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荨麻疹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10619/9081203.html最近,正是我省各地桑葚成熟和采摘的季节,沉甸甸的桑果挂满枝头,散发出诱人的芳香。在安康市一些县区,桑叶用来养蚕,桑葚可鲜食及深加工,桑叶也可以加工成桑叶茶,蚕桑产业与旅游融合,正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看一看。最近,位于安康市恒口镇庆丰村月河岸边的70余亩桑葚刚开园,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体验。这个产业园是由安康市农科院和安康市蚕种场引进试种的,共有长白果、桂花蜜、四季果三个品种,目的是打造以生态采摘、乡村旅游为特点的休闲观光农业。为了吸引游客,产业园实行节假日和周内不同的采摘价格。开园四、五天时间,70多亩的产业园仅采摘和销售桑葚收入就达到了四、五万元。
▲王荣辉
最多的时候我们开园的时候,5月4号,当时有三四千人。到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基本上把园子里黑色的成熟的果子摘完了。记者了解到,安康市蚕种场蚕种供应及其他综合收入去年达到万左右,带动农民增收4亿多元。十三五初期,安康市蚕桑产业综合产值仅仅为10亿元左右,去年已经突破65亿元,蚕桑产业已经成为安康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汪成安
蚕桑产业也是安康的优势传统产业。蚕桑产业又是生态友好型产业,符合安康生态主体功能定位。蚕桑产业又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有效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蒲元菊是石泉县池河镇力建村村民,因为多年前家人打工致残,她不得不常年在家照顾,因此不能外出务工,家庭生活非常贫困。针对这一情况,当地政府扶持蒲元菊养蚕,这两年,蒲元菊每年养蚕收入将近两万元,年,她和其他村民一样顺利脱了贫。
▲蒲元菊
养蚕还可以,收入要多一点。利润要高一点,投入要少一点。养蚕让蒲元菊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而帮助其他村民孵化小蚕是同村村民谭小芹另一个增收致富门路。
▲谭小芹
去年小蚕共育养了多张,纯收入就是六万多块钱。还养了几十张大蚕,去年大蚕收入就是八万多块钱。据了解,力建村全村户,其中养蚕户户,养蚕户去年户均收入元,占家庭收入的54%。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元。
▲姚程杰
石泉县有个村,多户蚕农,每户增收纯收入在0元以上。在安康市,除了汉滨区及石泉县外,汉阴县也在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搬迁安置的户贫困户、人就紧紧地镶嵌在蚕桑产业链上。
▲务工群众
我们养蚕保底是元,养得好的还有提成,一斤茧给我们提成一块。毕竟在老家这一块带着孩子,我感觉挺好的。▲欧波我们去年光务工费给群众支付50多万元。这个产业园面积近千亩,社区搬迁安置群众可以在这里务工,还可以入股、返租倒包,发展与蚕桑有关的产业。年建园启动,年开始养蚕,在桑园里,还套种了土豆等农作物。
▲欧波
计划今年群众就业收入80万元,合作社收入总量万元。▲吴登清去年年我们全县发种量是58张,蚕茧产值多万,蚕桑综合收入3个亿,到丰产期直接产值1个亿,综合产值5个亿。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政府的支持保护对蚕桑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链的延伸至关重要。去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出口受到限制,蚕茧收购价格随之下降,石泉县政府就及时出台了蚕茧保护价收购政策,确保蚕农的收益。
▲张京国
我们市政府出台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文件,每年拿万支持蚕桑产业的发展。陕西天成丝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蚕茧加工企业,石泉县每年有万斤蚕茧在这里加工,每年付给蚕农的收购款有4多万元。蚕茧可以加工成丝绸,桑葚既可鲜食又能加工成饮料,桑叶可以养蚕也可以加工成保健饮品。初夏时节,石泉县的金蚕小镇迎来了又一批客人,这是安康市农旅融合探索的一个成果。年9月,在完善桑蚕产业链的基础上,石泉县在桑旅融合上做文章,在当地有名的蚕桑大镇池河镇建成了金蚕小镇,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
感觉很开心,就是看到这么多桑果,有一种丰收的喜悦感。目前,这里已经建成桑园0余亩,种植各类桑树品种0余种;建成桑品种博览园、果桑采摘园、特色民居、精品民宿、桑海小木屋等蚕文化旅游设施。
▲刘家满
我们原先没有搞旅游的时候,年的时候,人均纯收入是,去年年人均纯收入达到,预计今年突破00。▲汪成安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按照政府主导、园区承载、政策支持、品牌培育多元发展来促进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把我们安康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蚕种生产基地、优质蚕茧生产基地,综合产值达到65亿元以上。过去,提起蚕桑产业,人们往往只会想到桑葚或者养蚕。而今,安康市的蚕桑产业正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传统产业走出新路径,安康的做法也许值得借鉴。记者:王晔军摄像:侯强制作:冯妮
今日点击原创作品
分享点赞点亮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