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喜欢做泡菜,北方人喜欢吃酱菜。无论什么菜,都会有一种食材参与其中。它的外形似蚕蛹,本身颜色雪白,只是做酱菜后吸收酱油颜色变成了棕色。它的口感爽脆,营养丰富,许多人都见过吃过,但未必了解它。它就是今天要说的草石蚕。
草石蚕又叫甘露子、石蚕、螺丝菜等等。有些人也跟它叫宝塔菜,但这个名称要和一种叫做罗马花椰菜的蔬菜区分开来。草石蚕不仅是做泡菜酱菜的好食材,而且还有食疗的效果。草石蚕具有和五脏,下气,清神的药用价值。泡酒喝时,可以除风破血。焙干服用,可以散血止痛,是常见的药食两用的蔬菜。
由于草石蚕的外形十分像蚕蛹,有的也很像蚕。因此,有些人对这种菜敬而远之。其实草石蚕只是外形不太好看,口感却十分的爽脆。在老北京的酱菜中,虽然草石蚕不是一种主要的食材,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搭配。在普通百姓的餐桌上,只是一小碟就能为整桌饭菜增色不少。
草石蚕一般以块茎进行栽植,生长期比较长,从种到收可达天。草石蚕可以与玉米进行间作,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并适当进行遮阴,可以减少的水分蒸发。增加产量。在早春时种植,当年冬季即可采收。亩产-斤左右,按每斤1元算,每亩可多赚多元。
草石蚕在开春时节种下后,一般20-30天就能发芽。6月份生长旺盛是需要多浇水。立秋以后,地下块茎开始膨大,需追加肥料。在11月下旬以后就可以采收了,块茎采收后,在朝阳的地方,将茎块铺在地面,上面覆盖一层4-7厘米的细土就可以安全越冬。草石蚕采收后受热易腐烂,所以不适合储藏在地窖当中。您对草石蚕还有哪些其他的了解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