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背诗蚕妇 [复制链接]

1#

古诗词赏析

看久了会写诗的

背诗

复习

09.11

09.09

每日背诗

水仙子·夜雨

09.08

每日背诗

玉阶生白露

09.07

每日背诗

桂花

蚕妇

唐·来鹄

晓夕采桑多苦辛,

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

冻杀*金屋里人。

译注

从早到晚整天采桑多苦辛,百花盛开季节养蚕忙煞人。若教村姑了解赏花之类事,便会冻死富家太太小妞们。

晓夕:早晚。

好花时节:指百花盛开的时节,此时正是采桑大忙的时候,因此说农家妇女“不闲身”。不闲身:没空闲时间。

解:了解,懂得。繁华事:指赏花之类的事。

杀:死,用在动词后边,表示程度。一作“煞”。*金屋里人:这里指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一说指有权有势的人。

简析

谈起写蚕妇的诗,人们自然会提到宋代诗人张俞的《蚕妇》:“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晚唐诗人来鹄的《蚕妇》与张俞的《蚕妇》题目相同,内容相似,而写法与格调迥异。

“晓夕采桑多苦辛”一句紧扣诗题,“晓夕”二字直述采桑叶时间之长,突出劳动的艰苦。接下去诗人明确告诉人们,这些整天采桑叶的蚕妇并不是不爱盛开的百花,而是在养蚕的大忙季节不得“闲身”而已。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假设及由这一假设推论出来的结果,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完全是依靠剥削劳动人民而生活的这一事实。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之所以能在“好花时节”有闲情逸致去欣赏百花,正是由于这些蚕妇在此时“晓夕采桑”的结果。如果这些蚕妇此时也去做这些“繁华事”,那么,那些“*金屋里人”只能被‘冻杀”。

全诗笔致冷隽,构思深曲,耐人寻味,在对当时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揭示中,流露出了诗人的愤慨不平之情。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

2、尚作恩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3、严洁.晚唐诗鉴赏:凤凰出版社,:-

点击“阅读原文”,复习更多背过的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