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沉寂十几年,曾经的浒关地标塔钟,终于再次 [复制链接]

1#

主编苏小小:大咧咧的女汉纸一枚,心地纯善,自诩“扮得了少女,演得了女王”,常“二”神附体,跟我一起遇见不一样的苏州。

更多关于苏小小,请加

商务合作,请加

▁▁▁▁▁▁▁▁▁▁▁▁▁▁

咚...

咚...

咚...

几声悠长的钟声

陪伴了浒关人十几年的朱家庄塔钟

终于回来了!

沉寂多年,再次响起!

陪伴了浒关人18年的朱家庄塔钟,在中断十几年之后,终于再次响起......

华灯初上,随着指针的转动,陪伴浒关人近20年的塔钟,重新点亮夜空!!

新修好的塔钟,依然古朴典雅,蓝色的钟面,白色的刻度和钟体,夜晚的指针刻度变成红色与绿色。

而且现在变的非常智能,不仅能防水防雷防尘还能自动校时。

敲钟的时间也是完美的避开了大家休息的时间,上午是8点到12点,下午是14点到20点。

那天路过,发现它亮了,开始走了,心里莫名开心了很久。

住在附近的老商家看到钟楼恢复,心里觉得很亲切,以后每天,又能听到了。

曾经的塔钟,一代人的回忆

年,朱家庄塔钟从它建成那一天起,就成了千年古镇浒墅关的标志性建筑。18年来,它陪伴着这座老镇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它的发展。

每当整点听到塔钟的报时,路过抬头看看时间,曾经已经是大家的习惯了。

朱家庄就在浒关老镇最繁华的地段。曾经,钟楼就在这个十字路口的边上,这里还是一个水泥花坛的圆盘,没有红绿灯,后来拆了。

在很多浒关人眼里,伴随着它再次响起,曾经辉煌的塔钟记忆,又慢慢浮现在脑海......

还记得吗,逛街逛累了,会仰视塔钟,几点了,该回家吃饭了吧?

在校园里,听到敲钟的声音,便知道还有多久下课。

塔钟,作为浒关老镇的地标,它承载了我们太多的美好回忆。

塔钟,浒关老镇的地标。浒关老镇,一代浒关人的回忆。

说起浒墅关,曾经的吴县第一大镇,草席桑蚕,吴县中学,让人羡慕的浒墅关镇,如今脚下还是石板路,而石板路上的小镇却早不像从前一样。

旧貌可能会消失,但浒关人永远在......

浒关老镇,一代人的回忆!

大片大片的断壁残垣一步步把古老的镇子慢慢吞噬,经年不见,这里成了最熟悉又最陌生的地方。看不到曾经的繁华,很难想象这样的场景再有几年会被人完全遗忘。

(下塘)

忍不住重回浒墅关走走。或许多年后的这里变成了高楼林立,但再也回不去我们儿时记忆里的模样。

小时候走在浒关的街道上,刚买的新鞋子被石板路上的“地雷”弄脏了鞋子,后来住的地方没了石板路,日子却也少了从前的味道。

还记得小时候跟着妈妈屁颠屁颠来逛菜场,里边的桃酥、生煎还有烤鸭直

勾勾的看得人口水直流,现在老菜场的门口变了,小摊变了,但泛*的墙面还在,摊位布局还在,印着儿时脚印的路面还在。

还记得小时候镇上周末会有一条非常热闹的集市,但因为都是石板路,碰到下雨天,下脚一踩鞋准脏,所以常被爸妈抱着走,碰上中秋节、元宵节,还会有很多卖荧光棒和手工兔子灯笼的摊位,好不热闹。

虽然小时候的记忆很多都已不在,现在到处也都在拆除重建,暴雨刮风天气很多地方路面泥泞不堪,有的地方断水断电也是常有的事,被拆的房子少了,新建的小区多了,泥泞土路少了,宽敞的柏油马路多了。

现在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曾经的浒关你爱答不理,现在的浒关你高攀不起!我们有永旺、有宜家、有大阳山……房价火箭速度增长的今天,很多朋友选择在浒关安个温馨的小家。

或许我们无法阻止城市的发展,未来的浒关也会成为热闹无比的繁华之地,只是希望这座城市猛烈的发展脚步,对这小镇温柔一点,再温柔一点。

我是浒关人——

小时候在浒墅关中心小学上学(阳山脚下,古运河旁,盛名草席,丝绸之乡,同治年间……还记得我们的校歌么),校园里的大操场、小操场、紫藤长廊、香樟、银杏、古老幽静的音乐教室、滑梯边的乒乓石桌……满满的都是回忆,不过现在早就夷为平地了。

我是浒关人——

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学校组织去镇上的电影院看电影,一个班级的小伙伴一起有说有笑的,可惜后面电影院慢慢开始有很多商业类的表演,很多不适合小朋友看,慢慢去的也少了,最后也难逃拆迁命运。

我是浒关人——

小时候最眼红“别人家的孩子”上吴县中学,那可是苏州除苏高中以外的第二块牌子,哪家的孩子能考上这里,一准可以嘚瑟好久,现在的吴县中学也已经焕然一新。

我是浒关人——

除了吴县中学,这里还有文昌中学,曾经的苏州幼儿师范学院,那里有百草园一样的文昌苑,还有可以俯瞰全镇的光明顶,但是需要冒着坠楼的生命危险才能爬上去,不过早已经拆了,现在有全新的文昌实验中学。

我是浒关人——

在浒墅关镇上有中国唯一的蚕桑专科学校——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创办于年,年代末改为苏州大学西校区,苏州大学西校区现已经撤销了。

我是浒关人——

我们曾是全国蚕种业重镇,浒墅关先后出现过大小蚕种场23家,占苏州全市总量的一半以上,后整合成浒关蚕种场,蚕种原种卖往十多个省,并出口阿富汗、罗马尼亚等国家,年蚕种场停产被拆分,现在只有原三分厂的一部分“永新蚕种场”被保留下来,成了苏城最后的完整蚕种场。

我是浒关人——

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期末考个好成绩,拖着爸妈到华润万家旁的肯德基好好搓一顿,我们这里是先有的华润万家,后有的大润发。

我是浒关人——

一大早爷爷就会到去了十几年的老茶馆里喝个茶,聊聊天,听一场老底子的说书,到了中午再去吃碗面,这是我们地道市井生活,那时候的邻居大家都互相熟的不行,推开任意一家宅院的大门,都会遇见一张热情客气的脸,生活总是充满了人情味。

我是浒关人——

还记得小时候跟着妈妈屁颠屁颠来逛菜场,里边的桃酥、生煎还有烤鸭直

勾勾的看得人口水直流,现在老菜场的门口变了,小摊变了,但泛*的墙面还在,摊位布局还在,印着儿时脚印的路面还在。

我是浒关人——

草席是我们的骄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草席就是浒墅关的代名词,苏州人甚至周边城市的人来到浒墅关总要购置上一两筒草席,至今,说到咱浒墅关,仍要提到曾经的贡品关席。

我是浒关人——

我们镇上的文昌阁是太平天国运动中驻守浒关镇*队的重要营垒,几十年来经过多次拆除修建,现在成了爷爷奶奶等长辈们常来烧香的地方,祈祷家庭平安兴旺,儿孙求学上进。

我是浒关人——

作为千年古镇,我们也是有有火车站的,因为年纪小,也没有出远门的经历,所以常常就眼巴巴的看着,幻想着自己也有一天可以拿着一张车票,去到神秘的远方,现在,火车站是为数不多老镇上被保留下来的建筑。

我是浒关人——

小时候我们到市区叫“去苏州”,著名的11路(现在的)是镇上唯一开到市中心的车,每次坐这班车都有挤破头的危险,那时候总觉得去市区玩一天是一件非常牛逼的事情,通常要到节假日考试又考得不错父母才会放行……

我是浒关人——

虽然小时候的记忆很多都已不在,现在到处也都在拆除重建,暴雨刮风天气很多地方路面泥泞不堪,有的地方断水断电也是常有的事,被拆的房子少了,新建的小区多了,泥泞土路少了,宽敞的柏油马路多了。

我是浒关人——

现在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曾经的浒关你爱答不理,现在的浒关你高攀不起!我们有永旺、有宜家、有大阳山……房价火箭速度增长的今天,很多朋友选择在浒关安个温馨的小家。

希望,等有天我们老去

还能记得从前浒墅关,儿时最幸福的模样。

注:本文由“苏州微生活”编辑发布,未授权严禁转载。

苏州微生活,招人啦!

欢迎加入我们,

一群快乐的人,在做快乐的事!

招聘岗位

一、视频编导、后期、摄像

二、文案编辑

三、市场部专员

加入我们

请发送简历至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