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最新方法 http://www.zgbdf.net/m/我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而对对联其实也是我国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及对联,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因为每到新年来临之际,各家各户都会张贴相应的对联,喜迎新春,而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经典的对联,有些绝妙的上联到现在依旧无人可给出经典的下联,如“烟锁池塘柳”,一直是没人可以对出来!
我国的历史可以说十分的悠久了,在这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之中,我们创造了许多十分璀璨的文明。而自从科举制的出现,让社会上读书的风气迎来高涨,在当时,哪怕你只能考上一个小小的秀才,那么也是一件十分饱受青睐的事情。但是很多的学子可能再怎么苦读,也只能留在秀才,毕竟要考秀才也是要读不少的书的,越往上那就越难了,所以一个秀才的学问也是很大的。
古人常以对对子来消遣娱乐,使得生活都更具情趣。同时经过名人之口,所广泛流传开的对联,历经千年时间沉淀,最终成为耳熟能详的经典佳作。若是熟悉的人会知道,对联其实分为很多种,有的正反读音都一样,例如:河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字翰林书。或是包含方方面面的对联,内容如下:“烟锁池塘柳”,它包含着金木水火土五行。在悠久历史长河中,曾有不少文人墨客尝试应对,但从意境来说,只能算是勉强作对,实在算不上是千古绝对。当然其中曾有人搞笑应对,例如“深圳铁板烧“”锈堵油烟机”等等,也只是博君一笑,并没有什么实际含义。
说起好几年前由周星驰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吧,于是在我们大多数的人眼中,唐伯虎便是那自由自在才子,不仅名利双收,甚至还能抱得美人归,然而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历史上的唐伯虎远没有电影中的那么自然,说到底,唐伯虎不过是一个落魄的读书人罢了。
唐伯虎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却因为当年考试牵扯到了一件科场舞弊的事件之中,一度下狱,而出狱后的唐伯虎对于考取功名便失去了兴趣,认为这天下哪有真正的公平事,愿行走于江湖,用诗词荡平天下不平事,用画绘尽天下无情人。说简单点,就是靠卖字画为生。拆字之风,在后来还深深地影响到了对联的创作。
在明朝年间,才子唐伯虎去南京参加南直隶乡试。考试前,他跟一帮文友在江边漫游,遇到一位蚕妇,当时一位文友即兴出了一则对联,上联是:“蚕为天下虫”,将“蚕”拆为“天”和“虫”,别出心裁,一时难倒众多才子。时值秋日,正巧一群大雁从江面飞过,唐伯虎灵感虎现,当即对曰:“鸿是江边鸟”。将“鸿”拆为“江”和“鸟”,与将“蚕”拆为“天”和“虫”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格式相符,而且贴切工巧,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