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诗接龙黑天白日龙1120首教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科诊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本教案设计的文本、音频可点击链接古诗接龙II文字+音频资料

〇、预习检查

1.朗读:听录音跟读,接龙读,按学号读,师生对读,跟bgm齐读等多种形式

一、总述

佛家有一句话,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意思是微小的一花一叶,也可以映照出大千世界,花果真这么神奇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花花世界。

二、逐首诵读

1.11《雪》

(1)猜谜激趣:

我们先来看什么花?猜猜这个谜语: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源自天上来。答案就是雪花。

(2)整体感知:

对于南方人来说,雪很罕见,很多小朋友都盼着下雪,罗隐喜欢雪吗?读一读,想一想。

(3)理解:

这首诗中,雪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丰年瑞”。为什么下雪预兆着来年是祥瑞的丰收之年呢?雪下在庄稼上,就像给庄稼盖了一条棉被,也不易引来虫害。而且雪融化后的水留在土壤里,对庄稼的生长发育很有利。

既然如此,作者应该很喜欢雪咯?不。

①结合3、4句,穷人本就缺衣少食,大雪会使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②结合《蜂》,人民的劳动成果都被统治者剥削去了,所以无所谓丰年与否。

(4)翻案诗。

罗隐反对人们普遍认可“瑞雪兆丰年”这句话,和大家唱反调,这样的诗叫——翻案诗,你还能说出哪些翻案诗?(清时有味是无能/家国兴亡自有时/霜叶红于二月花/江东子弟多才俊/尽道隋亡为此河/我言秋日胜春朝)

2.13《卜算子·咏梅》

(1)过渡:

在冬天盛开,而且往往经常和雪相伴出现的是什么花?梅花。

(2)解题:

这是一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作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他常被人们称为“毛主席”。

(3)整体感知:

读一读,词里的梅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长环境艰苦(飞雪、悬崖),漂亮(俏),性格很谦逊(不争),乐观(笑)。

(4)古诗引读:

这首词一共分8句话,写梅花生长环境的是——1-3句

写梅花身姿的是——第4句

写梅花性格的是——5-8句

你能用四字词语来概括一下梅花的性格吗?不畏严寒、不畏艰险、谦虚脱俗、豁达大度,品格高洁。

(5)交代创作背景:

毛主席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年,当时碰上了3年自然灾害,饿死了很多人。同时,一直帮助中国的苏联开始孤立我们,撤走了专家,停止供应重要设备,还蓄意挑起新疆内乱。印度在中印边界发动*事入侵,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当时的困难可真够多的。

(6)理解:

毛主席写这首词是想鼓励全国人民像梅花一样不妥协,不放弃,她在丛中笑,笑就是积极乐观、笑对困难。

如果梅花指的是全国人民,那么“风雨”“飞雪”代表什么呢?包括自然灾害、敌对势力在内的困难和困境。

(7)我们还学过哪些赞美梅花的诗?

(墙角数枝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驿外断桥边/一树寒梅白玉条/我家洗砚池头树)

3.15《柳花词》

(1)过渡:

还有一种花,也很像雪,但是它“似花还似非花”,虽然名字里有花,实际上不是花,而是种子,这是什么?柳絮。在古诗词中一般叫柳花或杨花,古人不知道,以为它是柳树的花。

(2)整体感知:

读一读,柳花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小、轻盈(散、远、悠扬)、姿态很高(花落依然悠扬)

(3)古诗引读:

这首诗选取了柳花的两个阶段来写的,哪两个?1、2句——花开;3、4句——花落。

写花的姿态的是——2、4句,

写花生长环境的是——第1句。

(4)还有哪些诗写到柳花?

(风吹柳花满店香/杨花愁杀渡江人/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榆荚无才思)

4.18《雨过山村》

(1)过渡:我们讲了雪花、梅花、杨花,下面的这种花,也是洁白无瑕,而且香气浓郁,(出示图片)认识它吗?它就是栀子花,一般在春夏开花。

(2)解题:

诗题是什么意思?王建下雨天经过山村时看到的景色。

(3)整体感知:

读一读,你觉得山村的景色和村里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幽静别致(鸡鸣、小桥流水),原始、繁忙(浴蚕)

(4)疏通字词:

板桥:山里人随意用拖来的木板搭成的桥

浴蚕:古代一种养蚕的育种方法,用温水洗,能促进蚕种长得更快。

(5)古诗引读:

①这首诗可以分为“写景”和“写人”2部分,

写景的句子是——1、2、4句

写人的句子是——第3句

②王建不仅写了自己看到的——2、4句

也写了自己听到的——1、3句

(6)理解:

王建最后一句为什么要写栀子花很“闲”呢?为了突出人们的忙碌。

(7)这是一首田园诗,我们还学过哪些田园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种豆南山下/昼出耘田夜绩麻/绿遍山原白满川/故人具鸡黍/中岁颇好道/梅子金*杏子肥/篱落疏疏一径深)

5.17《望夫石》

(1)过渡:

这十首诗里还有王建的一首诗,是他根据武昌当地的一座望夫石像和民间故事写成的。

(2)古诗引读:

武昌当地有一条浩浩不断的江,江畔屹立着望夫山,这就是——

传说当地有一对夫妻,两人恩爱,可是没想到,妻子刚刚生下一个孩子,丈夫就从*去了,妇人只好每天手抱幼子,攀登高山,遥望远洋,冀盼丈夫归来,日日如是,风雨不改。有一天,母子登山时,突遇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母子二人突然在天崩地裂中消失于世上,但他们站立的位置却出现一块巨大的石岩,形似失踪母子。传说是妻子的深情感动苍天,把他们化成石岩,永守山峰。这就是——

即使是化成了石头,长期经受风吹雨打,然而它没有改变初衷,依然伫立江岸,这就是——

这样的忠贞,怎能不让人为之感动,所以作者也希望,这块石头所盼着的丈夫能有一天回来和她团聚——

6.14《池上》

(1)过渡:

栀子花开后,基本上就到夏天了,夏天最具代表性的花是?荷花,也叫莲花。江南可采莲/接天莲叶无穷碧/《爱莲说》。荷花不仅美丽,藕和莲子还能食用。有一个小娃娃就悄悄地去偷采白莲花了。

(2)整体感知:

读一读,你能把这首诗连起来说一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娃?顽皮、天真。

(3)还有什么古诗告诉我们,古代的孩子都玩什么游戏呢?

(草长莺飞二月天/稚子金盆脱晓冰/开帘见新月/蓬头稚子学垂纶/知有儿童挑促织)

7.19《湖上》

(1)过渡:

池上的风景不错,我们再来看看湖上的风景。

(2)整体感知:

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花开,草长,莺)

(3)赏析:

找一找,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花、树、莺、草、湖、白鹭、风、人、夕阳、箫鼓、船)他是从景色——1、2句,慢慢过渡到写人的——3、4句。

作者不仅挑选了非常有春天特点的景物来写,而且他还用了很多小技巧。比如说,他表现出了色彩的丰富美,他用到哪些颜色呢?(红、*、绿、蓝、白、金*)

他同时表现出了热闹和静谧统一的氛围之美——1、4句动,2、3句静。

8.20《送崔九》

(1)过渡:

大自然常常能消除人们的疲劳,使人产生放松、愉悦的心情。有些人甚至想要归隐山林,不愿意回到俗世中生活了。你都知道哪些专门写山水田园诗的诗人呢?陶渊明、孟浩然、王维。

(2)解题:

王维中年就开始半官半隐,他有一幢著名的别墅在陕西蓝田,叫辋川别墅。当时他不是一个人,有几个邻居作伴的,比如说裴迪、崔兴宗,我们学过王维赠给裴迪的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但是后来崔兴宗觉得深山老林没劲,又想回去当官了,裴迪就写了这首诗送给他。

(3)整体感知:

读一读,想一想,裴迪是赞同崔兴宗的做法呢,还是反对呢?(1、2句说要玩得尽兴)

(4)解释典故:

武陵人/桃源:《桃花源记》的故事

裴迪在说,桃花源太好了,住下来你就别走了,别去做官了。

9.12《忆江南》(多少恨)

(1)过渡:

大家都喜欢赏名花,看美景,但是美丽的风景也有不堪入目的时候,为什么?因为它会勾起痛苦的往事。我们来看这首《忆江南》

(2)解题:

我们对作者李煜非常熟悉了,他是南唐的亡国之君,有千古词帝/词坛帝王之称。

(3)整体感知:

整体读,思考:整首词的情绪可以用哪个字来形容?“恨”。他为什么恨?(国破家亡)

(4)理解:

我们懂得李煜为什么会有那么强烈的恨意,既然如此,为什么李煜做的梦这么美好?反衬。梦里的一切都是“旧时”,已经不复存在,只能在梦里感受了。

(5)李煜还是南唐国君的时候,过的生活是“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何等惬意!可是亡国后,一切都变了,春花秋月全都成了往事,“春花秋月何时了”,在他的心中,花儿全凋谢了,不会再盛开了,“林花谢了春红”,只剩他一个人孤独地对着梧桐树“无言独上西楼”,一切的美好都只能在梦中寻找,在梦中一晌贪欢,“帘外雨潺潺”。今昔反差最强烈的还要属他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10.16《前出塞九首·其六》(节选)

(1)过渡:

南唐被北宋打败不是因为李煜昏庸,而是宋朝实力太强。当然,宋朝的*事实力和唐朝相比,又远远不及了。你看,唐朝的文人都知道怎么打仗,比如杜牧对《孙子兵法》就相当有研究,而杜甫呢,也非常了解打仗的道理。

(2)古诗引读:

整体读。杜甫是分哪两个角度谈打仗的?(武器的选用、作战的策略)

(3)启发:

这首诗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示呢?不能一味蛮干,要讲究方法。

三、复习

1.飞花令:

2.根据大意猜古诗

——亡国之君对过往美好的追忆

——在风雨雪中傲然矗立的梅花

——对“瑞雪兆丰年”唱唱反调

——调皮的小娃偷采白莲花

——学本领、打仗要讲究方法

——望夫石的传说

——春夏农村的独特风光

——诗人泛舟湖上,为两岸明媚的春光所陶醉

3.镂空背

4.小测试:

1.“大李杜”指的是()。

A.李商隐、杜牧B.李白、杜甫C.李煜、杜甫D.李贺、杜牧

2.李煜从小就饱读诗书,但是他不可能读过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

A.曹植B.李白C.罗隐D.苏轼

3.刘禹锡的称号是()。

A.诗圣B.诗*C.诗豪D.诗魔

4.王维和以下哪位诗人最要好?()

A.裴迪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5.“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中的小娃正在玩什么呢?()

A.放风筝B.骑牛C.采莲D.钓鱼

6.“莫学武陵人”一句所涉及的典故出处是()。

A.《爱莲说》B.《桃花源记》C.《小石潭记》D.《岳阳楼记》

7.“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表达出梅花()的品质。

A.临危不惧B.不耻下问C.疾恶如仇D.谦逊踏实

8.以下哪一项写的不是梅花?()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C.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D.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9.以下哪一项属于和大众唱反调的翻案诗?()

A.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B.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C.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D.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10.以下哪首诗没有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A.罗隐《蜂》

B.虞世南《蝉》

C.李白《望庐山瀑布》

D.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1.以下哪一项没有表现出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A.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C.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D.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2.我国民间故事众多,以下诗句和相对应的故事匹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天仙配

B.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望夫石

C.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牛郎织女

D.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嫦娥奔月

13.春天到了,小亮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公园春游,以下最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B.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金甲。

14.李煜年出生,25岁父亲李璟病逝,他当上南唐皇帝,35岁时,宋太祖灭南汉,李煜赶紧去除国号“唐”,以表臣服于宋,请求宋太祖放过自己。4年后,李煜投降,被宋太祖软禁至京城。41岁生日当天,李煜被宋太宗赐毒酒而死。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推算,《忆江南》(多少恨,昨夜梦*中)应该大致写在哪一年?()

A.年B.年C.年D.年

15.最近你换了一个新同桌小亮,你俩毫不熟悉,下课时,你发现小亮在看《三十六计》《孙子兵法》,那么,你觉得和小亮交流以下哪首古诗最有可能打开他的话匣子,拉近和他的距离呢?()

A.《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B.《陇西行》(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C.《从*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D.《观猎》(风劲角弓鸣,将*猎渭城。)

(参考答案:BDCACBDCDCCBBCA)

艾蜜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