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石泉县年度“十佳科技人才”拟表彰人员公示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努力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石泉凝聚强大合力,今年7月启动了石泉县“争当石泉十佳、唱响石泉十美”年度评优树模活动以来,各镇、各单位和企业推荐了“十佳科技人才”候选人若干,经过推荐阶段、审定候选人,现在进入到公示阶段,石泉县农林科技局接受社会监督。
(
1、张正毅(拟推荐为县委、县政府表彰),男,48岁,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从事蚕桑工作二十八年。自年以来,培训蚕农余场、1万余人次,培训蚕桑、乡镇干部余人次,示范推广蚕桑适用技术10余项,编写蚕桑技术资料6份;编报蚕桑产业项目可研65个,立项45个,为争取中省专项资金万元,提供了超百万字的高质量的项目资料;承担并出色完成了全县蚕桑产业发展决定、意见、规划、调研等系列重大材料起草工作;在《北方蚕业》《中国蚕业》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省市科技成果奖五项,获县林业、蚕桑系统“先进个人”二次,近九年里,七年考核为“优秀”,两年度获县级“优秀科技特派员”。
2、李文*,男,43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二十年来始终奋战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第一线,积极投身于重点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工作,深入开展大量试验示范,寻找优质高效的新品种、新技术;二十年来的农技推广工作,使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县乡村的山山水水,在技术推广工作中,坚持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科技成果写在大地上,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在技术操作上,亲自示范,从严把关,获得农民群众的高度好评;农民群众上门请教、电话咨询,他从来不厌其烦,多年来共进行各种技术咨询,田间指导上万次,培养各类种植专业户余户;工作中吃苦耐劳,辛勤钻研,积极总结经验,在自己普通而又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挥洒着汗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农技人的情怀和梦想。
3、彭*,男,48岁,中共党员,石泉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工程师。曾从事林业种苗生产管理、林业技术推广、编制多项林业规划方案、撰写申报林业申请立项及可研报告、森林资源调查、工程造林作业设计及技术指导、征占用林地设计、森林火灾调查及评估、林木采伐设计、林政资源管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工作。他深入田间地头搞好育苗技术指导与服务;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全面提高林农技术水平;编制各项林业工程建设方案和调研报告;先后参与并完成了我县“长防林”建设、“天保”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任务;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参加了我县森林资源“一类”调查(简称“连清”工作)和“二类”调查工作;积极参与和配合局林政股搞好林木采伐和征占用林地设计及勘验工作;协助局林政股和森林公安查处林业案件;参加了林改工作。
4、叶剑,男,43岁,医院业务副院长,中西医结合内科副主任医师,陕西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及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四届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项省市医疗组织职务,石泉县政协委员会十一、十二届委员。年毕业于陕西省中医学院医疗系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学历,工作期间多次获得县委县政府及主管局表彰和奖励,医院急诊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进修学习和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局挂职锻炼;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年,主持完成的“医院脑积液置换术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科研项目获得安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5、李文早,男,48岁,中共党员,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安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医院骨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医院骨科创始人之一。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医院进修学习、查阅大量书籍期刊,了解骨科治疗的新技术,新进展,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率先开展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脊柱骨折钉棒内固定术、PFNA内固定术等重大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年撰写论文两篇发表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6、马亿来,男,56岁,云雾山镇畜牧站干部。年毕业于陕西省农校畜牧兽医专业,扎根基层34年,他不仅工作敬业,为农村畜牧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而且科研和学术成绩非常显著。曾参加过多项科研项目的实施,他主持开展过大棚养猪技术项目、陕南灰鸡遗传育种与繁殖项目,以及牛体培植牛黄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项目荣获安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而且,在国家级核心科技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如《大棚养猪的技术指南》、《用牛体培植牛黄的技术》、《浅谈牛羊睾丸的营养及食用方法》等。在刻苦钻研科研项目的同时,他也是农村畜牧业的优秀技术指导。在他的指导下,云雾山镇大力发展畜牧业,将松树沟村建成畜牧专业村,农民将畜牧作为主导产业。林下养鸡产业规模也在日益扩大。
7、杨兴刚,男,29岁,城关镇双桥村村民,他通过阅读大量的现代农业科技书籍,自学了苗木育种、嫁接、修剪等专业技术,掌握了国家二级濒危珍稀植物中华文木的育苗技术。在本村流转土地栽植了银杏树、桂花树、金弹子、中华文木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景观苗木亩,总资产达到余万元。今年他先后到四川茂县、简阳等地多次考察学习,深入了解“四川李”、杨桃的习性及栽植技术,经多方考察论证,决定引进栽植。目前,已流转土地余亩,修建道路5公里,整理土地亩,年底完成李子园建设亩。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本村村民纷纷发展瓜果种植、苗木栽培,形成了一定规模,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8、叶必伟,男,30岁,中共党员,现任石泉县水利局水利勘测设计院副院长。该同志生活勤俭朴素、热衷公益、热爱学习、肯钻研,在同事之间口碑良好,工作期间先后参与完成了《北辰森林公园滑坡处理施工方案》、《石泉县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工程》及《石泉县第二水厂古堰银龙片区供水工程》等多处与石泉息息相关的水利工程设计,提出的很多方案通过讨论被采纳实施,为工程节约了大量资金,很大的提高了工程效益。同时参与管理了石泉县3条中小河流7个重点河段治理任务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完成了石泉县“十二五”规划中小河流治理任务,涉及新修、加固堤防和护岸共计16.84公里。为保障池河、饶峰、两河、中池、迎丰五个集镇的防洪安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9、杨建庚,男,53岁,中共党员,六台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他坚持科技创新,引进草莓新品种,进行统一包装销售,注册申请了“石泉红”富硒草莓商标,并申报列入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引进了茶树优良品种“陕茶一号”等优良新品种,在曾溪镇六台山和后柳镇柏桥村建立两个标准化示范茶园,引进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和技术,先后开发出了“六台云峰”、“*谷茗”红茶、绿茶系列产品10余个,申报国家外观设计专利3项。在他的不断努力和积极推动下,企业已建设有富硒绿茶、红茶两条清洁化标淮生产线,草莓精拣及保鲜车间,建立了富硒土特产研发中心、农耕技术培训中心、休闲农耕接待中心、茶艺文化及产品展示大厅及“三和”电子商务平台等配套设施。
10、罗来卫,男,42岁,中共党员,陕西奥邦锻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一直注重科技创新,博众家之长,为公司建设了完善的研发制度,并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多个项目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为正在起步阶段的奥邦锻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作为多个技术主要发明人,亲自构建了公司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并积极对公司管理层和技术人员做知识产权战略培训。亲自主持研制了公司几乎所有的主营产品开发项目共计30多种产品,均已上市安全运行,反应良好,为公司树立了金牌形象,项目的核心技术全部申请了专利保护,先后申请了近40项专利,其中30余项已得得授权。
11、秦友华,男,42岁,中共党员,现任石泉县蚕种场副场长、高级农艺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创新的种茧育桑科学配方施肥技术、蚕种质量控制体系及冷浸种延时浸酸技术等技术为全省首创,7年“天虹”牌蚕种获得陕西省名牌,质量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其主持雄蚕品种、天然彩色茧品种特色品种选育研究,丰富了我省家蚕品种的多样化、特色化;圆满完成了夏秋抗高温品种两广二号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解决了全县乃到安康主要夏秋季蚕病易发、养蚕效益不高的难题。他多年在生产一线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累计在省级以上科技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15篇,多次被省、县、主管单位及单位评为先进个人,先后获得省级农业推广成果一等奖一次,省级科技进步三等成果奖二次,市级科技进步成果奖三次。
投稿-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