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桂子飘香。不知不觉间,秋意渐浓。在中秋、国庆佳节即将到来之际,9月19日上午,机电支部组织会员前往长泾老街参观,实地考察文化旅游的创新融合发展。江阴市政协副主席、民建江阴市委主委张晓东,副主委俞*、承皓参加此次考察活动。
长泾镇古称“东舜城”,位于江阴市东南,历史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曾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镇等多项称号。位于长泾镇泾水河北岸的老街,临河而建,东西蜿蜒,见证了过去数百年的沧桑岁月。刚踏上青石板铺就的老街,会员们就闻到了月饼刚出炉时那阵香喷喷的味道。循“味”望去,粉墙黛瓦间,“长泾月饼”的店招随处可见,一派安逸的喜人景象。陪同的当地负责人介绍说,长泾月饼是江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感酥软香甜,已成为长泾最负盛名的特产之一,深受百姓喜爱。相传,晚清重臣、两朝帝师翁同龢即是老街上“张慎裕”茶食的拥趸。位于西口的“张慎裕”食品店内,师傅们正在熟练地擀皮、包馅并压制成型,贴上油纸后,入炉进行烤制。“邹氏家园”的月饼则在去年上了央视CCTV-4《传奇中国节——中秋》专题节目,向全球华人进行介绍,而更加名声大噪,购买的游客络绎不绝。会员们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月饼加工制作过程,谈笑间,回味起从前“老法头”的味道。
走过汪家石牌坊,继续往东,河北街号是上官云珠纪念馆(故居)。步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官云珠的半身青铜雕像,炯炯有神地微微笑着。作为中国影坛的“二十二大明星”之一,她被誉为“演员角色的多面人”,曾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年,上官云珠因其对中国电影事业作出的贡献,获得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奖。纪念馆系砖木结构楼房,面宽三开间,主要分为瞻仰厅、影视厅和展示厅,二楼还有上官云珠的学习、居住区域。整个纪念馆既有她参演的影片、海报及演艺生涯的介绍,还有许多影界名人的题词。《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丽人行》《早春二月》《乌鸦与麻雀》……年长会员对上官云珠的代表作脱口而出,并向年轻会员低声介绍着。会员们时而驻足观看,时而拍照记录,缅怀着这位从长泾老街走出去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上官云珠执着于电影艺术领域的探索,她精心创作的银幕形象性格各异,真切感人。“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这是她短短48年人生的最好写照。会员们对长泾镇重视上官云珠故居修缮保护,并建立纪念馆表示赞赏,并就加强名人故居建筑保护修缮、整合资源并有效利用,适时推出长泾特色旅游线路,擦亮历史文化名镇金字招牌等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位于老街最东端的大福蚕种场始建于年,由长泾镇民族资本家宋楚英、宋楚材两兄弟创办,现存旧址有房屋间,其中四幢蚕室,地面二层半,地下一层,充分体现了蚕种生产工艺的特点,科学合理。大福蚕种场是国内唯一保存最好、技术最先进的蚕种场,为发展中国蚕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着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建筑科技价值。年10月,大福蚕种场被认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蚕种场的所有建筑都以连廊沟通,其间小院错落,深邃幽雅,极具江南水乡民居的建筑风格和时代特色。在没有空调的年代,蚕室通过科学精妙的设计,利用半层阁楼的老虎窗和通风管,能够实现冬暖夏凉,被国内专家赞叹“绝无仅有”,也引得会员啧啧称奇。会员们还参观了蚕种场院内的长泾镇纺织纪念馆,对江南地区种桑养蚕的传统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
参观结束时,民建江阴市委领导与机电支部会员在“长泾老街”的牌坊前合影留念。弯弯泾水流淌不息,叙说着古繁今盛的故事。码头巷弄曲折幽深,绵延着厚重积淀的文化。会员们纷纷表示,要厚植更为坚定的文化自信,扎实开展美丽江阴建设,积极为加快文旅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强文旅资源的利用修缮建言献策,让“美丽江阴”成为江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底色和动人注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