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农从催青室领取蚕种后,在小蚕共育室或农户蚕室中,必须按催青技术标准保护蚕种,并进行黑暗处理,直至孵化收蚁,这一保护处理过程,称补催青。补催青工作直接关系到蚕种是否如期收蚁,孵化是否齐一,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标准要求。催青室发种适期主要根据蚕卵胚胎发育程度,气象环境情况,发种路程,以及共育室温湿度调控设备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安全因素,谨慎确定。催青室一般在蚕卵胚胎发育至点青期(已4)或转青期(已5)开始发种,为了防止运种途中遭受高温、日晒的危害,当日凌晨从催青室领种,早晨5点前运抵共育室进行补催青技术处理。养蚕前10—15天,所有蚕室蚕具要彻底洗刷消毒。补催青室要在领种前一天,对室内地面、四壁、周围环境再进行一次消毒。蚕种到达保种室(补催青室)前,要将保种室温湿度调节到标准要求,温度25.5—26℃,干湿差2—2.5℃。特殊情况需要修正补催青温湿度标准,并且调整收蚁时间时,催青技术人员将给予指导性意见。蚕种到达保种室后,按分区收蚁计划进行分包,需要半张蚕种为一收蚁区的共育室,要进行分卵称量。目前常用的包种方法:一、棉纸包种收蚁法。二、收蚁袋包种收蚁法。
分卵所需称量器材:托盘天平或电子称、剪刀、杯具、漏斗等。
棉纸包种法步骤一:首先在蚕匾内平铺一层垫匾纸,再平铺一张棉纸。棉纸包种法步骤二:将蚕种盒剪开一角,把散卵倒进杯具中,然后再把散卵倒撒在棉纸上,用鹅毛或毛刷平摊蚕卵,均匀分布呈长方形,卵厚为一层无堆积。
摊卵标准示意图
棉纸包种法步骤三:摊卵完成后,再覆盖一层同样规格的棉纸,然后将棉纸四周向内对折两次,再用胶带把四角固定,包种完成。注意棉纸四周对折要严实,防止蚁蚕孵化后逸散爬出。
收蚁袋
散卵平附收蚁袋是桑蚕科技人员,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而研制成功的一种最新桑蚕散卵收蚁工具,其主要特点是技术含量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收蚁袋使用方法:1、装种:蚕种在黑暗处理前,将收蚁袋开口处掀起,装入蚕种,然后两手端平收蚁袋轻轻左右晃动,使蚕卵均匀粘着于袋内的特种胶上,最后再将消毒沙每袋倒入半汤匙并再次端平摇动,使袋内没有粘上蚕种的露胶点沾满沙子,以防出现粘蚕现象。2、封口:蚕种装入收蚁袋后,用工具沿胶着边线压封袋囗,即可按技术要求进行黑暗补催青处理。
散卵装袋后蚕卵粘附剖面展示图
黑暗处理方法一:蚕种张数少的养蚕户或共育室,可采用小范围的暗箱式处理。如上图所示。黑暗处理方法二:蚕种张数多的共育室或养蚕户,可将保种室门窗口用黑布棉被封堵遮光,形成暗室。需要进暗室查温补湿时,可用红光手电照明,不得随便开灯感光。收蚁收蚁当日早晨5点,打开黑布开灯感光,感光后1小时达盛孵化,盛孵化后2-小时即可收蚁。收蚁前0分钟,在包种棉纸上撒引桑,吸引蚁蚕附着于棉纸。引桑可切成细长条,便于操作。收蚁时,首先扫除棉纸上的引桑,打开包种棉纸包,蚁面朝上置于匾内。然后用小蚕防病一号或含有效氯0.5%的漂白粉防僵粉进行蚁体消毒,注意撒药粉呈霜状即可。
蚁体消毒10分钟后,再加一层一龄网,随后撒收蚁桑(小方块桑),即可完成收蚁工作。
第一次收蚁桑给桑量应偏少,第二次给桑间隔时间要短,以2小时为宜,第二次给桑后再匀蚕定座。
稚蚕期饲育技术要点
1.养蚕前蚕室蚕具与环境彻底消毒。
2.坚持蚕期防病卫生制度。
.精选良桑。
4.做好保温、保湿、保苗工作。
5.及时匀蚕、扩座。
6.眠起处理精细操作。
7.分批提青,促齐培壮,淘汰弱小蚕。
8.谨防农药中毒。
9.发展小蚕商品化共育模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