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
蚕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蚕·初相遇
梓竹:“黑黑的,好像是芝麻。”
淇淇:“黑黑的,圆圆的像一个小豆豆。”
土豆:“这是蚕宝宝小时候的样子。”
小帅:“我在电视上看到的是白色的呢,怎么那么小,那么黑。”
佳睿:“那我们给蚕宝宝吃点东西让它长大。”
“可以给蚕宝宝喂点米饭,让它长大。”
“给蚕宝宝喂点牛奶,我们就是喝牛奶,长得壮壮的。”
“我最喜欢吃水果了,喂它吃点水果吧!”
“蚕宝是吃桑叶长大的。”
小科普:蚕宝宝吃葡萄叶、蒲公英叶、无花果叶、生菜叶,但是桑叶是最适合蚕宝宝吃的。
“你们快来看,这里有好多毛毛虫。”
“这不是毛毛虫,这是长大的蚕宝宝。”
“哇!蚕宝宝真的长大了,好神奇。”
“它是从之前那个黑点点长出来的吗?”
“是呀是呀,它变成白色的了。”
“它的身体歪歪扭扭的。”
“它长得好胖啊。”
“它有好多好多脚。”
.......
我的蚕宝宝最可爱了,每天爬来爬去,还经常仰着头,像极了思考问题的大学者。
蚕·再认识
“蚕宝宝怎么不动了?”
“蚕宝宝为什么不吃桑叶了?”
“蚕宝宝是睡着了吗?”
“可能蚕宝宝生病了。”
“那怎么办呢?”
……
为了弄清楚蚕宝宝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我们一起查找蚕宝宝生长过程的资料。
原来蚕宝宝从孵化到结蛹,一般要经过四眠、五龄,发育到一定的时候就要脱去旧皮,生长新皮。在脱皮期间不食不动叫做眠。
“你们猜猜这是什么?”
“这是茧。蚕宝宝就躲在里面。”
“那蚕宝宝躲在里面做什么呢?”
“它躲在里面换衣服。”
“它换好衣服,就变成‘蝴蝶’飞出来!”
这只“小蝴蝶”期待你的蜕变哦~
蚕·绘历程
在养蚕的过程中,孩子们记录蚕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做了漂亮的拓印画,有的画出了蚕宝宝的一生,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记录蚕的点点滴滴。
在养蚕的日子里,孩子们每天细心地照顾这些弱小的生命,慢慢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从一开始的抗拒接触,到后来的亲密无间,孩子们获得了爱的体验。
自己亲身实践收获的不仅仅是蚕宝宝形态变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自己获得了探究体验的机会,亲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