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惠山人,
提到家乡我们不得不自豪。
在这平方公里土地上,
诞生了“一包三改”的改革经验,
孕育了全国第一个亿元镇、第一批亿元村。
这里,是乡镇企业的发源地,
是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
是推动全省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你还记得,
小时候在家周边的这些企业吗?
那都是当时行业内响当当的“标杆”呢!
江海木业有限公司
——江苏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无锡县柴油机厂
西漳蚕种场
——无锡曾经最大的蚕种场
前达毛纺厂车间
太湖锅炉厂
雅西摩托车生产车间
洛社电子元件厂车间
西塘川村自行车厂车间
时光流逝,
时代变迁,
不变的是惠山人“四千四万”的奋斗精神。
进入新时代以来,
惠山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深入推进思想大解放,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
争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开拓者、奋进者,
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实体经济是惠山的“传家宝”,
从制造大区转向智造强区,
惠山区的步伐从未停止。
近年来,惠山区转型升级动力日趋强劲,
以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区”为重心,
推进发展动能提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为发展增添动力活力。
年,
惠山区入选年度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
走,惠小妹带你去现代车间里面看看~
湛蓝的焊花弧光四溅,喷涂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进行度无死角焊接……在上汽大通无锡基地车间内,很少见到工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自动作业,不仅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效减少了对一线工人的健康威胁。
在上汽大通,
“智能制造”不仅体现在装备上,
更广泛应用于产品上。
“这一款新车中控台融合了WIFI链接、自适应巡航系统等功能,可以实现人车之间的网络共享、融合和互动。”在总装车间,负责人正在介绍一款新车,“搭配自适应巡航,适用于堵车情况下,通过即时系统信息,车辆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通行,不必担心走错道、被加塞等。”
自年智能制造工作推进以来,全区参与智能制造改造的企业(项目)达个,超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三分之一,升级改造竣工项目已有个,竣工率近60%,完成智能制造投资亿元。在工业4.0的标准引领下,惠山涌现出一批汽车制造的“无灯工厂”,并生产出无锡首辆地产新能源乘用车;中车浩夫尔动力总成项目、澳大利亚新能源无线充电桩项目等10个总投资达3亿美元的重点项目入驻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惠山智造”生态系统初步构建完成。智能制造,已然成为惠山经济发展高质量的一张“王牌”。
在前不久举办的惠山投资恳谈会上,总投资额超过亿元的项目签约,覆盖了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慧物流等诸多领域。
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到位注册外资万美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万美元,占比64.76%,完成协议外资超万美元以上的重大外资项目6个,提前完成重大外资项目年度目标任务……透过这些统计数据,一幅幅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外贸结构转型、高水平“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经济发展新画卷,正在惠山徐徐铺开。
惠山区高质量发展的篇章还在续写,
让我们一起将实干进行到底,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全力奔跑,
书写属于新时代惠山区的壮丽篇章!
素材来源:新华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