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资讯网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49291.html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广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和厚望,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区之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数据显示,年底,广西农村贫困人口为万人;到年末,全区农村贫困人口为2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年底的10.5%下降到0.6%;截至年11月底,广西剩余的2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贫困村、8个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胜利在望。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各级人大义不容辞。
年7月,栗战书委员长率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广西检查野生动物保护“一决定一法”的实施情况时,特别关心人工繁育饲养野生动物的处理问题,要求区别情况,稳妥处理,保证贫困养殖户不减收不返贫。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栗战书委员长指示精神,积极履行人大职责,督促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快推进野生动物人工繁育饲养产业转产转型工作。截至目前,全区人工繁育饲养野生动物处置率达%,已兑现补偿资金11.9亿元。
多年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政治责任、放在最突出位置来抓,立足本职、主动担当,连续8年持续加力推动扶贫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了新时代脱贫攻坚“人大篇章”。
年9月18日至2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深入大新县、靖西市、那坡县调研,走访慰问边境地区困难群众。摄影/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黄克
01
主动担当作为,精心谋划施策
年1月,新当选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的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自治区人代会上向全区多万各族人民发出最强音: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聚焦深度极度贫困地区,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本届人大常委会产生不久,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王跃飞主持召开常委会党组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组织制定实施关于落实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常委会各副主任分别带队,深入所联系的贫困县,进行“解剖麻雀”式调研督导,把脉扶贫难点,协调地方和区直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分管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张秀隆副主任身兼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经常率队深入全区各贫困县和深度贫困村,仅年一年,全区30个贫困县就走了两轮,所到之处,进村入户,查找问题困难,研究对策举措,协调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人大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特色鲜明的广西人大工作品牌。常委会及时组织打造“人大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品牌,围绕确保年实现全面脱贫,进而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人大立法、监督职能和代表作用,形成一套有广西特色、可复制推广的人大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制度机制。
推动脱贫攻坚,需要上下联动,这是广西各级人大的共识。年5月,全区人大系统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百色市田阳县召开,8个市、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经验做法。大家表示,要坚持把推动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各级人大共同的政治责任,努力在全区脱贫攻坚战场上展现人大新作为、谱写人大新篇章。
年5月14日,全区人大系统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百色市田阳县召开。摄影/谢欣哲
02
加强涉农立法,护航脱贫攻坚
把脱贫攻坚纳入法治轨道,是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作出的重要部署。常委会迅速行动,及时组织对自治区扶贫开发条例进行修订,明确扶贫开发对象、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扶贫开发措施以及扶贫开发项目与资金管理等内容,为依法推进和规范全区扶贫开发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法制支撑。
常委会还结合广西实际,制定或修改了一批地方性法规,以法治的力量推动脱贫攻坚。年以来,颁布实施或修改乡村清洁条例、蚕种管理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柑橘黄龙病防控规定、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林木种苗管理条例、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抗旱条例、民族教育促进条例、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
广西是柑橘主产区,柑橘产业在群众脱贫增收致富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近年来基层干部群众和人大代表反映强烈的柑橘黄龙病肆虐问题,年,常委会主导制定自治区柑橘黄龙病防控规定,这是全国首个专门针对柑橘黄龙病防控的地方性法规,对促进广西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意义深远,社会反响很好。
百色市人大代表、靖西蚕业技术指导站工作人员赵潇介绍说,年,自治区蚕种管理条例实施以后,百色市人大常委会也出台了加快桑蚕产业发展的决定,引导贫困户以种植、入股、务工等方式参与桑蚕生产园区建设,蚕桑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群众增收脱贫支柱产业之一。
03
加强脱贫监督,压实攻坚责任
“有安全饮水是我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指标之一。请问脱贫攻坚以来,我区为保障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扶贫部门在保障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工作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年7月,广西人民会堂多功能厅格外肃静,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区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就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吴玉斌等10位常委会委员围绕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标准和责任落实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询问,自治区水利厅、扶贫办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到会应询。为增强专题询问工作实效,常委会组成人员现场填写了《应询满意度调查表》。各方对此反应较好,认为问询者问出了要害、问出了深度;应询者感到了压力、找到了问题症结与对策。
这次专题询问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就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持续监督工作中的一次。以来,常委会先后开展了扶贫工作专题询问,审议关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情况、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情况、调整全区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情况、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产业扶贫工作情况、年脱贫攻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专项报告,紧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跟踪督查,推动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和改进脱贫攻坚工作。
年7月24日上午,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就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摄影/赵思华
好的法律法规必须有效贯彻实施,才能最终造福于民。让法律法规长出“牙齿”。年,常委会开展自治区扶贫开发条例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深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等深度贫困地区,进村入户走访、随机随点抽查,抓住法规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
“我从年起开始养竹鼠,年扩大规模,吸收13户贫困户参与养殖、分红,村集体经济入股20万元,每年上交3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现在政府要求将竹鼠全部封存,我们资金周转不来,面临很多困难。希望补偿资金尽快到位,也好尽快转产转型。”来宾市兴宾区润卓专业合作社韦仕强忧心忡忡地说。
年6月,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部署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先行开展“一决定一法”执法检查。常委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