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星堆青铜面具和青铜神树不是外星文明,反 [复制链接]

1#

三星堆文明一直充满了各种谜团,甚至有人说那是外星文明。毕竟那独具特色的纵目面具和高大的青铜神树与中原文明大不相同,仅仅从视觉上就已经让人感到了一种陌生和神异。三星堆文明就好像从不知名的地方突然冒了出来,不知来处,也不知去处。但是实际上经过考古学家对三星堆遗址的深入发掘和研究,确认三星堆遗址就是蜀国传说中的蚕丛的都城。而三星堆遗址旁边又紧接着发现了金沙遗址,那便是三星堆文明的发展。

蚕丛何许人也?李白有诗云:“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是蜀国第一任蜀,本来他的所在是青神县,后来他才到了成都平原。

蜀地虽然不在中原,但是与中原文明有密切的联系。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琮,这些玉琮原产于文化,在中原也同样出土过。只有三种文明相互交流,才会有这样的情况。

那么三星堆那奇异的纵目青铜面具和高大而又造型奇特的青铜神树又是怎么回事呢?

先来谈谈这纵目青铜面具。面具上夸张又突出的眼睛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写实的作品,而且十分怪诞。其实对眼睛的突出表现正可以体现古蜀人对眼睛的崇拜。这样的眼睛的崇拜在人类文明中并不罕见,在其他地方或是其他民族也有类似的眼睛崇拜。他们会在服饰图案的时候采用一个大大的眼睛来凸显他们的眼睛崇拜。

那么为什么古蜀人要崇拜眼睛呢?这里面有一个关于迁徙的传说。蚕丛一开始并不生活在那里,他为了寻找更好的养殖蚕的地方而带着族人迁徙,最后找到了一块养蚕的好地方。而四川盆地多云雾,所以要看清前路就需要很好的眼力。所以古蜀国人就对眼睛有特别的崇拜。

而一个更神奇的传说是,蚕丛本就生的一对纵目,他的眼睛比常人看得更远。正是因为如此,蚕丛才能看穿层层云雾,看到远处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所以他才带着族人迁徙了过来。而当他们到了成都平原,发现这里果然是如蚕丛所看到的那样是一片沃土,适合生存。于是蚕丛的族人们就此定居,建立了古蜀国。

这蜀国的“蜀”字就是与蚕丛和眼睛有关。“蜀”字上面的部分,就是眼睛的象形。而下面的图案则是一条虫。这虫子的样子与蚕相似。所以这“蜀”字的意思就可以理解成蚕丛用纵目为蚕寻得了一个好去处。而那个地方就被称为“蜀”。从此蜀国就诞生了。而那纵目的青铜面具就是蚕丛的面具。三星堆是鱼凫的都所在地,受到上一代蜀的影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高大的青铜神树也是让人感到奇异的另一件神物。但是仔细观察之后,就可以发现这青铜神树与中原文明并不遥远。这青铜神树有三层,每层有三个枝杈,每个枝杈上有一只铜乌。中国人讲究十全十美,为什么青铜神树上有九只鸟呢?这就与三足金乌与扶桑神树的故事有关了。

传说太阳是天帝的十个儿子,他们是三足金乌,栖息在扶桑树。每天他们会中会有一只到天上,化为太阳,普照大地。所以扶桑树上只会有九只鸟。至于青铜神树本身的奇特造型,也能在地球上找到。神树的确是一种桑树,只不过是比较少见的龙爪桑,所以看起来有些奇特。不过四川盛产桑树,对于三星堆人来说就没那么稀奇了。他们用龙爪桑的形象做成神树也在情理之中。这正证明三星堆文明既有明确的地域特征,但是也与中原文明有紧密的联系,所以才会将当地特色与中原传说用一个作品来呈现。

总得来说,三星堆文明虽然出土了不少令人惊异的文物,但是大多数还是或具有地域特色,或与中原文明有联系,又或者两者皆而有之。三星堆文明并非天外飞仙,更不是外星文明,而是地地道道的四川文明,而且还与中原文明互相交融,与中原文明共同组成灿烂而又丰富的中华文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