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痛风科普秋水仙碱副作用大,不能吃谣言 [复制链接]

1#
云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24718.html

经常听到痛风患者提到“秋水仙碱”这个药,您能否介绍一下什么是“秋水仙碱”呢?

秋水仙碱是一种生物碱,最初由秋水仙的鳞茎提取而成。秋水仙碱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特效药物,在痛风治疗中具有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作为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性治疗药物。

那么大家为什么会闻“秋水仙碱”而丧胆呢?

其缘由可能来自那张“早已过时”的说明书,说明书上写道:成人常用量每1~2小时服0.5~1mg(1-2片),直至关节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或呕吐,达到治疗量一般为3~5mg(6-10片)。24小时内不宜超过6mg(12片),停服72小时后一日量为0.5~1.5mg,分次服用,共7天。

很多痛风患者都曾尝试过这种“冲击疗法”,直至出现腹泻、呕吐才停药。实际上秋水仙碱的副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如果按照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很可能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如腹痛、腹泻、呕吐,肌肉、周围神经病变,骨髓抑制,休克,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所以秋水仙碱的这些副作用,特别是对肝、肾功能的不良反应早已令人闻风丧胆,以至于许多痛风患者宁可忍受痛风之痛,也不愿接受秋水仙碱的治疗。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中指出:

★秋水仙碱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48h内用药效果更好;★降尿酸治疗初期,预防性使用秋水仙碱至少3~6个月可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低剂量秋水仙碱(1.5~1.8mg/d)与高剂量相比,具有相同的疗效,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也就是说小剂量秋水仙碱与大剂量秋水仙碱具有同样的抗炎止痛疗效,且副作用小,治疗的关键在于用药时机应越早越好。

秋水仙碱是抗炎止痛药,关节已经不疼痛了为什么还要吃3~6个月呢?

这是因为痛风患者体内尿酸池巨大,而大量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组织内如同一座“冰山”,当服用降尿酸药物初期,尿酸盐溶解如同“冰山融化”,这一过程必然会诱发甚至加重痛风性关节炎。因此预防性用药是必须的。

秋水仙又名草地番红花,原产于中南欧、北非至中亚,其花瓣片边缘呈淡紫色,花朵傍地面而生,别具一格。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秋水仙碱好比冲锋陷阵的将*,奋战前线,帮助机体抗击炎症反应、吞噬尿酸结晶;在降尿酸初期,它是朝中大臣,辅佐降尿酸药物稳定朝中政局,避免血尿酸波动诱发痛风发作。因此,痛风患者拒绝服用秋水仙碱是不明智的!只要遵医嘱服药,注意用量用法即可。

待到冰雪融化,春回大地之时,就是抗击痛风胜利之日!

痛风科(糖尿病中心六部)

科室简介

天津医医院(医院)痛风科已成立18年,现已成为亚太痛风联盟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管理中心天津医科大学医院分中心。依托我院雄厚的代谢性疾病的诊疗研发平台,已形成了一套“以高尿酸血症/痛风为核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