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7/134966.html☆冬奥小课堂☆
冬奥场馆介绍—国家速滑馆
#冬奥#
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本届赛事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与“鸟巢”、“水立方”共同组成“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冰丝带”是冬奥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速滑场馆,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产生14块金牌,是冬奥会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单个场馆。
01
国家速滑馆建造历史
国家速滑馆计划于年开建。
年3月,国家速滑馆效果图首次亮相,从效果图上看速滑馆形似“蚕蛹”。
年4月,国家速滑馆设计方案亮相,它有一个晶莹美丽的昵称——“冰丝带”。被誉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采用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约1.2万平方米。
年9月,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速滑馆一万多平米的全冰面将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第一座全年不间断、向大众提供开放服务的冰上场馆,
年9月30日,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混凝土主体结构完成。
年12月31日下午,随着最后一块屋面单元板块安装就位,国家速滑馆屋面单元板和外立面曲面幕墙单元全部安装完成,实现封顶封围,“冰丝带”整体亮相。
年1月22日,国家速滑馆首次制冰顺利实施,成功制出速度滑冰赛道。
02
国家速滑馆冬奥赛事
国家速滑馆将在年北京冬奥会中承担速度滑冰比赛任务,产生14枚金牌。
10月10日,为期3天的“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落下帷幕。这是今年首场北京冬奥会测试赛,也是国家速滑馆的首项国际比赛,通过本次赛事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检验场馆设施、磨合运营管理、摸索办赛规律、提高办赛水平,与冬奥会筹备工作一体推进、统筹安排。
03
国家速滑馆特色设计
为考虑赛后运营,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冰面。国家速滑馆冰面采用分模块控制单元,将冰面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
据了解,国家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制冷技术,是全世界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的冰面,也是全球首个采用该技术进行制冷的冬奥场馆。这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环保的制冰技术,温控精准、热回收率高且碳排放趋近于零。国家速滑馆在设计上还融入了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充分利用场馆制冷产生的余热用于运动员生活用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一年可节电约万度。
国家速滑馆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赛后利用,其全冰面设计为适应多种需求的群众性健身提供硬件支撑。冰面最外圈是米的国际标准速滑赛道,供赛时比赛使用;赛道围合的场芯部分,是南北两块标准冰场,可开展花样滑冰、冰球等运动;冰场中间运动员入场通道可随时“隐藏”。场馆平时可接待超两千名市民同时开展冰球、冰壶等各类冰上运动,将着眼于服务赛后可持续利用,努力打造值得传承、造福人民的永久资产。
从年1月23日打下第一根桩,到三年后的1月22日首次制冰成功,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冰丝带”终于变成了想象中的模样。
场馆外观“丝带”飞舞,那是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风驰电掣时冰刀留下的轨迹。相信它未来能够成为人民群众对冬季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新标志。
图片: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