利,仿佛是在瞄准射击的狙击手,浑身冒着杀气。
他迅速地拦下出租车,但并不上车,而是让司机径直开往马路对面,玛吉的方向。
当出租车停在玛吉和男生面前的时候,玛吉表现得很慌乱,但是无奈之中又只好把男生塞进车里,并且跟他强调:
“我今晚过的很愉快,记得联系我哦!”
不明所以的男生感到有些困惑,但还是一脸笑容地答应了玛吉,然后匆忙乘车离开。
马路对面这个气势汹汹的老男人是谁?
看他这个架势,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玛吉的父亲。
没想到,他只是玛吉所住公寓的门卫,古斯敏。
一个在集中营长大的阿尔巴尼亚人。
从他笔直的站姿,严肃如鹰的眼神,和一口带着厚重口音的英文,就可以揣测出他不一般的背景。
或许是因为都在陌生的大纽约打拼,很奇妙的,古斯敏成为了玛吉在纽约的好朋友。
但是,古斯敏冷硬古怪的性格也给玛吉带来了不少困扰。
比如,他总是干涉玛吉的交往对象。
但是偏偏古斯敏每次都可以预判地无比准确。
那些他认为配不上玛吉的男孩,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了和玛吉擦身而过的路人。
但这次,玛吉有点受不了了。
她决定要跟古斯敏争论一番。
当玛吉送走男生后,她带着一丝不甘心地冲向马路对面的古斯敏,嘴里嘟囔着:
“我今天看起来这么棒,我们聊的这么投机,我还喷了让人无法抗拒的无花果香水,为什么今天还是不行?”
古斯敏的脸上没有泛起一丝波澜,他只是淡淡地说:
“他绝对不会再联系你了。”
听到这句话,年轻的玛吉气鼓鼓地回到自己的公寓里,给男生发了一条感谢的短信,并在等待中睡着了。
第二天,她拿起手机,发现并没有回信。
很不幸的,古斯敏再一次预判准确。
二、小女生的坎坷情路
日子又这样一天天过去。
玛吉一边忙着工作,为自己在纽约找到容身之处,一边继续寻觅着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这一次,她遇上了一个像休格兰特一样帅气的英国男孩。
回家的路上,男生问玛吉:“你做什么工作?”
玛吉回答道;“我是书评人,我每天看书然后给书写评论。”
英国男孩好奇地说:“那你看书的速度一定很快咯。”
说到这里,玛吉自豪地表示肯定,并且说自己最快一天就能看完一本书。
男孩却在玛吉回答之后露出了难堪的神色,“这样啊,我看书很少的。我有时候一年都看不完一本书呢。”
对话在这个时候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眼看又要回到公寓了,玛吉再一次感受到了古斯敏的气场在一步步逼近。
但是,玛吉决定勇敢一回,无视古斯敏。
在她拉着男孩走进公寓大门的时候,古斯敏保持了令人感到可怕的沉默。
第二天一早,玛吉再一次被古斯敏警告:
“这个男孩不适合你,他脑袋空空,什么都没有。而你是文学博士,你们不适合在一起的。”
也许是寂寞了太久,一时脑热的玛吉决定将古斯敏的话抛之脑后,不顾一切地跟男孩开始交往。
直到有一天,玛吉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消息如同五雷轰顶。
孤身一人在纽约的她,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只能选择去找好朋友古斯敏。
古斯敏就像一个善解人意的老父亲一样,好好宽慰了这个不知所措的年轻女孩一场。
在送玛吉上电梯的时候,玛吉还像一个刚刚走出牢笼的小兽,露出茫然无助的神情。
“一个人太难了。”玛吉轻轻地说。
古斯敏却用一如既往的坚毅神情,回答到,“你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在古斯敏的鼓舞下,决定生下这个小孩的玛吉,还去找了英国男孩进行最后的对峙。
这个一直以忙碌为借口拒绝见面的男孩,在得知玛吉怀孕以后,露出了惊愕和沮丧交织的神情。
没想到,古斯敏的预言再一次成真。
平日里甜言蜜语,浪漫无比的英国男孩,在关键时刻原形毕露,恨不得立刻从玛吉身边溜走。
还好玛吉已经提前做好了心理建设,所以不至于情绪崩溃。
三、迎接新生命
某一天,在玛吉欢快地骑着单车回到公寓门前的时候,正好迎面走来一脸严肃的古斯敏。
玛吉一头雾水,不知道古斯敏为何看起来又生气了。
正当她准备辩解的时候,古斯敏声色俱厉地劝告她,不能再骑单车了。
“虽然你带了头盔,但是你肚子里的宝宝,它可没有头盔。”
虽然这个提议挺窝心,但是玛吉还是对严厉古板的古斯敏感到哭笑不得。
她只好拿出刚刚拍好的B超照片和古斯敏分享,试图缓解一下严肃的氛围。
古斯敏看到B超照片上那个小的像蚕豆一样大的婴儿时,还是板着脸。
但是恍惚间能感觉到,他的眼神中有了一些平时没有展现出来的温度。
活泼的玛吉赶紧抽出其中一张照片,送给古斯敏留念。
古斯敏一边装作无动于衷地接过照片,一边小心翼翼地将它揣进了制服内侧,靠近心脏的口袋里。
就这样,玛吉一边腆着一天天长大的肚子,一边四处奔波,还要挤出时间来布置未来的婴儿房。
因为别无选择,她只能亲力亲为,每件事都自己完成。
虽然拖着个笨重的身体,她还坚持身体力行,自己给婴儿房的墙壁刷漆。
预产期一天天逼近。
终于,玛吉感受到了第一次宫缩时的腹痛。
她淡定地拎上早已准备好的待产包,轻轻地关上家门,医院生产了。
在产床上独自一人面对生产的玛吉,几近崩溃,虽然助产士再三鼓舞,她却感觉再也使不上劲了。
满头大汗,又绝望又狼狈的她,在幻觉中,仿佛看到古斯敏那站得笔直的身影,站在产房的门口,远远地向她致意。
玛吉想起了自己几年在纽约打拼的经历,有多少次狼狈不堪的时候,都是古斯敏用言语和行动给予她支持和鼓励,让她又找到了走下去的希望。
这一次,她一定可以不辜负古斯敏,也不辜负自己。
阳光灿烂的一天,玛吉带着刚出生的女儿出院了。
正在值班的古斯敏,热情地在门口迎接母女二人。
在接过装着小婴儿的摇篮的刹那,古斯敏表现得浑身僵硬,仿佛一个机器人。
玛吉笑着说,这又不是什么易碎品,不用这么小心翼翼。
古斯敏却凶巴巴地反驳,说不能弄醒睡着的小宝宝。
而此时马路上传来刺耳的汽车鸣笛。
看着手中即将被吵醒的婴儿,古斯敏懊恼地咒骂了一句,这该死的纽约!
四、分别与重逢
眼看着三年过去了,当初的小婴儿,已经长成了一个金发的小胖妞。
忙碌的玛吉偶尔会把女儿交给古斯敏,让他一边值班,一边帮忙照看。
古斯敏和小女孩的相处其乐融融,看起来就像是真正的爷孙二人。
然而,由于接到了新的工作机会,玛吉决定和女儿一起搬去洛杉矶。
她们就要跟古斯敏告别了。
古斯敏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先是很真挚地祝贺了玛吉,然后猛地站起来,一边说着“excuseme”,一边冲向了公寓的大门外。
镜头里,只剩他的背影,看起来依旧跟平时一样挺拔,只是那微微抽搐的肩膀,暴露了他第一次崩溃的情绪。
五年后,玛吉带着已经8岁的女儿一起回纽约城看望古斯敏。
这次,玛吉终于不再是一个人,她和女儿身边坐着她的男朋友,丹尼尔。
他们坐在一起的模样,就像是真正的一家人。
而玛吉在给这个男生打心理预防针,让他一会见到古斯敏的时候不要太紧张。
的士在玛吉曾经住过的公寓门口停了下来,古斯敏还是几十年如一日,笔直端正地站在门口,迎接他们。
玛吉带着无比灿烂的笑容,从车上下来奔向她的老朋友。
她的男朋友丹尼尔忐忑不安地从车里钻出来,尴尬地打过招呼后,僵硬地站着等待着古斯敏对他的“审判”。
没想到,这次古斯敏轻松地说,“你通过了。”
惊讶无比的丹尼尔连忙追问,“为什么?”
古斯敏侧过脸,看着玛吉,慈祥地说道:
“没什么,当我看到她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玛吉在这瞬间突然泪盈满眶。
古斯敏又悄悄地低头在她耳边补充道:
“Iwasneverlookingattheman,Maggie.Iwaslookingatyoureyes.
我看的从来不是男人,玛吉。我看的是你的眼睛。”
末了,古斯敏还看着丹尼尔,再加上了一句警告:
“Don’tblowit.
别搞砸了。”
故事在这里悄然落幕。
或许有人会把这个故事解读为玛吉和古斯敏之间的忘年恋。
但我觉得,只用男女间的情爱来形容玛吉和古斯敏的关系,未免有些狭隘了。
这是关于玛吉如何寻觅自我,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感情的过程。
而古斯敏,是陪伴她自我成长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
虽然古斯敏的人物设定显得有些离经叛道,但他的出身和职业并不重要,只要他是最懂玛吉的那个人,总是可以提醒她,陪伴她就足够了。
只有在玛吉对自己有了真实全面的认知之后,她才会收获真正适合自己的感情关系。
五、一点感触
同时,通过玛吉的故事,我还收获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个独自奋斗的年轻女孩,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她性格固执,用很多华丽的大词来形容自己,试图把自己武装成一个“独立女性”。
也许是因为刚来到纽约这样的大城市,资历尚浅,她还没摆脱内心的自卑感。
所以,在对待感情的时候,她更是抱着不容许自己失败的清高。
她非常努力地想要从别人身上赢得认可和爱,从而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全然不顾“强扭的瓜不甜”。
这导致她无法客观地看待自己,更加无法客观地对待每一个约会对象。
就算有时候明知不合适,她也还是硬要坚持下去,她害怕被拒绝,好像一旦自己被拒绝,就证明自己魅力不够一样。
而古斯敏,作为一个冷静客观的旁观者,他一直清楚的知道,玛吉在勉强自己。
而她不应该这样勉强自己。
所以古斯敏每次都善意提醒她,这个人并不适合你。
这不是古斯敏的武断判断。
古斯敏可以从玛吉的眼神里,读出玛吉的内心想法。
无论是那个再也没有回复的浪子,还是怀孕后就抛弃玛吉的英国男孩,玛吉一早就知道,这个人不适合自己。
但是,玛吉因为可笑的自尊心,蒙蔽了自己,不容许自己被否定,于是就让自己以为自己喜欢这个约会对象。
而这骗不过目光犀利的古斯敏。
要准确地读出陌生人的品行很难。
相比之下,要读出你熟悉并且在意的人的想法,会简单得多。
他/她的每个肢体语言,每次眼神闪躲,都在默默地向你泄露真实的心声。
而在古斯敏眼中,玛吉不应该委屈自己,她不应该为了迎合约会对象,而无法真正做自己,要去扮演那个不是她的傻白甜。
她就应该成为她注定要的那个样子,一个聪慧坚强的独立女性。
不得不羡慕玛吉,在她寻觅自我的人生旅程中,能遇上古斯敏这样的贵人。
他们总是能适时地读取你内心地想法,在你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给与你所需要的支持和鼓励。
古斯敏这样的友人,就像一面明镜,能够在你寻觅自我的过程中,及时地照见自己真实的想法,从而不会偏离自己原本的方向。
不过,如果你的生命中,没有这样一面明镜,也无需惊慌。
随着遇见的人越来越多,越是明白,和生命中任何一个人的遇见,都是一个收获对于自我的,全新认知的宝贵机会。
但并不是每一次相逢都能如意。
或许有些人在生命里像彗星一样稍纵即逝,或许有些人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改变。
有时候,这些改变有时候看起来更像是伤害,所以你并不能够欣赏它,甚至会被它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吞噬。
但是,随着时间的大手慢慢熨平这些过去,你不得不承认,你都会收获一些,以前不曾了解的自己。
你对自我的了解会更深刻。
而你和自己内心的联结,会在外在经历的促进下,成长得更为紧密。
伴随着对自己了解的加深,你会感受到一个愈来愈有力量的自我。
生活中,像玛吉这样的年轻人非常常见。
无论是择偶还是工作,当我们怀抱一个明确的目标,就会全力以赴,只身奔向这个目标,不管不顾旁边的风景。
但是,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固定的目标时,他的目光便只能看到这个目标,其他事物都无法被他接纳和吸收。
他难免变得封闭和盲目。
因为一切处于他的价值体系之外的东西,以及看起来和他目标相悖的东西,他都拒绝接受和了解。
而一个盲目封闭的人,由于他失去了包容性,是非常容易受到冲击和挫败的。
这样的我们终将一无所获。
就像黑塞在《悉达多》里所说的,“一个探求之人,往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