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九架孤山秀南阳之蒲山磨山隐山塔子山 [复制链接]

1#

美图由河南省南阳摄影家协会空静居士提供。

即将消失的山----蒲山

蒲山位于南阳市区北十五公里处,属卧龙区蒲山镇。东西延伸,蜿蜒数里,跨越面积1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米,因形似卧牛,又俗称牛山。晋代以前,蒲山叫“狐山”。可能此山多产狐狸而得名。晋代夏候湛给张衡撰写的碑文“行次西鄂盼狐山而颂英缺,历兹邑而怀夫子”。可见晋时称狐山。现代叫蒲山可能时代变迁,音串所致。

蒲山整个山体属地台型浅海相石灰岩矿床,岩石是优质的烧制水泥、石灰及各种石材的建筑原料。正是这些优质的石材毁了这座山。解放以后,水泥厂、石灰厂、石料厂、电石厂、磷肥厂等企业建有余家,仅大型水泥厂就有七家。30年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铁路、公路修建等,使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供不应求。城市高楼拔地而起,而蒲山却日渐削低,甚至部分被夷为平地。“愚公移山”在蒲山得到了践蹃,以后蒲山“横绝南北、南阳屏障的风姿”因山被挖平将永远消亡,只会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蒲山也是一座文化的山,蒲山南麓蕴藏白色大理石,素有汉白玉之称,洁白无瑕,细腻少纹。历史上,蒲山脚下的村民早已用山石琢磨玉镯,广销各地。南阳汉画馆藏的汉画石和南阳各地发现的古代碑碣、浮雕也多产于蒲山。现代石刻艺人、石材加工更是遍布蒲山四周。蒲山北麓,泗水河畔,“万祀千龄,令人敬仰”的科圣张衡长眠在这里。肃穆静谧的张衡陵园,从古至今,万人凭吊。蒲山山顶昔有汉高祖庙,纪念刘邦屯兵驻扎于此山。山脚下有明唐藩王成王墓,这些古迹也随山一块儿消失了。

书写三国历史的山----隐山

九架孤山最东的山是隐山,离南阳市区20公里,属宛城区新店乡。西北—东南走向,跨越面积3平方公里,海拔米。隐山的名字是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大将夏候淳在此决战,刘备火烧隐山北边的博望后,佯装兵败逃遁而隐兵设伏在山后,从此人称“隐山”。

隐山名字来源三国,而在隐山附近发生的很多故事,都有着厚重的三国文化。山顶原有“昭烈帝庙”一座,传说刘备在博望之役登山观察指挥的地方,后人为纪念刘备的仁人功德,修庙祭祀。可惜此古迹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山的西边有一个夏饷铺村,名字由来出自三国故事,夏是当年曹操的大将夏候淳,饷是指粮饷。传说是当年曹操占宛城,夏候淳将*队的粮饷存放在此。就是这个夏饷铺村,还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的*忠老将的故里,村旁至今仍留有演武厅、饮马池、灌花井等遗迹,另立有“季汉后将*刚候*忠故里”石碑一通。山东有个村庄叫大苏庄,是三国时候刘备送徐庶到许昌,走马荐诸葛的地方。山北有个梅林铺村,则是三国时期曹操征宛城时,道上短水,将士们长途跋涉、口渴难耐,找不到饮水,*心涣散。曹操心生一计,用马鞭指着前方一个地方大呼“喂,前边有个梅林,梅子又酸又甜!”众将士听到酸梅,不由口流涎水,干渴消去,士气大振,队伍又加快了行*速度,火速向宛城进发。从此,曹操所指的地方建村就叫“梅林铺”。成语故事“望梅止渴”,流传至今。山下还有大*帐、小*帐的自然村名,可能皆源于三国曹操或刘备*队驻扎的地方。

隐山当年,曹操、刘备故事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如今,人们开发山体蕴藏的铝矿物蓝晶石,为冶金、玻陶、宇航等工业提供重要矿物原料。

独峰耸立的山----塔子山

塔子山位于南阳市西北15公里处,古时称精山。属卧龙区谢庄乡。跨越面积1平方公里。山体为花岗岩风化石。海拔米。独峰耸立,拔地耸天,山貌如黑塔,又加之山顶有浮图(佛塔),人们又称此山为塔直山。《南阳县志》载,塔建于“宋元符三年”。史书还记载东汉未年,*巾起义,此山为义*根据地。当地统治者西候*队围剿*巾*,激战数日,义*因寡不敌众,全*覆没。上世纪六十年代,山上建有微波通讯大楼、无线载坡装置,直径丈许的碟形接收天线,摩云捧日,为现代信息社会提供服务。

峰秀石奇的山----磨山

磨山位于南阳市区10公里的西北方向,属卧龙区的王村乡和谢庄乡。东北西南走向,长约2公里,宽约1.5公里,跨越面积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米,九架孤山中,高度居第二,仅比独山低2米。花岗岩山体,石青质坚,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人们吃面粉全靠石磨,磨山石是制作石磨最好的石材,磨山的名字就因出磨而被命名。这山虽不重峦叠嶂,却也峰秀石奇。山上土质肥厚,也曾青竹滴翠,藤萝蔓挂,可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毁林和人们砍柴做饭,翠绿的山逐渐变成了裸露青石的山。省柞蚕研究所解放后在此山建有蚕场,培育优良蚕种,因山林的破坏,现蚕场规模也日益缩小。

山上自然奇观很多,有一溶洞,当地人称“狼洞”,村民多次入洞探险,终没有走到尽头,至今没有开发利用,仍保留原始壮况。主峰下边,曾有一石,裸露面积约有3平方米,人踏在石上,身体晃动几下,石就随人起舞,自然晃动。人们称为“晃荡石”。可惜这一奇石,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桐柏开山民工挖根问底,先用杠橇,石蚊丝不动。再用小剂量炸药炸,仍然奇山未损。这伙人*迷心窍,用大剂量炸药,把奇石炸的粉身碎骨才解了心头之气。人们把奇石与南阳名人相联,民间传说颇多。山南麓,悬崖处有一大青石板,石板凹处似马槽形状,储一弘清水四季不干,清水澄澈,透影见底。石板处还留有三个马蹄深痕,传说刘秀当年饮马于此,人们就叫“饮马槽”。山西,有一巨石高数丈,人攀岩可上下,石上留有两个大脚印,并有一深缝,常年流水。传说刘秀当年打完仗,躲在巨石上解手所留。山东麓,有一天然石桥,夏季桥下洪水轰鸣,桥上人可通行。传说刘秀当年被王莽所追,山洪阻挡,情急之下,高呼:有桥就好了,只听一声巨响,一巨石歪倒,横垮深沟两边,成了天然渡桥,刘秀踏桥而过,后人称为刘秀桥。当然,这自然景观不过是人们神化和怀念自己的故土上出了个皇帝而已。

山主峰上边比较平坦,四周有寨墙,传说南宋年间,南阳是金和宋的前沿阵地,两*对垒,此消彼长,百姓遭殃,为躲避战乱,村民上山修石寨驻扎。清未,洪秀全造反,太平天国一度攻占南阳,南阳府台曾重修石寨,在寨内躲避。

状如伏羊的山----羊山

羊山位于南阳市区西北方向,距市区12公里,属卧龙区安皋镇和谢庄乡。西北东南走向,跨越面积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米。遍山皆为花岗岩风化石,荒山秃岭。山形状如一只伏羊而得名羊山。羊山与磨山相峙而立,山脚相联.两座主峰相距不足1公里,远看如一山。羊山秃而无石,又不长树木,山体发*,而磨山奇石峥嵘,通体发青。有人把磨山比作一只威武的雄狮,那么羊山则如一只文静的雌狮,二狮并卧,饮水于潦河之畔。

羊山脚下,昔有明朝藩王新野王墓,现已毁。西南山麓露一巨石,壮如磨刀石,传说三国时期,这里曾是战场,关云长曾在此磨刀,当地人称关爷磨刀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