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南物语桑叶姑 [复制链接]

1#
看白癜风权威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

□沈志权

宣平老家老屋边那丛金雀花(见4月11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江南物语”专栏)往西30米处有两棵桑树,一棵挺立坡地,有三层楼那么高,茂密的枝叶伸向苍穹,仿佛与蓝蓝的天空在私语;一棵则枝干横斜,也有六、七米长,向一旁的小溪伸展,宛如一条苍龙意欲探身小溪吸水。尽管它俩由于树龄老迈,十几年前已寿终正寝,但在我的印象里却仍然是那么清晰。

这两棵桑树是我童年时的乐园。每年的第一缕春风拂过,桑树枝条就绽出新芽,几天后长出新叶,并由嫩黄逐渐变成碧绿。清明前些天,桑树开始开花结果。桑树的果实,学名桑葚,我们宣平人则给它取了一个很美的名字:“桑叶姑”。桑叶姑初长时呈绿色,然后逐渐由绿变黄,变红,再变深红,熟透时则变成了紫色,而且紫得发亮,真的给人一种“女大十八变”的感觉。那一颗颗熟透的桑叶姑有半指长,小拇指大小,挂在枝叶间,像一颗颗墨紫的玛瑙,精美小巧,养眼又养心。摘一颗放进嘴里,轻轻一咬,一股酸酸甜甜的味觉从舌尖漫溢开来,醉美了我童年的味蕾。

翠朱渐变的桑葚。

在桑葚成熟的季节,不仅我要经常窜到桑树上一饱口福,而且小鸟儿也会叽叽喳喳飞来啄食。于是,我和小鸟们就不断地在两棵桑树之间相互切换:我爬上挺立的那一棵,小鸟就飞到枝干横斜的那一棵;我骑到枝干横斜的那一棵,小鸟就转移到挺立的那一棵。我在树上一边品味着桑葚酸甜的美味,一边欣赏着它们在枝叶间随风轻轻摇曳,聆听着小鸟儿在一旁婉转歌唱,简直成了我童年最有诗情画意的生活情景。

与女儿讲述这一童年趣事时,女儿除了向往,还提出质疑:“你不会编故事逗我的吧,桑树哪有那么高那么大的?”也难怪,现代人种桑养蚕,每年冬天都要给桑树剪去枝条,留下半米多高的一截树桩,以使来年长出更多的枝条,提高桑叶的产量,所以现在的人们在桑园看到的桑树大多只有一、二米高。但在以前,人们不懂剪枝增产这一技术,任凭桑树自由生长,桑树自然就成了高大的植物了。《周易》否卦九五爻辞云:“其亡其亡,系之苞桑。”译成白话文就是:面临危亡了,面临危亡了,快把它系在柔韧坚固的桑树上。如果桑树不高大坚固,岂能系得住危亡?《史记·晋世家》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晋文公重耳逃亡齐国期间,因爱恋齐国的美妻和安逸生活,就逐渐丧失了返国继位的斗志,急得赵衰和狐偃在一棵桑树下秘密商量怎样促使重耳尽快离开齐国,结果被正好在桑树上采桑的重耳妻子齐姜的侍女偷听了去。两人在桑树下密谋,却没有发现一个大活人正在树上采桑,足见桑树之高大,桑叶之茂密。

高大的桑树。

“佳味殊滋,食之不斁。”桑葚,承载着中华传统的农耕文化,穿越数千年,从远古一路向我们走来。在远古神话传说中,神农氏炎帝遍走各地尝百草,发现了桑葚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于是就带领人们开始种植桑树。继而,黄帝之妻嫘祖发明了栽桑养蚕,辅助黄帝确立了以农桑为立国之本。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文字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桑、蚕、丝、帛等字形。而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写桑树、桑葚的诗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卫风·氓》)诗人以桑葚比喻甜美的爱情,以至于女子深陷其中而不思后患。自《诗经》之后,桑葚的意象就频频出现在历代的诗文中,如晋代傅玄《桑葚赋》:“繁实离离,含甘吐液,翠朱三变,或玄或白,佳味殊滋,食之无斁”;唐代柳宗元《闻黄鹂》:“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葚行当熟”;宋代欧阳修《再至汝阴三绝》:“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陆游《幽居即事》:“桑椹熟以紫,水鸟时遗音”;明代九皋声公《次张士竹草堂韵》:“蜜蜂出户樱桃发,桑葚连村布谷啼”;清代叶申芗《阮郎归·桑椹》:“南风送暖麦齐腰,桑畴椹正饶。翠珠三变画难描,累累珠满苞”。在这些诗文中,或写桑葚的形美味甘,或感叹桑葚的翠朱演变,或借桑葚以抒发乡思,倾注了文人的深厚情感,包含着多重文化意蕴。

桑葚不仅是一种美味佳果,而且还有较高的医药保健价值。据《神农本草经疏》《本草纲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典籍记载,桑葚可用于医治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等症,具有补血滋阴,养肾美颜、益肝安神、生津润燥等功能。如《神农本草经疏》云:“桑葚者,桑之精华所结也。其味甘,其气寒,其色初丹后紫,味厚于气。合而论之,甘寒益血而除热,其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无疑矣。”又《本草纲目》:“桑椹,一名文武实。单食,止消渴,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饥,安魂镇神,令人聪明、变白、不老。多收暴干为末,蜜丸日服(藏器);捣汁饮,解中酒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现代科学鉴定也证明,桑葚鲜果中含有大量游离酸和16种氨基酸,还含有人体缺少的锌、铁、钙、锰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胡萝卜素、果糖、葡萄糖、丁二酸果胶、纤维素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国家卫生部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同源”农产品之一。于是,近年来桑葚又衍生出了桑葚果汁、桑葚酒、桑葚果醋等许多养生保健产品,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