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浒墅关地标这座塔钟沉寂多年,最近再度敲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民间偏方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20/5639543.html
朗诵:罗伯特将近许市望见虎丘杨万里〔宋代〕许市人家远树前,虎丘山色夕阳边。石桥分水入别港,茅屋垂杨仍钓船。此诗中,宋代著名文学家、理学家杨万里所描述的“许市”就是现在的浒墅关,不过它名字的最终确立可谓是几经波折。

图|杨万里

之前网络上曾兴起过一阵城市改名土味儿大赛,石家庄、枣庄、驻马店、合肥等城市常年高居榜首,以至于往后大家每每想起,他们总会被提出来遛一遛。毕竟每每想到,家乡地名从文雅十足的常山、兰陵、汝南、庐州变成什么庄、什么屯,当地网友总少不了留下一串不争气的眼泪。但直到江南君了解到了浒墅关改名的渊源,才发现原来它才是真正的惨。浒墅关镇

活码头

浒墅关

运河苏州段示意图

浒墅关的心酸改名史

“先有浒墅关,后有苏州城”。浒墅关始建于秦朝,相传秦始皇南巡“求吴王剑,发阖闾墓”的时候,看见白虎蹲丘(今苏州虎丘)上,率部追赶20余里,虎不见处,即名为“虎疁(Liú)”地。可以说这是浒墅关的第一个名字。虎丘剑池“疁”字是火耕之田的意思。《说文·田部》:“疁,烧种也”。意思就是把地上的草木烧掉,以草木灰为肥料,就地耕种。“虎”从虎丘或者白虎而来,“疁”从烧种而来,想必这就是“虎疁”的名字来源之大概了。浒墅关的第二次改名在唐代,因为唐代皇室避讳“虎”字,因此,改为了同音的“浒(H?)疁(Liú)”。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吴越王叫钱镠,而“疁”字好巧不巧跟“镠”同音Liú),于是乎又因为名字的忌讳,只是这次同音也不行了,直接将“浒(H?)疁(Liú)”改成了“浒(h?)墅(shu)”。吴越王钱镠两个能避讳的字都避讳了,这下应该没有啥问题了吧?谁成想,到了清代碰上乾隆皇帝下江南,也不知是因为乾隆皇帝没有看见“浒”字的三点水,还是真的刚巧不认识,把浒(h?)墅关念成了浒(x?)墅关。乾隆皇帝南巡图乾隆皇帝本来就自诩文艺青年,没事就喜欢写首诗,在名画上提个字、盖个章啥的,你要说他读错字,不等于直接说他没文化吗,谁也没这个胆呀,于是浒(h?)墅就干脆改成了浒(xu)墅。要是乾隆皇帝早前看过《水浒传》就好了,不然也不会发生这等尴尬之事。不过也不一不定,说不定他老人家大笔一挥,《水浒传》直接改名《水许传》了。不过这种说法值得深究。在杨万里的诗以及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范成大的《吴郡志》等史料中都有“许市”的记载,可见至少在宋的时候,浒墅还是有过其他“曾用名”的,而且这个“浒”读成“许”应该也并非错读,而是与吴语方言读音有莫大关系。浒墅到底是不是因乾隆皇帝改成了“许墅”值得推敲,但这个民间轶事却从侧面表明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是亲临过浒墅关的。如此看来,竟有点高级“凡尔赛”那味儿了。综上,只能说“虎疁(Liú)”几经变化,逐渐改成了连妈都不认识的“浒墅”,与封建强权有很大程度上的关系。

古代高速收费站物流集散中心

浒墅关上往来的货船“浒墅”这两个字有了,那么“关”又从何而来呢?提到“关”这个字,大家脑海里冒出来的估计就是诸如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嘉峪关”之类的有着高大城楼的重要关卡。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但是来到浒墅关的人莫不好奇,这里也瞧不见那样的关口,那为何要叫浒墅关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浒墅关的社会地位了,准确的来说是税收地位。浒墅关钞关早在元代至正年间,也就是公元-公元年的时候吧,浒墅就开始设立抽分竹木司了。简单点来说就是对往来客商以货物量的多少来收税,听起来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高速收费站。到了明代宣德年间,当时国家“宝钞”,也就是钱发行过多,导致钱贬值,百姓也不愿意花钱了,这导致国家财政收支不平衡。为了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当时就在长江、大运河这些重要关口设立了钞关,对过路商船收费,把多的钱收归中央,再投入市场流通。明代·宝钞当时的浒墅关作为运河关卡,位于长江、大运河的交通要冲上,是京杭大运河沿线的七大钞关之一,不光很有钱,还极其热闹。《浒墅关志》是这么说的:“(浒墅关)为南北往来要冲,舟航喧集,商贾骈毕,课甲于他省”。总结为两句话,“忙的要死”、“富得流油”。江南的棉布、药材、茶叶在苏州运往北方贩卖,北方的小麦、大豆经由运河运往南方;而湖广、江西的稻米又沿着长江、运河运往枫桥,形成了苏松地区重要的稻米集中市场。放到现在就一妥妥的物流集散中心。商船多了、货物流转多了,税收自然不会少,在浒墅关税收巅峰时期时,在大运河的七个钞关中常年排在第一,而在清朝户部记录的全国24个关卡中最高排到了第3位,仅次于粤海关和九江关。

超强商业综合体混搭运河古镇风光

作为曾今的吴中第一镇,浒墅关标签除了钞关,还有桑蚕。自古以来,桑蚕是江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浒墅关的另一个代表性产业就是桑蚕业。蚕茧一个人、一所学校、一个蚕种场带动了浒墅关的桑蚕事业发展。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旧照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的蚕丝科研者、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校长——郑辟疆。

图|郑辟疆

他长期从事蚕丝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尤其对改良蚕种,组织蚕丝业合作社,推广养蚕、制丝新技术,有卓著成绩。对我国蚕丝事业的革新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图|郑辟疆(左二)费达生(右二)夫妇与费孝通(左一)在太湖疗养院看望兄弟费青(右一)郑辟疆在浒墅关创建了桑蚕养殖专业学校,并集资创建了大有蚕种场,后者也成为民国时期全国最大规模的蚕种场,培育的蚕种遍布江浙皖主要蚕区。大有蚕场现在,大有蚕种场虽不再运营,但是却成为一座记录江南繁盛的博物馆,成为运河辉煌的一个缩影。浒墅关运河钞关的辉煌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往来的货船依旧经由京杭大运河在浒墅关段来来往往。与运河相伴而行的是沪宁高速铁路线上飞驰的列车还有大型商圈。与运河几乎平行的沪宁高速铁路线如今浒墅关的超级商业集群无疑让浒墅关成了中产的天堂。苏州唯一的瑞典家具卖场宜家、世界强日本永旺商场、运动品牌迪卡侬再加上全国第二家Costco(全世界销量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批发卖场)聚集组合成一个超级购物大商圈,可以说你想要的,这里都有。桑蚕基地重现光彩,巨型商圈相伴于运河、高铁线,这不禁让人回想起几百年前那个舟航喧集、汇集全国各地流通物产的码头了。高新区宜家参考文献:[1]范金民.15~19世纪大运河的物货流通与苏杭城市经济的发展[J].运河学研究,(01):18-43.[2]杨伟娴.清代浒墅关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3]苏迷.从虎疁到浒墅关[EB/OL].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