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丝尽蚕死饱满人格的死与治人事天莫若啬
TUhjnbcbe - 2023/5/8 23:43:00
北京荨麻疹专治医院 http://m.39.net/pf/a_9214235.html

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啬”,什么是“啬”呢?他老人家又接着解释说:“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早服”也就是顺应,万事不违逆,顺应就是积德,德厚当然“无不克”,能够做到“无不克”,则可担当大任矣!老子感慨的说:“这就是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啊!”

韩非对老子的这段话见解颇深,他说:“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故曰:治人事天莫如啬。众人之用神也,躁。躁则多费,多费之谓侈。圣人之用神也,静。静则少费,少费之谓啬。啬之谓术也,生于道理。夫能啬也,是从于道,而服于理者也。”

生命就是一个人一去而不返,如逝斯之水进而不回。人对于死不是怕,而是对生命爱之佳,自然万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所不同的是,动植物爱惜生命只是本能,而人在本能之外还有理智,我们用理智吝惜生命当然是想做点什么,碌碌无为、苟且偷生就显得没有人性光辉了。换句话说,不奉献,也就失去人生意义。

“丝尽蚕死”是最饱满的人格了,“慷慨捐生易,从容就义难”,也只有人格饱满的人感觉自己江郎才尽了才会从容赴死!这让我想起了中国作家海子、三毛,日本作家岛武郎,这些伟大的人在从容谈笑中以极其残忍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真的是惊天地泣*神……

这样饱满人格悲壮的“死”与道家治人事天莫若啬的“生”其实并不相脖,“物无一量”,逝斯之水也有激流与静淌,激流则浪花朵朵、婉转锵锵,静淌则水流细细、缠绵恬恬。

能够悲壮的“死”,是因已贡献了“生”;道家啬欲无为以养“生”,其实是“无不为”,都是人性光辉的理智体现。

1
查看完整版本: 丝尽蚕死饱满人格的死与治人事天莫若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