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没想到,这才是最轻的实物档案 [复制链接]

1#
香港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4618888.html

NO·1

轻盈的实物档案

缣帛是帛、素、缯、缣的总称,缣帛档案是指在一种写在光洁细薄丝绢上的档案。从战国到魏晋乃至宋、明、清,它一直都存在。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的国家,因此种类繁多。在《说文解字》里丝织品就有缯、绢、绮、缣、绨、纨、素、缙、缥、缲、缁等几十种。从我们目前出土的资料来看,丝织品的产生最晚也在殷商时期。

而秦汉以来,缣帛档案普遍应用于书写。有出土文物为证:-年在长沙马堆三号汉葛发现帛书“篆书阴阳五行”,上有秦始皇二十五年的记载。

NO·2

不可比拟的优点

说了这么多,那缣帛档案有何特点呢?

曾经从马堆三号墓出土了两张古地图,其中一张叫《长沙南部地形图》为方形,边长96厘米,相当于现在湖南省南部的潇水流域;另一张是军用地图《驻军图》长98厘米。”从这些不难看出由于面积宽广,剪裁方便,缣帛是制图的理想的载体。

据科学测定,丝纤维的抗张强度为每平方毫米35―44公斤,与钢丝的每平方毫米50-公斤的下界线很接近。”缣帛柔韧平滑,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折叠,便于携带。由于舒展自由,秦汉之际的教学机构大都将经典文章写于帛书上,悬挂于明显之处,供学生观摩。

长沙马堆一号西汉墓中出土一件西汉素纱禅衣长厘米,袖长厘米,而重量仅有48克。这说明缣帛档案材质轻盈。

NO·3

日渐衰落的地位

虽然缣帛档案有这么多实用的特点,但在历史上的却无法拥有的“江湖地位”,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缣帛昂贵的价格在当时是很昂贵的,无法像竹简那样普及全国,只能适用于中上层人士。据考证当时一匹帛的价值可购斤大米,一般来说只有贵族才能承担的起,甚至士大夫都难以支付其高额的费用。

其次,缣帛柔韧虽轻软易折叠,但它本身的结构决定它难以留存千年辉煌。帛书文字容易因虫、鼠、紫外线等条件的破坏而缩短寿命。据测定,丝绸在日光底下连续照射个小时,其强度就要下降50%,使纤维脆化,同时抗盐性也差。

最后,纸张的发明及其广泛使用也逐渐让缣帛档案退出了历史舞台。

来源:档案载体的破译之旅(转载仅做分享交流,侵权请联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