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西民俗摄影协会参与扶贫攻坚工作纪实中 [复制链接]

1#

扶助贫困,兴边富民

杨建粟会员供职于中共靖西市委党校,多年来,他怀有一颗回报社会之心,踊跃参加公益事业和文艺志愿活动,乐于将才艺奉献社会、服务人民。

图|在杨建粟帮扶下,贫困户潘长关养牛2头,当年收超一万元,年实现脱贫目标。(工作队/摄)

年至年间,杨建粟用自己摄影稿酬先后给呑盘乡灵光村赵朝超等三名因贫困而辍学儿童出资读满高中毕业。在扶贫攻坚大会战中,他身先士卒、不畏艰辛、起早贪黑到贫困户中去宣传党的扶贫政策,结亲帮扶,与贫困户商定脱贫计划,落实“八有一超”,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使帮扶对象5家贫困户在年全部实现脱贫目标,年人均纯收入超万元,过上新的生活。

图|贫困户周雪霞在杨建粟帮扶下进厂务工,实现年收入元,年实现脱贫目标。(工作队/摄)

几年来,杨建粟为贫困户捐款捐物达五千多元;为八十岁高龄多位老人免费拍照。杨建粟被县里评为“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

图|杨建粟深入贫困户调研帮扶,靖西“老乡家园”迁入户农民在扶贫车间工作(周信实/摄)

结亲帮扶,脱贫致富

张琪琪会员是仫佬族,在罗城县文联工作。年以来,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进行全面动员,吹响了脱贫攻坚大会战的号角。

在脱贫攻坚大会战中,张琪琪在完成本职工作外,先后联系帮扶罗城县乔善乡拉龙屯贫困农户五户,贫困人口29人,根据不同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精准帮扶,用心真扶,不论白天黑夜、风霜酷暑,只要帮扶对象需要,随叫随到,多次与联系户“同吃同商同劳动”,制定切实有效的脱贫计划和措施,为联系户的项目、补助资金等问题精心扶助。

图|张琪琪与帮扶户同劳动(工作队/摄)

图|张琪琪指导帮扶户生产(工作队/摄)

在落实“八有一超”、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过程中努力发展生产;在确保联系户吃穿不愁、医疗保障、子女教育保障基础上,积极帮助联系人转移劳动力,发展种养产业;

为提高生活水平,多次入户送温暖;先后完成了蒙国宁、罗高2户的旧房改造、韦建明户的危房新建。几年来,张琪琪所联系的贫困户在年全部实现脱贫,并实现致富的“双目标”。

图|张琪琪帮扶户蒙国宁旧房改造成果(张琪琪/摄)

文化扶贫显身手

韦云海会员在都安瑶族自治县文联工作,现任都安县板岭乡永仁村第一书记。自年以来,他先后组建都安摄协等八个文艺家协会,举办各类文艺采风活动28次,发展会员近百名。

年5月,联系助学资金元资助永仁村三名小学生,为三个贫困户排忧解难。年底建立永仁村成立村级文联工作站,推动各类文艺活动的开展。当年,永仁村被评为自治区美丽乡村示范村,获得奖补资金20万元,筹资5.5万元把该村的文化广场亮化、绿化、美化,并把舞台排练场加盖钢棚,年成功举行永仁村春节联欢晚会。

图|韦云海为永仁村建成的农村书屋(韦云海/摄)

投入1万元清理永仁村九磨河道,优化环境;个人捐给永仁村一台移动音响,宣传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同时,注重方法,召开群众大会,把村里的各类纠纷顺利调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文字、图片宣传脱贫攻坚工作,建立健全所在村的文化基础设施。

图|韦云海募资为村小学添置的电脑(陆秀玉/摄)

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定村原来是个贫困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当地优势,组织群众学习藤蔓编织技术,所编织的各种工艺品销往全国各地,还收到不少出口订单,昔日山村变成小康“藤编村”。

图|村民们的藤编工艺品(覃建敏/摄)

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古朝村为早日实现脱贫,引进一项适合本地发展的扶贫项目“贷牛还牛”,农民从扶贫机构那里拿小牛回家,养大了再还给扶贫机构,中间的差价就是农民的收入。

图|古朝村的“贷牛还牛”养殖基地(陆秀玉/摄)

基础育智,技术扶贫

南宁籍会员李进生是个民营企业家,多年来一直热心做公益活动,除了为协会工作提供支持外,还为扶贫助困事业给予大力帮助。

图|何运斌会员在金地旺农业示园拍摄百香果(黄继贵摄)

他创办的金地旺农业示范园,种植优质的百香果、红心巴罗,引进外地“红樱桃”等水果。

图|李进生会员在自己的金地旺农业示范园区检查百香果生长情况。该园长期为农民提供种植示范活动(黄继贵摄)

他多次在园区举办学习培训班,接待有关农技推广院校和各地市扶贫种植培训班到园区参观学习先进的种植栽培和管理技术,远在边境那坡县华江乡规弄村长也带队来过示范园参观学习种植百香果技术,李进生为各地培养了一大批种植人才。

图|那坡规弄村民到李进生农业示范园学习百香果种植技术(李进生/摄)

李进生还利用自己创办生动传媒公司网红孵化基地,培养带货主播,对家庭贫困出身的学生实行减免学杂费,为贫困生学习贡献出一份力量。

图|李进生网红孵化基地举办的线下直播培训班(工作队/摄)

立足本职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日前,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小平阳镇和平村下里鸭屯,欧广安会员对口帮扶的毛锡能、毛锡红和黄国旺3家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目标。

在对口帮扶工作中,欧广安“立足本职工作,助力脱贫攻坚”为己任,在完成本职繁重的工作前提下,利用休息日的时间,深入帮扶联系点贫困户调研并做好脱贫攻坚计划。

图|欧广安帮扶户种植的中药“天冬”喜获丰收(工作队/摄)

他了解到种植中药材“天冬”是一条符合对口扶贫户当地气候的致富新路子,千方百计找到该中药的种子,并了解到销售渠道,按政策帮助贫困户争取到帮扶补助资金,鼓励和引导帮扶户利好土地资源科学种植水稻和中药材等,实现了家庭经济收入达标。

图|欧广安会员深入对口帮扶对象了解情况(工作队/摄)

他还资助帮扶户1名小孩到职业学校就读,出色地完成了3个帮扶户脱贫任务;同时,欧广安还利用手中的镜头,去聚焦脱贫攻坚工作,他拍摄的扶贫题材《村村通路》和《瑶山新校园一粤桂合作教育兴》先后在年和年入选广西艺术作品展;年9月《库区移民捕鱼忙》入选西南六省区市摄影作品展;《锁呐接亲》入选年平遥国际摄影展,展现了新时代摄影人乐于奉献于扶贫攻坚工作、务实为民的精神风貌。

忻城县是有名的大石山区,山多地少,养蚕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途径,县扶贫办组织有关专企业,专门成立育蚕车间,为群众集中提供优质蚕种。

图|韦远芳/摄

电商扶贫勇当先锋

苏静海会员在柳城县从事个体经营工作,多年来他用自有资源和渠道,线上线下大力宣传本地扶贫产品,并长期为本地贫困户销售自产农产品,仅在中秋节期间,扶贫产品销售金额高达多万元。

图|苏静海给在自己工厂做工的贫困户农工发放节日慰问金(工作队/摄)

店门店长期聘用贫困户子女做销售人员,让他们就近工作,大大改善了他们家庭生活条件。在今年疫情期间,苏静海特别关心贫困户的生活,给他们送去了物资帮助,资助特别贫困学生上学,还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送去价值两万多元的慰问品。

图|苏静海的土特产店被授予“柳城扶贫馆”揭牌仪式。(工作队/摄)

图|柳城县扶贫办领导在扶贫馆里调研贫困户销售的农副产品(工作队/摄)

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扶贫办的支持下,苏静海的门店升级为“柳城扶贫馆”,更好的为宣传和销售柳城贫困农户的土特产品服务。

电商直播引领致富

潘炳康、黄坚、吴海强、谢方明等会员同在中国大唐广西公司工作,通过争取单位支持和运用自身专长,除了平时宣传扶贫攻坚先进事例外,还在国家扶贫日通过“云展示”和“云直播”方式在主流网络媒体直观介绍中国大唐集团定点帮扶大化瑶族自治县脱贫攻坚的情况,全面展示脱贫攻坚成果。

图|南宁电视台“云直播”主会场(潘炳康/摄)

“云直播”活动在南宁电视台设立主会场,三组记者分别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城、安兰村、板兰村连线采访,同时在南宁广播电视台抖音号、南宁头条、南宁手机台等平台直播。“云直播”以记者现场采访异地扶贫车间、“大唐奖学金”的颁奖、启明星课堂的教学授课以及安兰村和板兰村村容村貌变化、七百弄鸡和努比亚羊、肉鸽的特色养殖等11个场景的“云直播”,展示了扶贫干部不畏艰苦、扎根瑶山、倾情奉献的形象。

图|援建的板兰村行政中心“云直播”分会场(黄嘉标/摄)

大唐广西分公司共为大化县精准扶贫投入资金9千多万元健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合适当地发展的特色种养殖业;派出扶贫干部31人,定点帮扶的板兰村、安兰村提前一年实现整村脱贫。

“云直播”活动在线观看量达37.7万人次,直播后回看浏览量达30.6万人次。有力地向社会大众展示了中国大唐帮扶大化瑶族自治县扶脱贫致富的丰硕成果。

图|安兰村第一书记黄坚会员(右一)查看贫困户水柜建设(谢方明/摄)

图|中国大唐定点帮扶大化县援建的标准养羊基地(吴海强/摄)

收集整理:梁峻吴海强

编辑:黄继贵刘洞天郑子湛

审核:潘炳康农如松、何运斌黄福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