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家庭急救小常识,值得推荐 http://www.jzggy.com/zzjj/9657.html11月18日一早,河池市宜州区龙头乡龙盘村向南屯的水族小伙彭三迪和妻子宋丽敏就开始在田里忙活,一人背着喷雾机在管护油茶树,另一人则在田间仔细地清除杂草。这片田圃一整好,他们又匆匆赶往附近的田里管护茶辣(学名:吴茱萸)。挨着长出花苞的茶辣地旁,是他家收捡完毕的桑叶地。做完农活,彭三迪骑着摩托车又赶到乡里的工地干活,妻子则回家料理日常。彭三迪家中有7口人,94岁高龄的奶奶长年患病,母亲身体残疾,还有3个年幼的女儿需要抚养,生活一度困苦。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依托扶贫政策支持,彭三迪和妻子种桑养蚕,利用自家种的玉米养鸡鸭,再兼顾着种植中药材茶辣。脱贫的决心与勤劳的双手,再加上政府的政策帮扶,彭三迪一家于年顺利脱贫。“一年下来,养半张蚕种就能挣1万多元,再加上卖鸡鸭和农闲时打零工挣的钱,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彭三迪说,今年他又试种2.5亩油茶,并申请到元奖补,新产业新政策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像彭三迪一样脱贫的水族群众越来越多,这是龙头乡发展特色产业取得成效的缩影,更是河池市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之一。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已有多年种桑养蚕历史的宜州区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的治本之策,因地制宜发展桑蚕、糖料蔗等18个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通过产业“造血”脱贫增收。通过提供政策、资金、技术、就业岗位等,引导广大贫困户种桑养蚕脱贫。截至目前,桑蚕产业对脱贫攻坚贡献率达到65%左右,户均年增收4万元,为当地群众织就一条脱贫奔小康的幸福丝路。记者
覃冰杜宁张友豪通讯员|*柳娟责编|*雅文审核|刘波谢羲薇当代广西新媒体出品阅读推荐
?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名单公布,广西4人1单位获表彰!
?“我把鹿书记对我说的话牢记在心里,勤奋努力走出致富路!”
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脱贫故事·壮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