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走读庾村,重温民国往事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庾村,又名燎原村,坐落于江南避暑胜地莫干山山下,因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家族聚居于此得名。它是进入莫干山风景区的必经之地。

庾村不是村,是一集镇,只不过,这镇规模不大,镇区面积不足0.5平方公里,在地图上,很难找到,可是,就这么一个小镇,看似不起眼,却既有着历史的神韵,又有着今朝的灿烂。

在镇中心的*郛东路上,多米长的民国风情街是小镇最得意的“作品”。去年政府发起老街改造,用短短数月,把这条朴实的老街装点得精致优雅起来。老旧的砖瓦墙,泛*的门牌,阳台的鲜花,沿街的房屋在梧桐树的映衬下让人一下子就穿越到上世纪。

尽管接受了新式改造,但老街不乏老底子的东西。一路往西,很快来到一幢3开间两层楼房前。它与周围的房屋形成鲜明反差。底层外墙用石头垒砌。上楼是一部宽阔的木楼梯。南面有露台,栏杆为水泥浇铸花瓶款式。楼板全是大小一致的木地板铺成。门窗做工精良,就连插销也很别致。订在外墙的红木板上,几行金字简单介绍着这幢楼的来历:钱万春私宅,建于民国二十一年。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有,曾用作区公署、乡公署、派出所、文化站等等。这是这条街上少有的保存完好的老房子,经过这次改造显露出来。

沿街的老式照相馆、布鞋店、小资情调的咖啡馆,让人很有进去瞧一瞧、坐一坐的冲动。正想着,人已踏进庾村布鞋店。这里像一个地标,上过大大小小不少报纸,也是当地许多居民聚会闲聊的地方。

店不大,装修也简单。刷白的墙上挂了店招和几幅印刷画,其他的便是满眼的布鞋和制鞋工具、配件,彰显着店主人的身份。此时,店主李林森在窗边的缝纫机前,低头给一双布鞋的鞋帮滚边。几位村民坐在他身边,抽着烟闲聊着。就这么一个小店,早已是鞋名在外,不少顾客从温州、杭州、上海赶来,就是为了买一双合适的布鞋。“这行太苦,没人愿意,我一天12小时做鞋”老李几十年如一日地做着布鞋,手边那台黑得发亮的缝纫机已经陪伴他走过46个年头。

离开鞋店,我们继续向西,来到莫干山车站。现在是交通纪念馆。推开大门,一帘帘用文字、照片记录下来的民国历史映入眼帘。一辆从农户家征集来的旧推车伏在墙角,还有一台上山用的轿子立在中央,静候着乘客。

莫干山车站(俗称庾村车站),建于民国十八年。上世纪90年代初,车站停用。经历一段时间的闲置后,被改建成交通纪念馆。

对于现在居住在庾村集镇的老一辈来说,车站记录了一段难忘的历史,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是庾村对外的唯一窗口,为了前往杭州、武康及临近村庄的村民,往往需凌晨三四点出门,早早地就在车站排队买票。摸着青砖墙,车站的喧嚣繁华似乎重返而来。继续向前,我们来到了一处名为庾村山居的地方,对面是已经闲置的莫干山中学老校区。店老板傅亚丽来自武康,很热情地过来打招呼,她说,是这里的文化魅力吸引她在此创业,“这里曾经是庾村联络站,我打算据此做一个‘步行者的驿站’,让这里成为民国文化交流基地。”再走上几十步路,我们来到庾村文化市集,乍一看觉得陌生又新奇。然而,漫步其中,却有几分眼熟,突然想起数年前,曾访过蚕种场。那时蚕种场大半建筑是闲置的,只有*郛文治藏书楼被开辟成陆放版画馆,恢复了几分生气。

而今这片*郛隐居并尝试改造的故地,在一群文化创意人的改造下,重新发挥着它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设计师和工人们的手上,昔日的蚕种场一步步蜕变成文化市集。他们在这里用方正的石材砌起围墙,用山间的绿竹扎起凉棚,用河滩的石子铺设路面。旧的建筑和格局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加以修补和美化。摇身一变,成了茧餐厅、茧舍、茧咖啡等等,这些淘气的名字都取自蚕宝宝。

带着几分创意文化的新奇,眼前完好保存的厂区,似乎还留有当年*郛和夫人沈亦云带领庾村人辛勤劳作的印记。年,辞去民国政府外交部长的*郛因官场失意来莫干山散心。爱山成癖的他为这方山水奉献了自己最后的年华。他携夫人隐居莫干,在这个已经落寞贫瘠,不再如古辉煌的山村推行起了农村改良活动:办学校、搞改良、兴水利、推良种、改陋习。整整20多年,*郛夫妇花了很大一段人生打造起了庾村的一个新里程。此时,三五个来游玩的客人走进莫干农村改进会旧址。图文并茂的展示中,我们仿佛回到了80多年前,*郛夫妇夫唱妇随,兴办了一系列农村事业,造福一方百姓。间隙,有游客取下墙上的耳机,聆听起循环播放的《莫干小学校歌》校歌:“勤俭忠慎,我校之箴,耕不废读,读不废耕……”带着一颗怀旧的心,我们把脚印留在了蚕种场的各个角落。行程还在继续,我们的活动地从镇中心渐渐转移到了山上,去感受今人追捧的步道。一路上行,沿途可以看到别致的民居,用一些漂亮的石头和木头装饰着,造型很有艺术感。

我们徒步行走了一条经典线路:蒋公道。据说,蒋介石当年上莫干山,就是坐轿子从这条路上的山。这些小道曾经是山里人出门经商的必经之路,也是民国时期达官贵人上山的必由之路,见证了莫干山的发展历史。上山不必担心迷路。每个岔路口都设置了指示牌,每个指示牌上都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