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把负债万元的贫困村变成年创收18 [复制链接]

1#
小孩白癜风好不好治 http://pf.39.net/bdfyy/bdfhl/170401/5270056.html

▲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党支部书记徐万年在桑叶基地察看生长情况。摄影∣江西日报记者陈化先

东津水电站下游,潺潺崇河之畔,山环水绕的九江市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散发着静谧祥和的气息,集中连片的别墅、纵横交错的柏油路与村口葡萄园、桑园相映成趣,前来参观的游客恍若进入了山里的“城市”。

在12年之前,黄溪村却是另一番景象,荒芜的稻田,破烂的房屋,村干部五年没有发工资,村里因此负债多万元,8年之前的15年,全村有67人获刑。年,黄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6户人,贫困率达7%。

黄溪村破茧新生,得益于村民自己选出了好书记徐万年。10月17日,在徐万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之时,记者深入了解,他是如何把“空壳村”“薄弱村”带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01

为家乡再度出山

▲黄溪村桑叶基地与村庄别墅交相辉映。摄影∣江西日报记者陈化先

8年10月,黄溪村迟迟没有完成换届选举,马坳镇党委政府负责人、村民纷纷找到原村支书徐万年,请他再度出山。

已是当地有名的民营企业家徐万年起初是拒绝的,但一拨又一拨的村民来到他家,徐万年心动了,他想了又想:一个人过得再好也没用,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徐万年刚上任时,他对村民说:“大家一定要改变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三至五年内把村里变个样。”

听到这话,有的村民赶紧对徐万年说:“徐书记,有些话不要说得太满,我们跟着你慢慢干,能做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村里基础太差了。”

此话不假,因为地处东津水电站下游,流经黄溪村的修河水常年是8摄氏度,用这样的水种禾苗,稻谷产量低,村民选择弃田荒地。

9年1月,临近春节徐万年在走访村民时发现,许多村民穷到没钱吃饭。他赶紧自掏腰包给揭不开锅的村民发钱,每户元。

经走访调查后,徐万年决定从村两委、党员思想入手,先后赴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参观考察。9年,村两委来到华西村求农村发展“真经”,徐万年多次请求,当时81岁的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为村干部授课,村干部听得入脑入心。

从华西村回来后,徐万年为村干部建章立制:他自己不领一分钱工资、不拿一分钱补贴、不报销一分钱差旅费;村干部不参与村里的项目,不抽项目承包方一根烟,不喝他们一顿酒,不吃他们一顿饭;每月召开一次全村大会,通告村里发展情况及未来规划……

这些规章保留至今,深得人心。

02

算好民生账本

▲黄溪村亩蔬菜基地。摄影∣江西日报记者陈化先

公生明、廉生威。

徐万年在村里做事总能一呼百应,村民知道他“靠谱”,因为他心里总装着一本民生账本。

“半岛型”的黄溪村,村民到县城出路只有翻山越岭,时间成本太高。修一座桥,让黄溪村接上省道,可解决村民出行难题。

年,黄溪大桥开工之际,有村民说:“崇河水流湍急,如何能打桩建梁?若能把黄溪大桥建成,我倒着走9公里马路。”徐万年莞尔一笑,他深知道这是村民在提醒他修桥之难。

从第一个桥墩建成时起,全村多个老人天天坐在村口看着徐万年,他们守望黄溪大桥,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到外面看看。

当米的黄溪大桥竣工后,村民方新华请来了10多年没有到黄溪村的丈母娘,并邀请徐万年到家里吃饭,徐万年只到场致谢,没有吃饭便走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村委大楼旁边的黄溪小学学生越来越少,徐万年心急如焚,他为村民算了一本账:黄溪村每流出一个学生,村民每年就要付出2万多元的教育成本;如果全村多个学生外流,那么村民要付出多万元的教育成本。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为了留住年轻的老师,黄溪村推出了鼓励办法和服务措施。在重要节假日邀请村民聆听老师的教育心得并给予节日奖励;为老师建宿舍,配备厨师和服务人员,让他们专心教学。黄溪小学越办越好,学生从8年的数十个增加到年的多个。小学阶段培养了孩子好的学习习惯,黄溪村大学生也源源不断涌现,去年全村共有大学生个。

03

建设美丽家园

▲黄溪村小蚕工厂,工人正在搬运蚕宝宝。摄影∣江西日报记者陈化先

黄溪村有15个村小组,原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

年,徐万年着眼长远集约土地资源,以城镇化理念规划中心村。他把移民搬迁、危房改造、增减挂工程、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本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中心村,实现村民就地城镇化。

这项工作的背后却是,4个村小组拆旧建新,三期亩征地,多座祖坟迁出……一个个触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难题,要破解唯有想村民之所想,行动走在前。

徐万年与村干部从配套设施入手,先后建成了修水县首个村级自来水厂、首个村级公墓区、首个垃圾焚烧厂等一个个项目,让村民感受到拆的背后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村里的拆迁工作进展顺利,无一人上访。

年,一个栋连体式别墅建成,村民迁入新居,个个喜笑颜开。在这中心村里有超市、沼气池、休闲广场、室内篮球场等;村民没有自留地,村里建起了村级菜市场,24小时可以随便买菜;村民有婚丧嫁娶置办宴席的需要,村里腾出荒地租给村民建起了5个农家乐;为了方便村民锻炼,黄溪村打造了3.7公里崇河景观带……

04

深耕致富产业

▲干净整洁的黄溪村与城市高档社区不相上下。摄影∣江西日报记者陈化先

以城镇化理念建设中心村,让农村土地更加集中连片。为了发挥土地的经济效应,徐万年把各村小组的集体土地进行“确权、确股、不确地”形式创新,以组为单位进行土地流转,实行集约化大户承包制。目前全村拥有土地耕作面积亩,已完成土地流转面积亩。

在此基础上,徐万年还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土地园林化、耕作机械化、住房城镇化、农民工人化”的“五化”发展理念和“家家有资产、户户有股份、人人有就业、年年有分红”的“四有”发展目标。

为此,黄溪村形成蚕桑、蔬菜、茶叶、花卉苗木、有机葡萄五大主导农业产业,先后分别建立五个专业生产合作社,采用“基地+股份+农户+公司”模式,全村发展无公害蔬菜亩、花卉苗木亩、茶叶亩、有机葡萄60亩,年创收余万元。

年,为了做大做精蚕桑产业,徐万年引进江西省蚕种厂,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建设了大蚕棚、小蚕工厂、蚕茧收烘公司,有效打通了养蚕、制种、售茧的产业链,全村桑园面积从8年的50亩扩大到现在连片高产桑园多亩。年,黄溪村制种10万张,占全省制种量的80%。

黄溪村也由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产业大村、经济强村,年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黄溪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0余元,63户贫困户如期脱贫。

今年,徐万年每天起早贪黑,谋划了两大项目,投资万元的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和投资万元的黄溪丝绵被厂先后竣工并投产,预计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

编辑:李丹

校审:杨瑞宏、刘霞

审核:龚亮保

来源:江西日报

往期回顾

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书记在7个专题会议上提出明确要求

全国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培训班在南昌举办

一起来看昔日贫困村“赤”山村的“富”山路

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