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期中的消毒防病
每期蚕儿饲养前,虽然我们对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进行了严格、细致、全面的药物消毒,但由于受消毒药品、消毒对象、消毒条件、消毒程序及方法、消毒范围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百分百地消灭病原,并且蚕期生产过程中,因大气流动,养蚕人员往来、物资及用具的增加,以及桑叶的采、运、贮过程中,仍然有从外界带入病原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在养蚕过程中,少数弱体染病,在其染病过程中的排泄物污染蚕座及桑叶,造成蚕儿群体反复感染,最终导致蚕病的爆发和蔓延,因此蚕期中,必须自始至终严格执行防病卫生制度,做好蚕体、蚕座、蚕室、蚕具及环境的消毒防病工作。
一、坚持消毒防病卫生制度。
1、蚕室及周围环境设立隔离区。蚕室要建设院墙,开放型的蚕室或蚕棚要建栅栏或用网绳、编织布圈围成隔离区。
隔离区门口设踏步消毒池。蚕室入口设踏步消毒垫。池、垫浇洒消毒液。
蚕室入口换鞋处设室外鞋架和室内鞋架,并备室内专用消毒鞋,换鞋时内外分放。
蚕室设立洗手处,肥皂、毛巾和洗手盆要专用,并保持清洁。定点放置消毒盆,内盛消特灵、漂白粉液或新鲜石灰浆。
2、蚕室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洗手、二换鞋、一消毒”
三洗手:进蚕室前更衣洗手;调桑给桑前洗手;除沙选蚕后洗手。
二换鞋:进蚕室换鞋,进贮桑室换鞋。
一消毒:蚕室、贮桑室、调桑室及隔离区内小环境坚持每日至少消毒一次。消毒剂一般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或消特灵药液。
3、养蚕用具及各类物品未经消毒,不得带入蚕室,贮桑室直接使用。蚕室、贮桑室用具要专用,严禁混淆。采、运桑用具与蚕沙装、运工具分开不得混用。
4、给桑工作不得与除沙、选蚕工作同时进行,除沙应按规定操作,蚕沙要装袋运输至指定的处理场所,不得在蚕室和桑园附近晒蚕沙。
5、各龄眠中,每眠进行一次大扫除,大清洗和药剂消毒。稚蚕各龄眠起处理进行换匾、换垫纸,换下的防干蜡纸要用漂白粉液擦消,防干薄膜用漂白粉液浸泡消毒并晒干使用。
6、严格淘汰迟眠蚕、迟起蚕、弱小蚕、封口蚕等病弱个体,淘汰的病弱小蚕严禁乱放乱丢,必须投入消毒器具中浸泡消毒,每日定时集中深埋或烧毁。
7、重视贮桑室、调桑室的防病卫生工作。食下传染是蚕病感染的主要途径,调桑、贮桑场所潮湿、病菌极易繁殖滋生,要专人负责落实消毒防病措施。室内专用工具要经常洗晒,墙壁地面每日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消毒一次。
二、蚕体、蚕座消毒。
蚕期中使用消毒剂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对防止病毒病、僵病发生和蔓延都有良好效果。但因药剂不同其防治重点也有所区别。
(一)新鲜石灰粉
新鲜石灰粉主要防止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等病毒病的蚕座感染。
使用方法:给桑前用筛或纱布袋把新鲜石灰粉均匀撒在蚕体蚕座上,成霜状,经10分钟后加网给桑,一般每龄龄中使用一次,如有发病,每天1-2次。
(二)漂白粉、防僵粉
消毒对象:真菌、病毒、细菌、原虫
使用浓度:蚁体消毒用含有效氯0.5%;稚蚕期各龄用含有效氯2%;壮蚕期用含有效氯3%,按以下公式配制:
(漂白粉有效氯浓度-防僵粉目的浓度)÷防僵粉目的浓度=加石灰倍数
使用方法:每龄起蚕、盛食各撒一次,发生僵病时每天一次,撒防僵粉后加网给桑。
(三)防病1号
防病1号的成分是多聚甲醛、苯甲醛和陶土(酸性)
消毒对象:真菌、病毒、细菌、原虫。
使用方法:“防病1号”为市售成药,1-2龄用小蚕防病1号,每平方米用药18-27g,3-5龄用大蚕防病1号,每平方米用药36-54g
1、蚁蚕、各龄起蚕各使用一次,发病时每日1次。
2、撒药后即可给桑,但不要喂湿桑叶。
3、此药不可接触碱性物质,改用石灰粉消毒时,需要间隔24小时。
4、对人有刺激、撒药时戴口罩做好防护。
5、撒药后需要闭门窗,30分钟后再给桑。
6、剩余药物应密封保存。
(四)福尔马林草木灰防僵粉。
1份福尔马林加30份草木灰,在塑料带内扎紧,搓匀后备用。一次配药不宜过多,以2-3天用完为宜,撒药时可用手撒布均匀。小蚕期使用,在给桑半小时后在盖防干纸或防干薄膜,已防药害。
(三)药物添食
1、氯霉素添食:氯霉素添食对细菌性肠胃病和败血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配制方法:预防添食用单位氯霉素液,每支(片)加水0.5千克;治疗添食用单位氯霉素液,2支(片)加水0.5千克。
使用方法:预防添食从2龄开始每龄响食时使用,连续两次,治疗添食每8小时一次,连续三次,以后每天一次。一般每0.5千克药液可喷桑叶3.5-5千克,以页面湿润不滴水为原则。
2、灭蚕蝇喷体或添食
灭蚕蝇主要防止蝇蛆病,对壁虱也有驱杀作用。
1、配制方法:添食用倍,1毫升药加水0.5千克,喷体用倍,1毫升药加水毫升(0.3千克)
使用方法:添食时将药液喷在桑叶上,0.5千克药液喷5千克桑叶;喷体时,在给桑前喷洒,以蚕体湿润为宜。
使用时间:四龄盛食用药一次,五龄第二天开始,以后隔日用药一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