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桐乡蚕桑文化丨ldquo清明轧蚕花 [复制链接]

1#
如何治好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87762.html

“清明轧蚕花”是蚕农以蚕神信仰为中心,以象征蚕茧丰收的“蚕花”为标记的蚕桑习俗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人们对蚕神护佑,求得丰收的感恩活动,是蚕桑神明文化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活的写照,其时间主要选定在蚕忙前夕的清明时节,在桐乡人民“清明轧蚕花”的活动中,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了蚕花娘娘的魅力。在活动现场,由桐乡的姑娘扮演蚕花娘娘,“蚕花娘娘”站立在龙船的船头,会有小伙子在后边划船,领头的小伙子敲着鼓,另有两个人牵引着龙船围绕广场游一圈,“蚕花娘娘”就会为参加观看的人民发放蚕花。这时,人们都会争着去抢蚕花。蚕花娘娘之所以在船上,是因为有蚕花水会的习俗,这一场景正是模拟了蚕花水会上蚕花娘娘显灵的场景。非遗博物馆的影视资料显示:蚕花水会就是祭祀蚕花娘娘的庙会,欲求民蚕丰收的美好意愿。

在蚕花水會上,四面八方来的蚕农会摇着快船、缫丝船、打拳船、高杆船等进行水上表演,加_上助兴的人们,形成了及其热闹和喜庆的水上表演.有谚语道:“蚕花廿四分一张蚕种十二筐,借钿买叶到余杭”,桐乡虽是养蚕胜地,却不供应蚕种,需到余杭县购买蚕种。如果一张蚕种真的能有十二筐大眠蚕,那么蚕农借了钱也要买桑叶养蚕了,由于陆路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余杭的桑叶运到桐乡已经不新鲜,于是人们便改走水路,用小船以最快的速度将蚕叶运到桐乡,久而久之人们也就练就了水上“摇快船”的习俗。摇快船,就是各个船队进行比赛,快船比的自然就是速度。摇快船的人是有目标的,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取得第一。摇得最快的船队,就可以到庙里摘取蚕花,摘取到蚕花,就预示着在蚕花娘娘的庇佑下,养蚕会丰产、丰收。通过举行这样的比赛,不仅是为了祭拜蚕花娘娘,也是有利于提高划船技术和船行速度。

除了水上表演,在岸上,蚕花戏会持续三天。蚕花戏包括越剧、花鼓戏、皮影戏等。

而拳船是水乡所特有的一种习俗。人们在船上习武,以达到强生健体,借助生产和生活工具作为武器,所传承下来的民间的船术,具有浓郁的水乡、蚕乡风情。

而高杆船是蚕花水会的压轴大戏。桐乡高杆船技是蚕神祭祀仪式上边沿的水上模拟蚕宝宝吐丝做茧动作的民俗杂技项目。它的精神内核是蚕神信仰,主要流传于桐乡洲泉镇一带农村。所谓高杆船,顾名思义,必然有一高杆立于船上,这高杆就是极具韧性的粗壮的竹竿。表演者身上穿着白色的服装,从竹竿爬到高端。体现了水乡人民过人的胆识和勇气。桐乡的高杆船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在清朝末期和民国期间达到鼎盛时期,表演时间是在每年清明节前后,整套高杆船表演有十八个动作,都是模仿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也有表示桐乡人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愿望与追求。原来的高杆船和拳船都只有在双庙渚水会和含山附近的水上才能看到,但是如今,在桐乡乌镇的景区中就有高杆船和拳船的表演,每日都会有专业的演员在表演展示,如果幸运,就能欣赏到这精彩的表演,感受水乡的独特魅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