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身心健康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莫到莺花抛白发,
且将蚕豆伴青梅。
周末到福屿市场买了一篮蚕豆。
蚕豆是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的植物,人称胡豆。胡豆为什么又叫蚕豆呢?有人说,这是因为蚕豆荚的样子,形如老蚕,所以才叫蚕豆。
而汪曾祺在一篇文章中说,因为它是养蚕的时候吃的豆,因此叫蚕豆。两种说法,都跟养蚕有关。
农历三月古称蚕月。三月暮春,往年的谷雨之后,福屿早市上,便有周边的农家,挑着一担担新鲜上市的蚕豆在早市上叫卖。
今年因为疫情,早市闭市了,现在暮春已过,槐树开了花,已经是孟夏的槐月了。但吃蚕豆也不能算晚。
立夏节气,蚕豆豆荚饱胀圆鼓。剥开豆荚,三四粒碧绿的蚕豆静静卧着,含翠生情。在食客眼里,就像西门庆见到潘金莲,看着看着,便让人心旌摇荡,垂涎欲滴。
最简单的做法,莫过于葱油蚕豆。
葱切葱花,锅中放油,放葱白爆香,倒入蚕豆轻撩。一次性加入适量水(与豆等量),盐、少量糖焖煮,中火约五分钟左右,开盖炒匀,感觉蚕豆已软,收汁调味,撒入葱花,关火盛出。
还有就是油焖蚕豆。做法其实也差不了多少,无非多了八角、香叶、桂皮、大葱等香料,改中火为小火,时间上多焖两三分钟。油焖的好处在于,蚕豆没有青涩的味道,口感上更加绵烂。
江南人有所谓地三鲜,蚕豆、苋菜、蒜苔。
地三鲜中,打头阵的是这蚕豆。
他们看蚕豆嫩不嫩,就看“肩章”(顶部月牙形的蒂),肩章是淡绿色的,说明蚕豆很嫩,可以带皮吃。谷雨时节,蚕豆最嫩,《随园食单》推荐用腌芥菜炒:
“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
用嫩蚕豆做蚕豆肉丸汤,汤色清亮,蚕豆软烂青翠,肉丸中融入豆的清香,色香味俱佳。
新蚕豆做腌齑(腌咸菜)蚕豆汤也是一道美食。先将蚕豆煮熟,放入雪里蕻腌齑,起锅前打两个蛋花,清香四溢,味道特别,十分下饭。
蚕豆的肩章黑了,便说明老了,要剥去豆衣,取豆仁吃。到了豆仁也硬了,便将剥出来的蚕豆瓣,放入油锅里炸。
开始时豆瓣都是沉锅底的,铲子要时常搅拌,让其受热均匀。
当水分炸干,翠中带*,就可以捞起了。晾凉后做五香兰花豆。或撒上椒盐,做椒盐兰花豆。蓬松饱满、口感酥脆、入口化渣的五香兰花豆、椒盐兰花豆,都是佐酒妙品。香脆,好吃。
老蚕豆也可以用来做茴香豆。
江南人对蚕豆,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对其他时鲜,貌似也很有感情)。
南宋浙江宁海人舒岳祥在诗中写道:莫到莺花抛白发,且将蚕豆伴青梅。蚕豆从嫩到老,江南人变着花样吃,他们习惯于合着四季风物的步子,慢慢走完一年的光阴。
这样的光阴是温婉的,舒缓的,也是闲适的。
生活的闲适有很多种。落在食物上,不过是为它留一点时间,酿造出一点美好的滋味。对于中国人来说,吃,向来不单是满足生存那么简单。
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汪曾祺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民国时的美食家去朋友家吃饭,不但自己上灶,还自带主料、配料、调料。瓶瓶罐罐的豆瓣、腐乳、泡姜、泡椒,进门乒乒乓乓响。
最讲究的人,怕别人家的菜刀不顺手,直接在自行车后别上自己家的菜刀,从街上呼啸而过。路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去砍架。
老爷子说,北京人是不大懂吃新鲜蚕豆的。
其实我们福建人吃新鲜的蚕豆,也没有太多的讲究与花样。
蚕豆除了清煮、油炸、炒制之外,蚕豆瓣还可以葱爆,可以炒虾仁、炒蛤肉、炒蛋、炒韭菜,可以做蚕豆羹、蚕豆豆腐煲。
食物总是温柔的、多情的,就看你愿不愿意将时间花在它的身上。只要你愿意付出、愿意折腾,它总会回报你一份意外的食趣。
有人说,江南人吃蚕豆和吃笋是一样的,不吃,就像错过了一段美妙的光阴。
他们吃的是对生活的用心,以及光阴的滋味。
我们大部分人,都不缺对食物的占有,缺的恰好就是不负光阴的这颗心。
蚕豆只是寻常物,却能让我们的日子丰盈,让时光变得悠长。而我们对时间往往太过于功利,辜负了它给我们带来的闲美与从容。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