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故事记忆中的南充绸厂 [复制链接]

1#

记忆中的南充绸厂

汪明树

边听歌边回忆吧

汪明树,原四川美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作为南充老一辈“丝绸人”,已在“南充丝绸之路”上踏行近50年了。几十年来,从一名普通工人到企业高管,他先后操办了南充首届丝绸节、时装模特大赛,引领南充丝绸行业变革。同时,他见证了南充丝绸最繁华鼎盛的时期,也陪伴南充丝绸走过衰败的阶段。

在他看来,南充丝绸是南充一张不朽的名片,也是他今生无法释怀的眷恋。如今,在新时期下,67岁的汪明树依旧决定将“南充丝绸”这张名片做大做强,让南充成为名符其实的“丝绸之都”。

一九七五年六月,我从成都中医学院毕业后回到南充织绸厂工作,在那里生活工作了四十余年,在此期间担任过南充绸厂副厂长、美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对南充绸厂昨天走过的历程闻能耳熟,有的甚至是亲历亲为过,虽已过往数十载,但至今还记忆犹新,现从自己纷繁杂乱的思绪中梳理出来。

资料图片:汪明树在缫丝车间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西南蚕丝公司、美亚织绸厂股份公司经过充分协商,西南蚕丝公司以所购川北火柴厂的13幢厂房、重庆绢纺厂的织绸设备及11.7万元人民币作投资;美亚织绸厂股份公司以乐山五通桥绸厂、乐山练染厂的织绸、练染设备及4万元现金作股本,合资在南充北郊五里店石油南路一号地带(今顺庆区北城区延安路)兴建西南蚕丝公司南充绸厂。一九五六年三月建成投产,拥有多型号的铁木机台,生产丝绸品万米,并兼并了南充群力绸厂、南充市联兴练染厂、聚合源丝厂等大小24家丝织厂。

资料图片:铁木织机

一九五七年,西南蚕丝公司南充织绸厂与西南蚕丝公司第三制丝厂《即南充丝三厂》合并为西南蚕丝公司第三丝绸厂。一九五八年,西南蚕丝公司被撤销,该厂下放南充管理,更名为南充专区第三丝绸厂。一九六O年一月,南充专署将该厂织绸部分分出,在南充北城区延安路重建,定名为南充织绸厂,后收为省属企业,由省轻工厅管理。

一九六O年,南充织绸厂开始生产出口真丝绸产品,为国家主席刘少奇出访东南亚14国精心制作礼品“方方锦”。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到厂视察,鼓励职工为国家努力生产更多更好丝绸产品出口创汇。一九六一年,在全国面临经济严重困难人民缺衣少食、南充绸厂职工忍饥挨饿的情况下,生产丝绸品万米,价值万元,出口产量占总产量的82%。

.3.12朱德视察南充绸厂

一九六四年,厂里将多型号的铁木机全部改造为新型的K63铁木织机,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效能和产品质量、产量。在一九六五年全国纺织工业产品质量评比会上,我厂生产的“两纺一绸”(电力纺、电力纺、真丝斜纹绸)和闪光软缎被面被评为一等奖。一九六六年,生产的丝绸品产量和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分别比建成投产的一九五六年增长4.3倍与2.8倍,花色品种由5个增加到63个,一等品率达98.4%,实现税利万元,创建厂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文化大革命期间,南充织绸厂的党组织率领全体党员和职工,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克服困难,抵制干扰破坏,顶着“唯生产力”的压力,坚持“抓革命、促生产”,虽然丝织品产量徘徊不前、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但连续十年未出现亏损,从年至年十年,累计实现税利万元。其间,年,南充织绸厂又由省属下放给南充地区管理,但财权至年才下放;一九七五年,日生产丝织品产量突破2万米大关,当年生产丝织品万米,提前21天完成国家计划。

资料图片:缫丝厂

一九七六年,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激励全厂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一九七七年生产丝绸品万米,提前61天全面完成国家计划。为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成功设计研制出的桑来绉新产品,被誉为全省丝绸企业真丝提花织物产品的一枝花,填补了四川丝绸绉类产品出口的空白。一九七八年,在支农让电、全厂全年停电55天的情况下,不仅提前52天全面完成国家计划,而且生产的丝绸品产量超过历史水平,出口丝绸品产品占全省纺织品出口总量的85%。当年十月,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省政府)将厂列为全省首批扩大企业自主权的6家试点企业之一,成为全省全国第一家实行扩权试点的丝绸企业,拉开了南充地区工业企业和全省丝绸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资料图片:缫丝女工

一九七九年,四川在全国率先进行“利改税”试点,改企业为国家上缴利润为上缴税金。南充织绸厂又被列为全省首批“利改税”的试点企业,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独立核算、市场调节、国家征税、自负盈亏”,税后利润按国家规定由企业自行支配。南充织绸厂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利改税权利,一方面在保证完成国家出口丝织品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扩大适销产品的生产,增加有效生产总量;另一方面把厂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细化落实到车间、班组、科室、个人,在全国丝绸企业中率先恢复实行公用电报、电话、邮汇收取代金券和试行厂币核算,尽力消化不利因素,增加企业效益。年,南充织绸厂丝织品产量图片万米大关,其中万米出口,出口产量占厂生产总量的65%,练染绸能力成倍增长,在涤纶产品和真丝织品降价的不利条件下,经济效益仍达万元。

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四年,6年利改税期间,南充织绸厂设计开发的新产品、新花色达个,被上海口岸选中个;累计生产出口丝织品万米,创汇万美元,向国家上缴税金39—多万元,厂留存余万元,留存中万元用于发展生产,万元用于工厂自费调整职工工资和发放奖金,实现了国家多收、企业多留、职工多得的利改税目标。年12月,南充织绸厂更名为南充绸厂。

资料图片:丝绸成衣

一九九O年,南充绸厂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区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有职工3余人,固定资产原值万元,丝织机、印染设备近台(套);当年生产丝织品万米,练、染、印丝织品万米;实现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利税突破万元大关,达到万元。无论厂区面积、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原值、生产的产品产量、实现利税、创汇各项指标名居西南地区丝织企业之首。

一九九四年,南充绸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后更名为四川美亚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公司向社会发行“美亚股票”。一九九八年3月3日,“美亚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成为南充第二家上市企业。

年,四川美亚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国有股转让的方式与成都金宇集团重组,退城进园,在南充嘉陵工业园区重建织绸厂房,实施丝绸、房地产、汽车贸易三大产业多元化经营。

世界丝绸网感谢南充茧丝办投稿,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猜您喜欢:

故事

记忆中的阆中蚕种场

散文

散落在丝绸之府的一些碎片

文化

散落在丝绸之府的一些碎片(二)

世界丝绸网,您身边的丝绸资讯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