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确诊出痛风或者高尿酸症之后,膳食方面成了见了肉就躲,见了酒就逃,连见了豆类也因为听说嘌呤含量高就离的远远的。
大豆、红豆甚至豆腐、豆浆等都上了痛风患者的食物“黑名单”。
豆子作为植物有这么危险吗?
不是应该跟蔬菜一样相对比较安全吗?
今天帮病友们整理了关于豆类食物的具体信息,让大家搞清楚这到底是不是一场“误会”。
豆类到底犯了什么“错”?
先搞清楚“误会”出在哪
因为听说豆类嘌呤含量高,所以豆类都不能吃?这是真的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植物嘌呤和肉类嘌呤是有区别的。
植物嘌呤大多数是腺嘌呤和鸟嘌呤(未分解的嘌呤),而肉类嘌呤大多是次*嘌呤和*嘌呤(尿酸分解的半成品),转变为尿酸的“利用率”更高。所以植物嘌呤相对来说造成痛风发作的风险更小。
其次,新鲜豆类的嘌呤含量其实并不高,每克豆类含有嘌呤约在30~75毫克之间,跟大多数蔬菜保持一致。
问题在于干大豆。干豆类因为水分被去除,嘌呤就会很高,每克干豆含有嘌呤约在毫克,差不多跟肉类一样。现在“误会”的原因搞清楚了吗?问题出在干豆类的身上。
解除误会了,
除了干豆都能放心吃了?
植物嘌呤虽然风险低,但不代表没有风险。关键是不同的豆类怎么吃?吃多少?
常见的红豆、扁豆、黑豆等不同豆类的嘌呤含量是有区别的。
*豆绿豆黑豆红豆芸豆
这些豆类常以干豆形式存放,所以平常食用时都会用水浸泡数小时,之后可以倒掉水,并将少量上述豆类放入锅中煮稀饭或者打成豆浆。
这样就不会太影响人体尿酸的水平。
大多数新鲜豆类嘌呤含量不高,所以入菜食用也是可以的。
有研究表明,适量食用*豆类和荚果类(Legume,包括红豆、绿豆、大豆和豌豆等豆类)食品并不会导致痛风,反而还可能降低患上痛风的风险。
其他的豆制品呢,
是不是也可以安全食用?
总的来说,痛风或高尿酸患者是可以吃豆腐、喝豆浆等豆制品的。
豆腐、豆干在制作时,会去除大量水分,从而带走大部分的嘌呤。而豆浆中加入了大量的水来稀释,所以嘌呤含量也不高。只要不是浓豆浆,适量喝无妨。
但需要注意的是:痛风或高尿酸患者在食用豆类或者豆制品时,也要减少肉类的摄入,以此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
●转载自今日头条问上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