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距今最久超百年浒墅关竟藏着这么多古建筑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69758.html

古建筑是一个民族

一座城市的生动面孔

也是生活在历史之中的一部分人的

共同记忆和身份凭据

保护好古建筑有利于

保存城市传统风貌和个性

在浒墅关,还保留着很多古建筑

他们经过岁月的变迁

却依旧以别样的姿态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看到这些古建筑

总是会有很多的感触

似乎是岁月在对你诉说着旧时的故事

↓↓↓

▲蚕室

位于浒墅关大码头,现存1栋办公楼,栋蚕室,1栋催青室,1栋上簇室。

办公楼为砖木结构,长.78米,宽10.45米,高1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办公楼具有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保存较为完好,从北往南平移50米,从东往西平移30米。

▲蚕种场办公楼

蚕种场保留建筑从年10月份开始修缮保护,总耗资约万元,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后期规划为大码头项目一期蚕里。

蚕里以蚕种场民国建筑群为基底,引入以精致餐饮为主的品质休闲消费业态,满足商务接待、朋友聚会等功能。

▲商业规划效果图

▲西陵堂全景

西陵堂现位于高新区文昌路金都城北。

礼堂占地面积平方米,门厅朝东,东西走向,西有两层附房,外有扶手。西陵堂西南角起有围墙沿南河而建,东南角设有更楼一间,围墙内为一处园景,名莘园。

西陵堂建于年,是江苏女蚕校全体师生自发为郑辟疆校长捐建,为纪念蚕丝祖师西陵王母,故名西陵堂。

▲西陵堂

年10月,吴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召开。

三处建筑互相呼应,造型优美,代表了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与造型特点,为一处重要的民国时期文化教育方面的建筑群。

▲绿叶楼

绿叶楼位于西陵堂旁,为一处民国时期的砖木结构二层建筑。

绿叶楼东西走向,坐北朝南,5开间,西侧有一间楼梯间,外侧有走廊,楼体西侧外接有花岗岩月台,有望柱。

该楼与南侧西陵堂为同时代建筑,当时作为江苏省女子蚕业学校校务楼使用,后作为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办公楼。

该楼结构包括窗户的百叶设计均保存完好,为一处重要的民国时期文化教育方面的建筑。

▲二分场办公楼

现保存6栋民国建筑,4栋蚕室以及3栋职工宿舍楼,总面积约平方米。

在继大码头对大有蚕种场总场的开发利用后,二分场也进入了保护修缮阶段。

▲外围效果图

蚕种场二分场的保护工作,是结合第一期民国建筑修缮工作,将整个保护片区用民国特色的围墙、大门进行隔离,加强周边环境整治,并逐步对修缮的民国建筑进行开发利用。

为蚕种场三分场,位于义桥头17号,是总面积约平方米的民国建筑。

位于浒墅关大码头,70年代红砖建筑电影院,面积约平方米。

用现在的话说,老影剧院就是当时浒墅关上的休闲CBD,红砖外墙放到现在还是时髦洋气。

至于电影,很多浒墅关人回忆说,有时一天只放一部电影,但有人会选择连刷上几次,不亦乐乎。还有戏剧演出等,也会在这里上演,有名角来的时候,这里真是一票难求。

后期将打造大码头项目二期“剧源”,为多功能剧场,引入小型剧场、电影院等文化艺术业态,丰富周边居民的精神生活。

▲效果图

除了古建筑,还有很多历史遗迹这些浒墅关守望者把自己活成了历史

它们背后的荣辱兴衰,历史沧桑

都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留下星星点点的闪光

而我们就这样守住这些光亮

一代代成长

-END-编辑:文刀素材提供浒墅关经开区社会事业局文体科

看完文章分三步

第一步点赞,第二步点亮在看

第三步分享朋友圈给更多伙伴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